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乐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43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中式乐器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中式乐器夹具,包含一个基座模组,及一个定位模组。基座模组包括一个可枢转地枢设于其安装座与其靠抵座单元间的调转环,且调转环内周面设有螺牙部,靠抵座单元具有一个连通调转环的第二穿插孔。定位模组的定位件可穿插于第二穿插孔与调转环中,并与调转环啮合。调转环的转动可传动定位件位移,使得定位模组与靠抵座单元相向夹固或松离中式乐器。通过基座模组与定位模组间的组接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可适用于安装在各种不同外形的中式乐器上,以方便架设拾音器,有助于提高中式乐器的演奏的方便性,相当方便实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中式乐器且用于夹持安装拾音器 的夹具。 中式乐器夹具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将乐器演奏声扩音输出,目前的大多数作法都是在乐器附近架设麦克风以进 行拾音,但是这种拾音方式会限制演奏者只能在该麦克风附近进行演奏,无法离开舞台而 与听众进行互动,使用上较为不便。有鉴于此,目前有业者开发出可安装架设于乐器上的拾 音器,但是目前的拾音器是针对西洋管弦乐器而设计,并无法适用于中式乐器上。由于中式 乐器制造时,经常会在乐器上增加许多雕刻修饰,且同样类型的乐器的外形也不尽相同,以 二胡为例,二胡的琴杆结构类型非常多样化,其外径有粗有细,有凹凸不平等,所以目前的 拾音器很难安装在二胡及其他中式乐器上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安装于中式乐器并可供架设拾音器的夹 具。
[0004] 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适用于安装固定在一个中式乐器,且能够供安装一个 拾音器,该中式乐器夹具包含一个基座模组,及一个定位模组。该基座模组包括一个能够供 安装架设该拾音器的安装座、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安装座右侧且能够用于靠抵于该乐器的靠 抵座单元,及一个能够相对枢转地枢设于该安装座与该靠抵座单元间的调转环,该调转环 内周面环绕突设有一个螺牙部,该靠抵座单元穿设有至少一个左右延伸连通该调转环的第 二穿插孔。该定位模组包括一个用于安装于该基座模组的定位件,该定位件具有一个左右 延伸并能穿插限位于该第二穿插孔与该调转环中的第一调移段,该第一调移段具有一个与 该螺牙部啮合的卡齿部。当该调转环相对该靠抵座单元转动时,该调转环能够传动相啮合 的该第一调移段轴向左右位移,而带动该定位件位移靠向或远离该靠抵座单元,使该定位 模组与该靠抵座单元能够相向夹固于该中式乐器或松离该中式乐器。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定位件还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调移段,并能 够被该第一调移段带动而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段,夹靠段具有 一个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部,及一个与该第一调移段间隔 相向而能够与该第一调移段前后相向挡阻该中式乐器的围抵部。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靠抵座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安装座且穿 设有该第二穿插孔的靠抵座,及一个安装于该靠抵座且用于靠抵于该中式乐器的靠抵软 垫。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靠抵座具有一个穿设有该第二穿插孔的座体部, 该座体部外表面凹设有一个卡嵌槽,该定位件还具有一个能够与该靠抵座相配合夹固于该 中式乐器的夹靠段,及一个用于嵌卡定位于该卡嵌槽中的卡嵌段,该夹靠段是能够挠曲变 形地延伸连接于该卡嵌段与该第一调移段间而呈长条状,且当该卡嵌段嵌卡定位于该卡嵌 槽,且该第一调移段穿设啮合于该调转环时,该定位件与该靠抵软垫会相配合界定出一个 用于套束该中式乐器的套束空间。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卡嵌段具有一个固接于该夹靠段末端的嵌块 部,及两个分别自该嵌块部两相反侧面相背往外突伸的侧翼部,该卡嵌槽是左右延伸地凹 设于该座体部前侧面,由左往右依序具有一个供该卡嵌段置入的嵌入段,及一个能够供该 卡嵌段右移嵌入的限位段且该限位段的径向朝前开口与右端开口 口径缩,而将所述侧翼部 无法往右脱离与径向往前脱离地限位于其中。