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47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 包括单元结构的PDP,该单元结构能够扩大放电裕量(margin)并且能够增 加所有负载区域中的效率。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是一种数字显示装置,其通过在两片玻璃基 板之间产生等离子体并且利用等离子体使磷光体发光来显示图像。例如,与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相比,PDP可以被制造成尺寸大且薄的面板并且 可以表现出改善的自然色彩重现性及快速驱动性。
常规PDP可以包括电极,在基板对之间;电介质,将电极电隔离; 阻挡肋(barrierrib),在基板对之间形成放电空间;以及磷光体,布置在放 电空间中且利用放电而发光。驱动电路可以处理从外部源接收到的图像信 号,并且可以将被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电极以控制PDP,从而在PDP的 屏幕上显示图像。PDP可以包括例如按矩阵形式布置的几十个到几百万个像 素。
阻挡肋可以将基板对之间的放电空间分成多个放电单元,例如分成几十 到几百万个放电单元。例如,放电单元可以由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或常规 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
例如,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可以具有条形图案,从而将放电单元定义 成条形图案。与双阻挡肋结构相比,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 可以确保宽阔的放电空间,从而表现出相对高的放电裕量及每次;改电的高亮 度。然而,因为在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中电极会与阻挡肋交叉,所以在由 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中,发光区域的一部分会被电极即汇 流电极(bus electrode )覆盖。因此,在这样的放电单元中开口率会很小, 从而降低可见光的效率。在另一个示例中,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可以具有栅格(grid)图案从而 将放电单元定义成矩阵图案。与常规的单一方形阻挡肋结构相比,常规的双 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会具有大的开口率。然而,因为放电单元具有矩 阵图案,所以放电空间会很小,使得放电裕量很差且每次放电亮度很低。
此外,虽然与由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相比,在实际活 动图像(actual moving picture )条件即约10%到约30%的负载条件下,由常 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可以在大的放电负载区域中具有亮度效 率,但是由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会显示出低于常规的方形阻 挡肋结构的放电单元的效率特性。这是因为与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的放电 单元相比,由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会具有更多的维持脉冲并 且由于脉冲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无功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因此,示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PDP,该PDP能够克服相关技术的缺 点和不足。
因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包括改良的单元结构的低电压 可驱动的PDP。
示例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PDP,通过限制放电电流而且使放 电空间最大化而使该PDP在所有负载中具有改善的驱动电压裕量。
示例实施例的再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包括改良的单元结构的PDP,该改 良的单元结构具有高的开口率和大的放电空间。
至少一个以上和其他特征可以通过提供这样一种PDP来实现,该PDP 包括基板对,彼此面对;阻挡肋,分隔基板对之间的放电单元;扫描电极、 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其布置在基板对之间且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以及 磷光体,布置在放电单元中且通过放电来发光,其中扫描电极包括第一汇流 电极,维持电极包括第二汇流电极,第二汇流电极设置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 阻挡肋上,第一汇流电极设置在相邻第二汇流电极之间。
第 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可以以等距离布置。第 一汇流电极可以定 位在距两个相邻的第二汇流电极距离实质相等的位置处,沿与第一方向垂直 的第二方向测量该距离。
