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825663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0.9-281419描述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在感光体上形成特定点图案,通过检测该图案的宽度来确定感光体上的光束的写入焦点位置,通过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照射到写入焦点位置来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过将色调剂附着到静电潜像上来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光束偏转器,其对光束进行偏转以在感光体表面上移动图像形成位置并且写入特定点图案;检测器,其检测已经显影的点图案的宽度;以及焦点位置检测器,其根据检测器的输出检测并且识别点图案的最小宽度图案。
[000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0.2003-270877描述了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通过使用激光扫描器来在充电的感光体上写入潜像,其中,激光扫描器采用380至500nm的半导体激光(蓝色激光二极管)光作为其光源。该电子照相设备具有用于调整感光体上的激光扫描器的焦点位置的功能并且具有使用由显影装置获得的色调剂图像信息确定焦点匹配程度的处理。
[000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0.2002-082302描述了一种光学扫描方法,其用于通过使用扫描光学系统偏转从光源辐射的一个或多个光线锥并且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光线锥在感光介质上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光点来执行一个或多个扫描线的光学扫描。该光学扫描方法包括利用偏转后的光线锥在光透射检测图案上执行光学扫描,所述检测图案在感光介质的图像形成区域外部形成为感光介质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检测偏转的光线锥的图像形成位置之间的差;检测由检测图案引起的透射光的变化;基于检测结果校正分别针对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偏转的光线锥的图像形成位置与感光介质表面之间的差;以及执行光学扫描。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其能够使用比测量图像的线宽的情况更简单的构造来调整会聚在感光体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潜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检测部、调整单元和控制部。潜像形成单元包括光源和聚光部,并且将从光源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感光体的表面上并且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显影单元对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将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图像接收部件上。检测部检测潜像的电势或色调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单元调整感光体上的会聚光束的聚焦状态。控制部根据检测潜像的电势或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结果控制调整单元。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检测部是检测形成在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潜像的电势的电势检测器。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电势检测器检测在由调整单元实现的不同聚焦状态中形成的潜像的电势,并且控制部控制调整单元以实现形成具有检测到的电势中的最低电势的潜像的状态。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控制部控制调整单元使得根据由电势检测器检测到的潜像的电势的平均值来调整会聚光束在感光体上的聚焦状态。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潜像形成单元包括扫描单元,其使用从光源发射的光束执行扫描;以及透镜,其调整光束在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深度方向位置,并且潜像形成单元使用会聚光束执行扫描,电势检测器检测对应于潜像在扫描方向上的第一端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电势以及对应于潜像在扫描方向上的第二端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电势,并且控制部经由调整单元控制聚焦状态,使得分别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由电势检测器检测到的第一电势和第二电势之间的差或比率处于预定范围内。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电势检测器检测潜像的电势的不均匀性。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检测部是检测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或者转印图像接收部件上的转印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浓度检测器。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浓度检测器检测在由调整单元实现的不同聚焦状态中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并且控制部控制调整单元以实现形成具有检测到的浓度中的最小浓度的色调剂图像的状态。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控制部控制调整单元使得根据由浓度检测器检测到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平均值来调整会聚光束在感光体上的聚焦状态。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浓度检测器检测对应于色调剂图像在垂直于传输转印图像接收部件的传输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一端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浓度以及对应于色调剂图像在垂直于传输方向的方向上的第二端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浓度,并且控制部经由调整单元控制聚焦状态,使得分别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由浓度检测器检测到的第一浓度和第二浓度之间的差或比率处于预定范围内。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浓度检测器检测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不均匀性。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潜像形成单元形成第一调整图案、第二调整图案和第三调整图案中的任一个,第一调整图案用于调整垂直于感光体旋转的旋转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聚焦状态,第二调整图案用于调整旋转方向上的聚焦状态,并且第三调整图案用于调整垂直方向和旋转方向上的聚焦状态。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将从光源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感光体的表面上并且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对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将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图像接收部件上;检测潜像的电势或色调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感光体上的会聚光束的聚焦状态;根据检测潜像的电势或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结果执行控制。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一和第十三方面,可以使用比测量图像的线宽的情况更简单的构造来调整光束会聚在感光体上的聚焦状态。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八方面,可以比不包括该构造的情况更准确地调整聚焦状态。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和第九方面,可以比不包括该构造的情况更准确地调整聚焦状态。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十方面,与不包括该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像场弯曲。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可以使用比不包括该构造的情况更简单的构造来调整聚焦状态。
【附图说明】
[0024]将基于下面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0025]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
[0026]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
[0027]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电曲线的图,该放电曲线表示曝光量与感光体上的表面电势之间的对应性的示例;
[0028]图4示出了线性区域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体表面的表面电势的分布的示例;
[0029]图5示出了非线性区域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体表面的表面电势的分布的示例;
[0030]图6是表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扩束透镜的位置与束径之间的对应性的示例的曲线图;
[0031]图7是表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扩束透镜的位置与感光体表面上的平均表面电势之间的对应性的示例的曲线图;
[0032]图8是表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体上的表面电势差Vp-p与曝光量之间的对应性的示例的曲线图;
[0033]图9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控制部执行的聚焦状态调整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0034]图1OA和图1OB描述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扩束透镜的移动的示例;
[0035]图1IA和图1lB描述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扩束透镜的移动的示例;
[0036]图12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
[0037]图13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
[0038]图14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控制部执行的聚焦状态调整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0039]图15A和图15B描述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扩束透镜的移动的示例;
[0040]图16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由控制部执行的聚焦状态调整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0041]图17示出了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
[0042]图18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由控制部执行的聚焦状态调整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0043]图19示出了由方形构成的调整图案的另一示例;
[0044]图20示出了由圆点构成的调整图案的另一示例;
[0045]图21示出了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线构成的调整图案的另一示例;以及
[0046]图22示出了由对角延伸的线构成的调整图案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48]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0049]将首先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的示意性构造。
[0050]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Y、用于洋红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M、用于青色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