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座体部具有两个相配合界定出该限位段的径向 朝前开口并将所述侧翼部分别径向限位于该限位段中的凸块部,且所述凸块部的相向侧面 分别凹设有一个与该限位段的径向朝前开口连通的卡扣槽,嵌入该限位段的该卡嵌段的该 嵌块部是限位于所述凸块部相向侧间,且该卡嵌段还具有两个分别自该嵌块部往外突伸, 并能够脱离地分别嵌卡定位于所述卡扣槽的凸扣部。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靠抵软垫具有一能够供该中式乐器嵌靠限位的 限位凹面。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安装座具有一个能够供安装固定该拾音器的安 装部,及一个自该安装部往右延伸插装枢设于该调转环中且安装固定于该靠抵座的轴杆 部,该安装部具有一个与该第二穿插孔同轴相向并与该调转环连通的第一穿插孔,且该第 一穿插孔能够供贯穿该调转环的该第一调移段穿插。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轴杆部右端面凹设有一个对接槽,该靠抵座具 有一个往左突伸且无法相对转动地对插固定于该对接槽中的对接凸部。
[0013]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轴杆部外周面具有一个左右延伸的切面,且该 切面与该调转环内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连通于该第一穿插孔与该第二穿插孔间,而能够 供该第一调移段穿插限位的穿插空间。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安装部具有一个能够用于夹卡固定所述拾音器 的C字型夹扣段。
[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第二穿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该 定位件还具有一个左右延伸且与该第一调移段间隔平行的第二调移段,及一个连接于该第 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间并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段,该 第二调移段具有一个能够与该调转环的该螺牙部啮合的卡齿部,且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 调移段能够分别穿插限位于所述第二穿插孔中,并能够分别贯穿该调转环而与该调转环啮 合,并能够于该调转环相对该靠抵座单元转动时被传动沿该调转环轴向左右位移,并带动 该夹靠段左右位移,使该夹靠段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或使该夹靠段 远离该靠抵座单元。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第二穿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该 定位件还具有一个左右延伸且与该第一调移段间隔平行的第二调移段,及一个连接于该第 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间并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段,该 第二调移段具有一个能够与该调转环的该螺牙部啮合的卡齿部,且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 调移段能够分别穿插限位于所述第二穿插孔中,并能够分别贯穿该调转环而与该调转环啮 合,并能够于该调转环相对该靠抵座单元转动时被传动沿该调转环轴向左右位移,并带动 该夹靠段靠近或远离该靠抵座单元,该定位模组还包括一个能够左右调移地安装于该夹靠 段的迫紧单元,该迫紧单元能够被该夹靠段连动位移而与靠抵座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 器,并能够相对该夹靠段左右调移而调整迫抵于该中式乐器的力道。
[0017]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迫紧单元包括一个能够左右位移并能够与该靠 抵座单元相向夹固于该中古乐器的迫顶件,及一个贯穿螺设于该夹靠段并枢接该迫顶件的 调移件,且该调移件能够相对该夹靠段螺转而左右调移,并带动该迫顶件移近或远离该靠 抵座单元。
[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安装座具有一个能够供安装固定该拾音器的安 装部,及一个自该安装部往右延伸插装枢设于该调转环中且安装固定于该靠抵座的轴杆 部,该安装部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二穿插孔同轴相向并与该调转环连通的第一穿插孔, 且所述第一穿插孔能够分别供贯穿该调转环的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穿插。