扫描电极可以接触第一汇流电极且可以包括第一透明电极,该第一透明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一汇流电极的宽度。维持电极可以接触第二汇流电极且可 以包括第二透明电极,该第二透明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汇流电极的宽度。第 一汇流电极可以布置在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放电间隙部处的一侧宽度端上,在 该放电间隙部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彼此相邻。第二汇流电极可以 布置在第二透明电极的一侧宽度端上,该一侧宽度端面对第二透明电极位于 放电间隙部处的另 一侧宽度端。
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透明电极、第一汇流电极、第二透明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中的至少 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
扫描电极可以包括接触第 一汇流电极的第 一透明电极,维持电极可以具 有接触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二透明电极。第一透明电极可以基于第一汇流电极 从两个相邻的阻挡肋之间的中心部延伸到阻挡肋,且可以具有宽于第一汇流 电极的宽度。第二透明电极可以基于第二汇流电极在阻挡肋上延伸到两个相 邻阻挡肋之间的中心部,且可以包括宽于第二汇流电极的宽度。
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 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根据阻挡肋和放电单元的布置被弯曲。
扫描电极可以沿第二方向具有非均匀的宽度,该第二方向基本与第一方 向正交。扫描电极可以在每个放电单元中具有不同的宽度,该宽度根据布置 在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的亮度差异来构建。
阻挡肋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阻挡肋以及沿与第一方向正交 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阻挡肋。
阻挡肋可以与第二汇流电极完全交叠,第一汇流电极可以沿放电单元的 中心部在相邻的阻挡肋之间延伸。每个第 一汇流电极可以沿至少 一个相应的 放电单元的全部长度延伸。每个第 一汇流电极可以沿多个相应的放电单元延 伸。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分别包括在相应的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透明电极和 在相应的第二汇流电极上的第二透明电极,从而定义二者之间的放电间隙, 第一汇流电极、第二汇流电极、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被定位以定义 相对于放电单元的中心要偏移的放电间隙。


通过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以上和其他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PDP的局部截面图2A示出4艮据另 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具有双阻挡肋结构的PDP的分解透 视图2B示出根据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具有方形阻挡肋结构的PDP的分解 透视图3示出图2的PDP中的单元结构的局部平面图4A示出根据另 一个示例实施例的PDP的单元结构的局部平面图4B示出才艮据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PDP的单元结构的局部平面图;以

图5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PDP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进行更充分地描述;然而,本发明可以 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 实施例是为了使本 ^开透彻和完整,并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 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能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还应当理解的 是,当称层或元件"在"另一层或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它层或 元件上,或者它们之间也可以存在插入的层。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称 层在两层"之间,,时,它可以是这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 或更多插入的层。而且,正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 (a、 an)"是开 放性词语,其可以或者与单数项结合使用或者与复数项结合使用。相同的附 图标记通篇代表相同的元件。
