一种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66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微型摄像头配套使用的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消费者对便携式数码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成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人们对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更加倾向于小型化、轻薄化;因此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音圈马达也向着轻薄化、高像素化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轻薄化,现在很多音圈马达内部的零部件越做越小,越做越薄;但是,音圈马达内部的零部件的强度大大的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摄像头的摄像效果。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像品质高的音圈马达是业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具有较高工作强度,成像质量高的音圈马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音圈马达,它包括外壳和与该外壳相连的底座,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中央通孔,该中央通孔内设置透镜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4个角设置有三角形平台,上弹片外框安装在该三角形平台上,上弹片内圈安装在所述透镜载体的顶端;下弹片外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弹片内圈安装在所述透镜载体的底端;

所述底座上设置若干加强筋,该加强筋与所述透镜载体底端的定位台相对应;

所述底座相邻两角各一体成型设置一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透镜载体受到上弹片和下弹片支撑的同时,而且还受到底座上加强筋的支撑,使透镜载体更加平稳,能承受更高的工作强度;引脚与底座注塑一体成型,也大大提高了引脚的安装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保持音圈马达零部件轻薄化的同时,通过整体配合,保证了各零件的工作强度,使音圈马达具有很好的成像质量。

所述上弹片内圈上设置有上定位孔;所述透镜载体的顶端设置定位柱,该定位柱与所述上定位孔相匹配。从而实现上弹片内圈与透镜载体的连接。

所述下弹片内圈上设置定位槽;所述透镜载体的底端设置定位台,该定位台的外侧边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从而实现上弹片内圈与透镜载体的连接。

所述透镜载体为圆筒状,中间设置有透镜安装通孔,该透镜安装通孔的底部设置防尘凹槽;所述底座中心为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的边沿设置防尘圈,该防尘圈与所述防尘凹槽相配合。当透镜载体与成像芯片封装后,可以防止灰尘降到成像芯片上。

为了防止透镜载体大幅度转动,所述中央通孔边沿设置多个抗扭端子,所述透镜载体侧壁上设置有抗扭挡边,该抗扭挡边与所述抗扭端子相对应。

所述抗扭端子设置为4个并靠近所述外壳的4个角。

为了线圈定位安装在透镜载体上,所述透镜载体的侧壁上设置上挡边和下挡边,线圈安装在该上挡边和下挡边之间。

在其中相对两个所述下挡边旁边设置绕线槽,该绕线槽对应所述线圈的两端。设置绕线槽可以节省整理线圈引线的时间,提供工作效率。

所述底座设置有安装所述下弹片外框的平台,该平台的四角设置有定位柱,该定位柱与所述下弹片外框上的下定位孔相匹配;所述平台设置有焊盘,该焊盘与所述下弹片外框上的引脚焊接孔相焊接。下弹片外框定位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引脚相连接。

为了定位安装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下边沿四角设置L型缺口;所述底座的四角侧壁上设置有L形窄边,该L形窄边与所述L型缺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透镜载体不仅受到上下弹片支撑,而且还受到底座上加强筋的支撑,使透镜载体更加平稳,能承受更高的工作强度;引脚与底座注塑一体成型,也大大提高了引脚的安装强度。

2、在透镜载体侧壁上设置两处绕线槽,实现了线圈引线的精确固定,可有效精简马达的装配工艺。

3、整个马达只有7种组件组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4、设置有多处定位、固定结构,有效提升各零件间的精确定位和固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上弹片、磁石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透镜载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透镜载体、线圈、下弹片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下弹片、透镜载体、线圈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它包括外壳10和与外壳10相连的底座70,外壳10的四角设置磁石30。外壳10由4个侧壁14围成,该侧壁14的下边沿15四角设置L型缺口16。外壳10的上端面12设置有中央通孔11,该中央通孔11边沿设置多个抗扭端子13,该抗扭端子13最优设置为4个并靠近外壳10的4个角。外壳10的4个角设置有三角形平台17。

中央通孔11内设置透镜载体50,线圈40安装在透镜载体50的外侧。上弹片20的上弹片外框24安装在外壳10的三角形平台17上,上弹片内圈21安装在透镜载体50的顶部。下弹片60的下弹片外框64安装在底座70上,下弹片内圈65安装在透镜载体50的底部。

上弹片20由上弹片外框24和上弹片内圈21组成,上弹片外框24与上弹片内圈21之间通过上弹片弹丝25连接。上弹片内圈21上设置有上定位孔23。

下弹片60由2个独立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包含2个下弹片外框64和1个下弹片内圈65,该下弹片外框64和下弹片内圈65通过下弹片弹丝61连接;所述下弹片外 框64上设置有2个下定位孔63,其中一个下弹片外框64上设置引脚焊接孔66;下弹片内圈65上设置定位槽67。

透镜载体50为圆筒状,中间设置有安装透镜的透镜安装通孔51,该透镜安装通孔51的底部设置防尘凹槽52。透镜载体60的侧壁上设置上挡边57和下挡边54,线圈40绕置在上挡边57和下挡边54之间,该上挡边57和下挡边54均对称地设置为4个。其中相对一对下挡边54旁边设置绕线槽55,该绕线槽55对应线圈40的两端。绕线槽可以节省整理线圈正、负引线的时间,精简线圈的装配工艺。透镜载体50的侧壁上设置有弹片贴合平台56,下弹片内圈65紧贴在该弹片贴合平台56上,见图6。为了防止透镜载体大幅度转动,该透镜载体50侧壁上设置有抗扭挡边58,该抗扭挡边58与外壳10上的抗扭端子13相对应。

透镜载体50的底端设置定位台53,该定位台53的外侧边与下弹片内圈65上的定位槽67相匹配。透镜载体50的顶端设置定位柱59,该定位柱59与上弹片内圈21的上定位孔23相匹配。透镜安装通孔51顶部设置胶槽510。

底座70设置有安装下弹片外框64的平台73,该平台73的四角设置有定位柱75,该定位柱75与下弹片外框64上的下定位孔63相匹配;该定位柱对下弹片外框具有限位固定作用。底座70中心为圆形通孔71,该圆形通孔71的边沿设置防尘圈72,该防尘圈72与防尘凹槽52相对应,当音圈马达与成像芯片封装后,可以防止灰尘降到成像芯片上。平台73与防尘圈72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74,该加强筋74与透镜载体底端的定位台53相对应;从而对透镜载体起到支撑平衡作用。底座70的四角侧壁上设置有L形窄边76,该L形窄边76与外壳上的L型缺口16相对应,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底座70相邻两个角设置2个引脚78,该引脚78贯穿底座的底部并在平台73设置有焊盘77,该焊盘77与下弹片外框64上的引脚焊接孔66相焊接。引脚与底座注塑一体成型,有助于提高引脚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透镜载体不仅受到上下弹片支撑,而且还受到底座上加强筋的支撑,使透镜载体更加平稳,能承受更高的工作强度;引脚与底座注塑一体成型,也大大提高了引脚的安装强度。

2、在透镜载体侧壁上设置两处绕线槽,实现了线圈引线的精确固定,可有效精简马达的装配工艺。

3、整个马达只有7种组件组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4、设置有多处定位、固定结构,有效提升各零件间的精确定位和固定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