[0019]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轴杆部右端面凹设有一个对接槽,该靠抵座具 有一个穿设有所述第二穿插孔的座体部,及一个自该座体部往左突伸且无法相对转动地对 插安装固定于该对接槽中的对接凸部。
[0020]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式乐器夹具,该轴杆部外表面具有两个左右延伸且径向间隔的 切面,且所述切面与该调转环内周面相配合界定出两个分别连通于同轴相向的所述第一穿 插孔与所述第二穿插孔间,并分别供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穿插啮合的穿插空间。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基座模组与该定位模组间的组接结构设计, 使得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可适用于安装在各种不同外形的中式乐器上,以方便架设拾 音器,有助于提高中式乐器的演奏的方便性,相当方便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 实施例安装于一个中式乐器且架设一个拾音器的情况;
[0023] 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4]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前侧视分解图;
[0025]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说明套设于一支琴杆的情况;
[0026] 图5是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已套束固定于该琴杆的情况;
[0027]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8] 图7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说明已套束固定于该琴杆的情况;
[0029]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0] 图9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说明已套束固定于该琴杆的情况;
[003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3]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 同的编号来表不。
[0034]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安装架设在 一个中式乐器900上,并可供安装架设一个拾音器9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式乐器900是 二胡为例,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古筝、琵琶或其它中式乐器。
[0035] 必须先说明的是,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关于前后左右的方位描述,是以图2座标轴 所标示方向为基准。
[0036] 如图2、3、4所示,该中式乐器夹具包含一个基座模组2,及一个可拆离地安装于该 基座模组2的定位模组6。该基座模组2包括一个安装座3、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安装座3右 端的靠抵座单元4,及一个安装枢设于该安装座3与该靠抵座单元4相向侧间的调转环5。
[0037] 该安装座3具有一个安装部32,及一个自安装部32右端往右突伸的轴杆部31。该 安装部32具有一个左右贯穿的第一穿插孔322,并具有一个断面呈C字型而可用于夹扣固 定该拾音器902的夹扣段321。该轴杆部31右端面凹设有一个非圆形对接槽315,且其外 周面具有一个自该第一穿插孔322右侧开口处往右延伸至其右端的切面314。
[0038] 该靠抵座单元4包括一个安装固定于该轴杆部31的靠抵座41,及一个安装于该靠 抵座41右侧的靠抵软垫42。该靠抵座41具有一个座体部411,及一个自该座体部411左 端面同轴往左突伸且不可转动地对插安装于该对接槽315中的对接凸部418。
[0039] 该座体部411具有一个左右贯穿且与该第一穿插孔322同轴相向的第二穿插孔 412,及一个凹设于其外表面前侧并往右延伸至其右端面的卡嵌槽413。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一支同轴穿设于该对接凸部418并螺锁固定于该轴杆部31 的螺锁件50,来将该安装座3与该靠抵座41安装固定在一起,但是实施时,该安装座3与该 靠抵座41的安装固定方式不以此为限,也可通过该对接凸部418插装卡扣于该对接槽315 的方式进行组接。