图1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PDP的部分截面图。图1与PDP 100的截 面相应。应该注意的是,如果PDP100的分解图取向为图2A的PDP100a, 则图1的截面将沿图2A的线I-I'取向(用于参考)。相似地,图1的截面可 以与图2B的线I-I湘对应。换言之,图1可以示出具有双阻挡肋结构的PDP 截面或者可以示出具有方形阻挡肋结构的PDP截面(分别见图2A和图2B )。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扫描电极可以包括第一汇流电极 (bus electrode)和第一透明电极,维持电极可以包括第二汇流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然而,为了便于解释,第一透明电极可以简单地称为扫描电才及以 与第 一汇流电极清晰地区别开,第二透明电极可以简单地称为维持电极以与 第二汇流电极清晰地区别开。
参考图1, PDP100可以包括下基板10;寻址电极12,布置在下基板 IO上;下电介质14,覆盖寻址电极12;阻挡肋16,布置在下电介质14上; 磷光体18,布置在由阻挡肋16划分的放电空间中;上基板20,面对下基板 IO布置;显示电极对25,即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布置在上基板20上;第 一汇流电极22,布置在扫描电极21上;第二汇流电极24,布置在维持电极 23上;上电介质26,覆盖第一汇流电极22、维持电极23、第二汇流电极24 及扫描电极21;以及钝化膜28,覆盖上电介质26。
阻挡肋16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构造形成在下基板10上,例如以条形图案 或者栅格图案形成,从而在PDP 100中定义多个放电单元17。也就是,PDP IOO可以包括几十到几百万个放电单元17,从而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在屏幕上 显示图像。放电单元是构建在屏幕上的基本单元并且可以操作为通过在放电 单元17中产生放电的电极组12、 21和23显示至少一个放电单元17,并且 通过利用该放电而发光的至少一个磷光体18来显示灰度级。
第一汇流电极22、第二汇流电极24、扫描电极21以及维持电极23可 以沿第一方向延伸。例如,第一汇流电极22、第二汇流电极24、扫描电极 21以及维持电极23可以沿与阻挡肋16实质相同的方向延伸,例如第一汇流 电极22可以沿布置在条形图案阻挡肋16之间的放电单元的纵向 (longitudinal)侧延伸。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可以沿第二方向彼此间 隔开,例如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可以布置成交替图案。每对扫描电极 21和维持电极23可以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放电单元17相对应。第 一汇流电4及22可以位于扫描电才及21上,即扫描电4及21可以在第一汇流电 极22与上基板20之间,从而第一汇流电极22与放电单元17的中心相对应。 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位于维持电极23上,即维持电极23可以在第二汇流 电极24与上基板20之间,从而第二汇流电极24与阻挡肋16相对应。
电极21、 22、 23、 24中的每个可以如下布置。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布 置在阻挡肋16的上表面上;维持电极23可以从第二汇流电极24延伸到放 电单元17的中心(center);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布置在维持电极23与邻 近的阻挡肋16之间,该第一汇流电极22与维持电极23间隔放电间隙27;扫描电极21可以从布置有第一汇流电极22的放电单元17的中心延伸到邻 近的阻挡肋16。这里,放电单元17的中心是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即放电 单元17的居中部(intermediate portion),该居中部交叠放电单元17的沿第 一方向的中心轴且位于两个相邻的阻挡肋16之间。
更具体地,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沿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延伸,即,与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部交叠。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布置为沿阻挡肋16的 上表面即面对上基板20的表面延伸,从而阻挡肋16可以与第二汇流电极24 交叠,例如完全交叠。
维持电极23可以沿第二方向宽于第二汇流电极24,从而维持电极23 可以在第一方向沿阻挡肋16延伸并且与阻挡肋16及部分放电单元17交叠。 换言之,维持电极23的宽度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从阻挡肋16即从第二汇流电 极24,朝向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延伸。例如,维持电极23和第二汇流电极 24在阻挡肋16上方的边缘对准,例如这两个边缘可以沿垂直于上基板20 的法线定义单个平面。如图1所示,扫描电极21可以与维持电极23间隔开, 从而可以在放电单元17中定义在二者之间的放电间隙27。如图1所示,扫 描电才及2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可以从放电间隙27朝向邻近的阻挡肋16延伸。 如图1所示,扫描电极21和第一汇流电极22的邻近放电间隙27的边缘可 以对准,例如这两个边缘可以沿垂直于上基板20的法线定义单个平面。
第一汇流电极22的宽度和第二汇流电极24的宽度可以与阻挡肋16的 上部宽度实质相同或者小于阻挡肋16的上部宽度。图1中元件的宽度是沿 第二方向即沿平行于下基板10的水平(horizontal)方向测量的距离。