[0041] 该卡嵌槽413由左往右依序具有一个开口朝前的嵌入段414,及一个等径往右延 伸的限位段415,该限位段415的径向朝前开口的上下侧口径径缩而小于该嵌入段414开 口口径,且该限位段415的右端开口的上下侧口径也径缩而小于该嵌入段414上下侧口径。 该靠抵座41还具有两个上下间隔相向且相配合界定出该限位段415的径向朝前开口的凸 块部416,且凸块部416的相向侧面分别凹设有一个前后延伸并与该限位段415开口连通的 卡扣槽417。
[0042] 该靠抵软垫42是呈环状,是套接于该座体部411右端部外,且由软质材料制成,例 如硅胶、橡胶、乳胶或泡棉等,但是不以上述种类为限。靠抵软垫42右端凹设有一个上下延 伸贯穿,并可供该中式乐器900的一支琴杆901直立嵌置限位的限位凹面420的限位凹槽。
[0043] 该调转环5是可相对枢转地同轴套抵于该轴杆部31外,并被该安装部32与该座 体部411左右挡阻限位,且会与该切面314相配合界定出一个连通于该第一穿插孔322与 该第二穿插孔412间的穿插空间52,并具有一个环绕突设于其内周面且局部外露于该穿插 空间52的螺牙部51。
[0044] 该定位模组6包括一个定位件7,该定位件7是可拆离地安装于该基座模组2,而 可与该基座模组2相配合套束固定于该二胡的琴杆901上。该定位件7具有一个左右延伸 并可挠曲变形的长片状夹靠段71、一个自该夹靠段71右端同体往右延伸的第一调移段72, 及一个固接于该夹靠段71左端的卡嵌段74。
[0045] 该第一调移段72前侧面突设有一个卡齿部721,并可不偏移地穿插限位于该第二 穿插孔412与该第一穿插孔322中,而贯穿限位于该穿插空间52,并与该调转环5的该螺牙 部51啮合,可于该调转环5相对该安装座3转动时,被该调转环5传动左右位移,进而连动 该夹靠部711同步位移。
[0046] 该卡嵌段74可嵌装限位于该卡嵌槽413中,具有一个固接于该夹靠段71左端 的嵌块部741、两个分别自该嵌块部741顶侧面与底侧面的后侧缘部位上下相背突伸的片 状侧翼部742,及两个前后延伸地分别突设于该嵌块部741顶侧面与底侧面的条状凸扣部 743。其中,该卡嵌段74的上下宽度小于该卡嵌槽413的该嵌入段414上下侧口径宽度,但 是大于该限位段415径向朝前开口与右侧开口的上下侧口径,该嵌块部741上下宽度是略 小于该限位段415径向朝前开口的上下侧口径,可右移嵌置于凸块部416间,且连动侧翼部 742右移入该限位段415中,而限位于凸块部416后侧,并连动凸扣部743分别嵌卡定位于 卡扣槽417中,使得该卡嵌段74嵌装定位于该卡嵌槽413。
[0047] 如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用于安装固定于二胡,以供架设拾音 器902时,需先将该定位件7的该卡嵌段74嵌卡定位于该卡嵌槽413中,然后,将该夹靠段 71绕经该琴杆901,再将该第一调移段72往左穿经该第二穿插孔412而穿设于该调转环5 中,并使该卡齿部721与该螺牙部51啮合,此时,该定位件7会与该靠抵软垫42相配合界 定出一环绕该琴杆901的套束空间70。接着,相对该安装座3调转该调转环5,驱使该调转 环5传动相啮合的该第一调移段72相对往左位移贯穿该穿插空间52,而插入该第一穿插孔 322中,用于逐渐缩小该套束空间70,驱使该夹靠段71与该靠抵软垫42相配合套抵固定于 该琴杆901,便完成该中式乐器夹具的安装。然后,便可将该拾音器902安装固定于该安装 部32的该夹扣段321。
[0048] 当要将该中式乐器夹具拆离该二胡时,只需反向调转该调转环5,驱使该第一调移 段72右移脱离该调转环5后,便可将该第一调移段72抽离该基座模组2,而拆离该二胡,相 当方便。
[0049] 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座3是通过C字型状的夹扣段321来夹持安装所述拾音器 902,但是因为夹持固定拾音器902的方式众多,且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重点,因此实施时, 该夹扣段321用于安装架设该拾音器902的结构设计不以上述方式为限,例如也可以能够 开合的夹具结构取代。
[0050] 此外,实施时,设置该靠抵软垫42为非必要,可直接以该靠抵座41的该座体部411 与该定位件7相配合套束固定于该琴杆901。
[0051] 再者,实施时,该安装座3不以设置该第一穿插孔322为必要,只要有空间可供贯 穿该调转环5的该第一调移段72容置就可,且通过只使该第一调移段72不偏移地穿插限 位于该第二穿插孔412,并穿插啮合于该调转环5中的方式,同样可通过转动该调转环5来 传动该定位件7相对左右位移。
[0052] 通过上述该基座模组2与该定位件7间的安装套束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中 式乐器夹具可安装固定于不同外形的琴杆901,也可安装于各种琵琶的琴颈,且当安装于其 它中式乐器900时,例如安装于古筝,可将该定位件7的该夹靠段71穿设于该古筝的装饰 孔,来将该中式乐器夹具安装固定于该古筝上,或者是采用具有较长的该夹靠段71的该定 位件7,使该定位件7可绕抵于古筝的琴身,同样可使该定位件7与该靠抵软垫42束抵定位 于该古筝上,相当方便。
[0053]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 的差异处在于:该靠抵座41与该定位件7间的安装结构设计。为方便说明,以下将只针对 本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异处进行描述。
[0054] 在本实施例中,该靠抵座41的该座体部411未设置该卡嵌槽,该定位件7未设置 该卡嵌段。该定位件7的该夹靠段71是呈L字型,具有一固接于该第一调移段72右端而 与该靠抵软垫42间隔相向的夹靠部711,及一自该夹靠部711前端往左延伸而与该第一调 移段72间隔相向的围抵部712。
[0055] 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用于安装固定于该琴杆901时,是将该靠抵座41的该限 位凹面420往右靠抵于该琴杆901,再将该第一调移段72往左插装于该第二穿插孔412与 该调转环5中,然后,调转该调转环5,传动该定位件7相对往左位移,使该夹靠段71往左扣 抵于该琴杆901右侧与后侧,进而与该靠抵软垫42稳定地夹抵固定于该琴杆901,便完成该 中式乐器夹具的安装。
[0056] 在本实施例中,该夹靠段71是概呈L字形,但是实施时,也可设计成弧弯片状,也 就是自该第一调移段72右端往前弧弯至该第一调移段72前侧,同样可与该基座模组2相 配合夹固于中式乐器900上。
[0057] 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 差异处在于:基座模组2与该定位件7的结合结构设计。
[0058] 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部32具有两个前后径向间隔的第一穿插孔322,该轴杆部 31具有两个前后相背且分别与第一穿插孔322对应的切面314。该靠抵座41的该座体部 411具有两个分别与第一穿插孔322相向的第二穿插孔412,且该调转环5与切面314相配 合界定出两个穿插空间52,穿插空间52是分别连通于同轴相向的第一穿插孔322与第二穿 插孔412间。
[0059] 该定位模组6包括一个开口朝左的倒U字型定位件7,及一个安装于该定位件7的 迫紧单元8。
[0060] 该定位件7具有左右延伸且前后间隔平行的一个第一调移段72与一个第二调移 段73,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调移段72与该第二调移段73的右端间的夹靠段71。该第一调 移段72与该第二调移段73的前后相背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卡齿部721、731。该夹靠段71是 呈开口朝左的倒U字型,具有两个左右延伸且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调移段72右端与该第二调 移段73右端的延伸端部713,及一个前后延伸跨接于延伸端部713间的夹靠部711。
[0061] 该迫紧单元8包括一个可左右位移地设置于延伸端部713相向侧间的迫顶件81, 及一个左右贯穿螺设于该夹靠部711并枢设于该迫顶件81的调移件82。该迫顶件81是呈 开口朝左的C字型,该调移件82可相对该夹靠部711螺转而左右调移,进而带动该迫顶件 81相对该定位件7左右调移。
[0062] 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安装于该琴杆901时,是将该定位件7套置于该琴杆901 夕卜,再将该第一调移段72与该第二调移段73分别往左穿插于同轴连通的第二穿插孔412 与穿插空间52,使该第一调移段72与该第二调移段73分别和该调转环5啮合,进而与该靠 抵软垫42相配合界定出该套束空间70。接着,再相对该安装座3调转该调转环5以传动该 定位件7相对左移,带动该迫顶件81与该靠抵软垫42左右相向夹靠固定于该琴杆901,此 时,若该靠抵软垫42与该迫顶件81无法稳固地夹固于该琴杆901时,可进一步相对该定位 件7螺转调移该调移件82,传动该迫顶件81相对移向该靠抵软垫42,以微调提高对该中式 乐器夹具的夹迫力道,可驱使该靠抵软垫42与该迫顶件81紧迫夹固于该琴杆901,而可将 该中式乐器夹具稳定地安装固定于该琴杆901上。
[0063]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安装于二胡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实施时也适用于安装固定 于琵琶的杆状琴颈。而当用于安装在古筝等体积较大的中式乐器900时,可将该夹靠段71 的延伸端部713改为长度较长且可挠曲变形的结构型式,而可于安装在该基座模组2时,相 配合产生一个较大的套束空间70,可利用该夹靠段71的挠曲变形而绕抵于中式乐器900表 面,例如绕抵于古筝的琴身,而可适用于安装固定于体积较大的中式乐器900上。
[0064]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式乐器夹具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 差异处在于:该定位模组6结构设计。
[0065] 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模组6未设置该迫紧单元,也就是说,该定位模组6只通过 该定位件7来和该基座模组2相配合固定于该中式乐器900的琴杆901,直接以该定位件7 的该夹靠段71迫抵于中式乐器900,使该定位件7和该靠抵软垫42相配合夹固该中式乐器 900,用于达到将该中式乐器夹具稳固安装架设于中式乐器900的目的。