才艮据示例实施例,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中仅一个汇流电 极可以布置为与放电单元17的放电空间交叠。换言之,第一汇流电极22即 扫描电极21的汇流电极可以布置在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从而增加放电裕 量以及放电效率。相反,带有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的PDP会在放电单元 的放电空间中具有多于一个的不透明汇流电极,因此表现出降低的开口率。 此外,具有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以及在放电单元的外围部即未布置在放电单 元的中心部具有不透明汇流电极的PDP会由于小的放电空间而具有差的放 电裕量及每次放电的低亮度。因此,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具有在放电单元17 的中心部中的第一汇流电极22的PDP可以表现出增大的i文电裕量及效率, 并且可以通过减小第一汇流电极22沿第二方向的宽度而具有相对增大的放电单元17的开口率。
此外,因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布置在放电单元17 的中心部,所以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之间的放电间隙27可以相对于 放电单元17的中心偏移。例如,与邻近扫描电极21的阻挡肋16相比,放 电间隙27可以更接近于邻近维持电极23的阻挡肋16。由于扫描电极21的 第一汇流电极位于中心,且寻址放电发生在扫描电极21与寻址电极12之间, 所以寻址放电的不对称性降低,且寻址放电会易于进行。因此,根据示例实 施例的电极结构可以提供低电压驱动的PDP 100。
此外,如果第二汇流电极24布置在阻挡肋16上,则放电单元17可以 最大化并且放电电流会受阻挡肋16的结构例如方形结构限制。因此,PDP 100 的驱动电压裕量可以在全部负载区域中增加。
在常规的单一方形阻挡肋结构中,单元区域可以由扫描电极的汇流电极 及维持电极的汇流电极两者覆盖。因为在根据示例实施例的PDP 100中单元 区域仅被第一汇流电极覆盖,即因为第二汇流电极在阻挡肋上方,所以与常 规的简单方形阻挡肋结构相比PDP100可以具有较高的开口率。此外,PDP 100可以具有大于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的放电单元。因此,PDP 100的效率 可以在所有负载区域中增加。
图2A-2B示出根据其他示例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分解透^L图。在图 2A-2B中,PDP可以与图1的PDP 100实质相同,除了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 汇流电极相对于彼此以实质相等的距离布置之外。图2A示出按栅格图案布 置的阻挡肋即双阻挡肋结构示例。图2B可以与图2A的PDP实质相同,除 了具有条形图案的阻挡肋即方形阻挡肋结构之外。
参考图2A, PDP 100a的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以实 质的等距离W布置。这时,包括透明电极的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可
以以实质的等距离布置。
例如,如图2A所示,阻挡肋16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例如沿x轴延伸的 第一阻挡肋16a和沿第二方向即沿y轴延伸的第二阻挡肋16b,其中第一方 向可以是第一汇流电极22或者第二汇流电极24所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可 以是寻址电极12所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正交。第二阻挡 肋16b的高度可以与第一阻挡肋16a的高度基本相同或者可以小于第一阻挡 肋16a的高度。应该注意的是,第二阻挡肋16b可以省略,从而仅第一阻挡肋16a可以形成为条形图案(图2B)。
如图2A所示,如果阻挡肋16包括第一阻挡肋16a和第二阻挡肋16b, 则放电单元17可以根据电极組的矩阵图案形状形成为矩阵布置。此外,正 如之前参考图l所讨论的,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与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相 应,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对准在第一阻挡肋16a上方,使得第一阻挡肋16a 可以与第二汇流电极24交叠,例如完全交叠。如图2B进一步所示,在相应 的扫描电极21及维持电极23上的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 布置成交替图案,例如每个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汇流电 极24之间。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 彼此隔开相等的距离,例如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与每个相邻的第二汇流电 极24隔开距离W。因此,除了以上参考图1的PDP 100所描述的优点之夕卜, PDP 100a的制造工艺可以被简化,并且每个放电单元17的运行可以展示出 提高的均匀性。
图3示出图2中示出的PDP 100a中的单元结构的局部、示意性平面图。 在图3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和清晰,可以扩大包括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 汇流电极24的每个组件的厚度或者尺寸。