[〇〇66] 综上所述,通过该基座模组2与该定位模组6间的组接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 中式乐器夹具可适用于安装在各种不同外形的中式乐器900上,以方便架设拾音器902,有 助于提高中式乐器900的演奏的方便性,相当方便实用。因此,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中式乐器夹具,适用于安装固定在一个中式乐器,且能够供安装一个拾音器,其 特征在于:该中式乐器夹具包含一个基座模组,及一个安装于该基座模组的定位模组,该基 座模组包括一个能够供安装架设该拾音器的安装座、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安装座右侧且能够 用于靠抵于该乐器的靠抵座单元,及一个能够相对枢转地枢设于该安装座与该靠抵座单元 间的调转环,该调转环内周面环绕突设有一个螺牙部,该靠抵座单元穿设有至少一个左右 延伸连通该调转环的第二穿插孔,该定位模组包括一个用于安装于该基座模组的定位件, 该定位件具有一个左右延伸并能穿插限位于该第二穿插孔与该调转环中的第一调移段,该 第一调移段具有一个与该螺牙部啮合并能够被该调转环的转动传动而相对该靠抵座单元 左右位移的卡齿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还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第 一调移段,并能够被该第一调移段带动而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 段,夹靠段具有一个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部,及一个与该 第一调移段间隔相向而能够与该第一调移段前后相向挡阻该中式乐器的围抵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靠抵座单元包括一个安装 固定于该安装座且穿设有该第二穿插孔的靠抵座,及一个安装于该靠抵座且用于靠抵于该 中式乐器的靠抵软垫。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靠抵座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固定 于该安装座且穿设有该第二穿插孔的靠抵座,及一个安装于该靠抵座且用于靠抵于该中式 乐器的靠抵软垫,靠抵座具有一个穿设有该第二穿插孔的座体部,该座体部外表面凹设有 一个卡嵌槽,该定位件还具有一个能够与该靠抵座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的夹靠段,及 一个用于嵌卡定位于该卡嵌槽中的卡嵌段,该夹靠段是能够挠曲变形地延伸连接于该卡嵌 段与该第一调移段间而呈长条状,且当该卡嵌段嵌卡定位于该卡嵌槽,且该第一调移段穿 设啮合于该调转环时,该定位件与该靠抵软垫会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用于套束该中式乐器的 套束空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卡嵌段具有一个固接于该夹靠 段末端的嵌块部,及两个分别自该嵌块部两相反侧面相背往外突伸的侧翼部,该卡嵌槽是 左右延伸地凹设于该座体部前侧面,由左往右依序具有一个供该卡嵌段置入的嵌入段,及 一个能够供该卡嵌段右移嵌入的限位段,且该限位段的径向朝前开口与右端开口口径缩, 而将所述侧翼部无法往右脱离与径向往前脱离地限位于其中。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座体部具有两个相配合界定出 该限位段的径向朝前开口并将所述侧翼部分别径向限位于该限位段中的凸块部,且所述凸 块部的相向侧面分别凹设有一个与该限位段的径向朝前开口连通的卡扣槽,嵌入该限位段 的该卡嵌段的该嵌块部是限位于所述凸块部相向侧间,且该卡嵌段还具有两个分别自该嵌 块部往外突伸,并能够脱离地分别嵌卡定位于所述卡扣槽的凸扣部。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靠抵软垫具有一能够供该中式 乐器嵌靠限位的限位凹面。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座具有一个能够供安装固 定该拾音器的安装部,及一个自该安装部往右延伸插装枢设于该调转环中且安装固定于该 靠抵座的轴杆部,该安装部具有一个与该第二穿插孔同轴相向并与该调转环连通的第一穿 插孔,且该第一穿插孔能够供贯穿该调转环的该第一调移段穿插。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轴杆部右端面凹设有一个对接 槽,该靠抵座具有一个往左突伸且无法相对转动地对插固定于该对接槽中的对接凸部。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轴杆部外周面具有一个左右延 伸的切面,且该切面与该调转环内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连通于该第一穿插孔与该第二穿 插孔间,而能够供该第一调移段穿插限位的穿插空间。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安装部具有一个能够用于夹卡 固定所述拾音器的C字型夹扣段。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穿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且 相互间隔设置,该定位件还具有一个左右延伸且与该第一调移段间隔平行的第二调移段, 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间并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 式乐器的夹靠段,该第二调移段具有一个能够与该调转环的该螺牙部啮合的卡齿部,且该 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能够分别穿插限位于所述第二穿插孔中,并能够分别贯穿该调 转环而与该调转环啮合,并能够于该调转环相对该靠抵座单元转动时被传动沿该调转环轴 向左右位移,并带动该夹靠段左右位移,使该夹靠段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式 乐器,或使该夹靠段远离该靠抵座单元。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穿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且 相互间隔设置,该定位件还具有一个左右延伸且与该第一调移段间隔平行的第二调移段, 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间并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配合夹固于该中 式乐器的夹靠段,该第二调移段具有一个能够与该调转环的该螺牙部啮合的卡齿部,且该 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能够分别穿插限位于所述第二穿插孔中,并能够分别贯穿该调 转环而与该调转环啮合,并能够于该调转环相对该靠抵座单元转动时被传动沿该调转环轴 向左右位移,并带动该夹靠段靠近或远离该靠抵座单元,该定位模组还包括一个能够左右 调移地安装于该夹靠段的迫紧单元,该迫紧单元能够被该夹靠段连动位移而与靠抵座相配 合夹固于该中式乐器,并能够相对该夹靠段左右调移而调整迫抵于该中式乐器的力道。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单元包括一个能够左右 位移并能够与该靠抵座单元相向夹固于该中古乐器的迫顶件,及一个贯穿螺设于该夹靠段 并枢接该迫顶件的调移件,且该调移件能够相对该夹靠段螺转而左右调移,并带动该迫顶 件移近或远离该靠抵座单元。
15. 如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靠抵座单元包括一 个安装固定于该安装座且穿设有所述第二穿插孔的靠抵座,及一个安装于该靠抵座且用于 靠抵于该中式乐器的靠抵软垫。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靠抵软垫具有一个能够供该 中式乐器嵌靠限位的限位凹面。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座具有一个能够供安装 固定该拾音器的安装部,及一个自该安装部往右延伸插装枢设于该调转环中且安装固定于 该靠抵座的轴杆部,该安装部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二穿插孔同轴相向并与该调转环连通 的第一穿插孔,且所述第一穿插孔能够分别供贯穿该调转环的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 段穿插。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安装部具有一个能够用于夹 卡固定所述拾音器的C字型夹扣段。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轴杆部右端面凹设有一个对 接槽,该靠抵座具有一个穿设有所述第二穿插孔的座体部,及一个自该座体部往左突伸且 无法相对转动地对插安装固定于该对接槽中的对接凸部。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中式乐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轴杆部外表面具有两个左右 延伸且径向间隔的切面,且所述切面与该调转环内周面相配合界定出两个分别连通于同轴 相向的所述第一穿插孔与所述第二穿插孔间,并分别供该第一调移段与该第二调移段穿插 啮合的穿插空间。
【文档编号】G10G7/00GK203870965SQ20142025855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翁志宏 申请人:嘉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