参考图3,第一汇流电极22可以布置成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布置成横过沿 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换言之,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 一汇流电极22可以在第一方向沿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布置成条形图案。
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在第一方向沿第一阻挡肋16a的上表面延伸,第 一阻挡肋16a沿第一方向延伸。换言之,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汇流电极24 可以以条形形式在第一阻挡肋16a的上表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例如,如图 3所示,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布置成交替图案。
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的电阻可以小于扫描电极21和/或 维持电极23的电阻,并且第一汇流电极22和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由不与 电介质反应的材料形成。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可以是透明的。应该注 意的是,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是指显示电极25的透明电极。从而, 显示电极25的每个扫描电极可以包括第一汇流电极22和扫描电极21 ,显示 电极25的每个维持电极可以包括第二汇流电极24和维持电极23。
扫描电极21可以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汇流电极22 —起延伸。扫描电才及21 的宽度Yl可以宽于第 一汇流电极22的宽度Y2。扫描电极21可以沿y轴从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向相邻的第一阻挡肋16a延伸。图3中,该相邻的第 一阻挡肋16a可以是位予第二汇流电极24'下方的阻挡肋,为了便于说明由 附图标记24'表示该第二汇流电极。
维持电极23可以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汇流电极24 —起延伸。维持电极23 的宽度XI可以宽于第二汇流电极24的宽度X2。维持电极23可以沿y轴从 第一阻挡肋16a的上表面延伸到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
扫描电极21和维持电极23可以布置成彼此隔开预定的放电间隙gl。前 述扫描电极21可以布置成与维持电极23'隔开预定间隙g2。这里,为了^f更于 说明,相邻的维持电极23'可以由附图标记23'表示,并且相邻的维持电极23' 可以是接触前述相邻的第二、;〔流电极24'的维持电极。前述放电间隙gl的尺 寸和另一个间隙g2的尺寸可以基本相同。换言之,因为第一汇流电极22和 第二汇流电极24可以设置为在二者之间具有恒定距离W,所以距离XI和 gl的和可以基本等于距离Yl和g2的和。
图4A和图4B示出根据其他示例实施例的PDP中的单元结构的局部平 面图。在图4A中,PDP可以与图2B-3的PDP100a基本相同,除了扫描电 极21'的宽度不均匀之外。在图4B中,PDP可以与图2B-3的PDP 100a基本 相同,除了电极包括弯曲部之外。
参考图4A, PDP可以包括扫描电极21',该扫描电极21'沿第二方向即 沿y轴具有非均匀的宽度。具体地,扫描电极21'的每个部分的面积即宽度 可以4艮据相应的放电单元17以及》文电单元17各自的磷光体而改变。例如, 如图4A所示,扫描电极21'可以在三个相邻的即沿x轴的放电单元17中具 有不同的宽度Yr、 Yg和Yb。可以根据磷光体18来调节不同的宽度Yr、 Yg 和Yb,该磷光体18布置为根据红色磷光体18R、绿色磷光体18G和蓝色磷 光体18B的亮度差异、面板的外部颜色即反射颜色的差异、退化寿命 (deterioration life )的差异等而沿第一方向延伸。例如,扫描电极21'的一部 分的宽度Yg可以与具有绿色磷光体18G的放电单元17相对应,并且宽度 Yg沿第二方向即沿y轴具有大于宽度Yb和Yr。从而,为了增强PDP屏幕 上的自然显示,例如色彩的自然显示,当改变单元布置时,例如采用不同的 磷光体时,扫描电极21'的不同宽度可以与不同的放电单元17相对应,从而 例如调节不同磷光体颜色的亮度,并改善PDP的显示均匀性。
参考图4B, PDP可以包括扫描电极21a、第一汇流电极22a、维持电极23a和第二汇流电极24a,除了包括弯曲部之外,这些电极可以分别与之前 所讨论的扫描电极21、第一汇流电极22、维持电极23和第二汇流电极24 -相对应。具体地,根据阻挡肋16'和/或放电单元17'的布置,扫描电极21a、 第一汇流电极22a、维持电极23a和第二汇流电极24a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 括沿第 一方向即沿x轴延伸的弯曲部。
例如,第一汇流电极22a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例如曲折地延伸,并且 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线性部和连接到线性部的至少一个弯曲部。线性部和弯曲 部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例如,线性部可以延伸^争过寻址电极12,弯曲部可 以与第二阻挡肋16b相对应并且沿第一方向连"l妻两个相邻的线性部。第一汇 流电极22a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沿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延伸,例如沿在第一 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延伸。而且,第一汇流电 极22a可以沿扫描电极21a的一侧布置,该侧面对相同放电单元17的维持 电极23a,即越过相同放电单元17'的放电间隙。
扫描电极21a可以接触第一汇流电极22a,且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宽于 第一汇流电极22a的宽度。扫描电极21a可以与第一汇流电极22a —起延伸 例如一起曲折地延伸。相邻的维持电极23a'和相邻的第二汇流电极24a',即 与相邻的放电单元17'相对应的电极可以以预定间隙相对于扫描电极21a布 置,即扫描电极21a可以在维持电极23a与相邻的维持电极23a'之间。
第二汇流电极24a可以沿第一方向即沿x轴延伸,且可以通过第一阻挡 肋16a沿要交叠例如要完全交叠的第一阻挡肋16a延伸,例如曲折地延伸。 而且,第二汇流电极24a可以沿维持电极23a的边缘布置,维持电极23a的 该边缘与面对扫描电极21a的边纟彖相反。维持电极23a可以接触第二汇流电 极24a,且可以具有大于第二汇流电极24a的宽度,且可以沿第一方向与第 二汇流电极24a —起延伸,例如一起曲折地延伸。
根据图4B的示例实施例,为了增强PDP屏幕上的自然显示,例如具有 曲线(curves)的自然显示,当改变单元布置时,第一汇流电极22a可以沿 弯曲部延伸,例如曲折地延伸,从而与改变的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相对应 以#>据改变的单元布置来调整显示特性。
图5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PDP的框图。
参考图5, PDP可以包括面板单元IOO和驱动该面板单元的驱动器,几 十个到几百万个放电单元17可以布置在该面板单元100中,例如按矩阵形式布置在该面板单元100中。
"面板单元100可以是之前参考图1所讨论的PDP 100。然而,应该注意 的是,可以用之前参考图2A-4B所讨论的PDP中的任何一个替代面板单元 100。面板单元100可以包括彼此面对的基板对;阻挡肋,将》文电空间分 隔成布置在基板对之间的放电单元;电极组,布置在基板对之间且在放电单 元中产生放电;以及磷光体,利用放电来发光。这里,电才及组可以包括多 个扫描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维持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每个扫 描电极平行;以及多个寻址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 交。具体地,面板单元100可以包括扫描电极的第一汇流电极和维持电极的 第二汇流电极,该扫描电极布置在放电单元的居间部上,即中心部上以及维 持电极的布置在阻挡肋上。此外,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可以实质上 以等距离布置。
前述基板可以包括例如玻璃基板。电极组可以包括导电材料。具体地, 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可以包括透明电极,例如透明材料的透明电极且分别包 括例如由不与电介质反应的材料构建的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所述 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可以显示出低于透明电极的电阻抗。例如,透 明电极的材料可以包括例如ITO、 Sn02、 ZnO和CdSn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汇流电极的材料可以包括例如金(Au)、银(Ag)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惰 性混合气体,例如He、 Ne和Xe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可以注入到it电单元17 中。
驱动器可以包括:Y驱动器210,其驱动多个扫描电极Yl 、 Y2、 Y3........
Yn-l及Yn; X驱动器220,其驱动多个维持电极X1、 X2、 X3........ Xn-l
及Xn;寻址驱动器230,其驱动多个寻址电极A1、 A2、 A3、 ......Am-l及
Am;控制器240,产生扫描控制信号、维持放电信号和寻址控制信号且将它 们传送给驱动器210、 220和230中的每个。
控制器240可以包括显示数据控制器242和驱动控制器244。显示数据 控制器242可以包括帧存储器243,驱动控制器244可以包括扫描控制器245 和公共控制器246。
控制器240可以从外部接收时钟信号CLK、数据信号DATA、垂直同步 信号Vsv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显示数据控制器242可以根据时钟信号 CLK将数据信号DATA存储在内部的帧存储器243中,且可以传送相应的寻址控制信号到寻址驱动器230。驱动控制器244可以处理垂直同步信号 Vsv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扫描控制器245可以产生控制Y驱动器210 的扫描驱动器212的信号,公共控制器246可以产生控制Y驱动器210的Y 公共驱动器214和X驱动器220的信号。
寻址驱动器230可以处理显示数据控制器242的寻址控制信号以将对应 于寻址步骤的显示数据信号施加到面板单元100的寻址电极Al、 A2、 A3.......Am-l及Am。
Y驱动器210可以包括扫描驱动器212和Y公共驱动器214。在寻址步
骤中,扫描驱动器212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向扫描电极Y1、 Y2、 Y3........
Yn-l及Yn的每个施加相应的扫描驱动信号。Y公共驱动器214可以才艮据公
共控制器246的控制信号向扫描电极Y1、 Y2、 Y3........ Yn-l友Yn同时
施加^^共驱动信号。
在维持放电步骤中,X驱动器220可以根据公共控制器246的控制信号 向维持电极X1、 X2、 X3........ Xn-l及Xn同时施加公共驱动信号。
前述PDP可以通过将一帧划分成多个子场而被驱动。每个子场可以由 重置周期、寻址周期以及维持周期构成。重置周期可以是每个状态的初始化 该状态的周期,从而在单元中平稳地进行寻址操作;寻址周期可以是通过选
作的周期。维持周期可以是实施放电的周期,该放电用于在导通单元上实际 地显示图像。
根据当前实施例,在PDP中,可以扩大i丈电裕量并且可以改善所有负 载区域中的效率。
也就是说,在示例实施例中,扫描电极的第一汇流电极可以位于放电单 元的中心部以提供不对称的寻址放电。因此,不对称的寻址放电可以提供低 电压可驱动的PDP。而且,维持电极的第二汇流电极可以位于阻挡肋上以使 放电空间和极限电流最大化,从而增加PDP的全部负载中的驱动电压裕量。 此外,根据示例实施例的PDP可以具有高于常M^的单一方形阻挡肋结构的 开口率且具有大于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的放电单元,从而增加PDP的所有 负载区域中的效率。
在此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尽管采用具体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 仅以通用和描述性的方式使用和解释,而不是用于限制。因此,本领域内的
16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
将于2008年5月22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名称为"PDP"的韩国 专利申请No. 10-2008-0047430的全部内容以参考方式合并在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对,彼此面对;阻挡肋,在所述基板对之间定义放电单元;维持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对之间,所述维持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二汇流电极,所述第二汇流电极在所述阻挡肋上;扫描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对之间,所述扫描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汇流电极,所述第一汇流电极位于相邻的第二汇流电极之间;寻址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对之间,所述寻址电极、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维持电极被构建来在所述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以及磷光体,在所述放电单元中且所述磷光体被构建为通过所述放电来发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汇流电极定 位在距两个相邻的第二汇流电极距离相等的位置处,所迷距离沿与所述第一 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被测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迷扫描电极包括接触所述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宽于所述第一汇流电极;所述维持电极包括接触所述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宽于所述第二汇流电极;所述第 一汇流电极布置在所述第 一透明电极的第 一侧,所述第 一透明电极的所述第 一侧面对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第 一侧,所述第 一透明电极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所述第一侧定义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4及之间的放电间隙,并且所述第二汇流电^l布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所述第 一侧相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 述第二透明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所 述第一汇流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汇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扫描电极包括接触所述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宽于所述第一汇流电极,所述维持电极包括接触所述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宽于所述第二汇流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从两个相邻阻挡肋之间的中心部向所述相邻阻挡肋之一延伸,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从所述相邻阻挡肋中的另 一个向所述相邻阻挡肋之间的所述中心部延伸,从而定义在所述中心部与所述相邻阻挡肋中的所述另 一个之间的^:电间隙。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 述第二透明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所 述第一汇流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汇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至少一个弯曲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至少所述第一汇流电极 和/或所述第二汇流电极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根据 相应的阻挡肋及^L电单元的布置而弯曲。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扫描电极沿第二 方向具有非均勻的宽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扫描电极在每个 放电单元中具有不同的宽度,所述宽度根据在各个放电单元中的磷光体亮度 来配置。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阻挡肋包括沿所 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阻挡肋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 的第二阻挡肋。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阻挡肋完全交叠 所述第二汇流电极,所述第一汇流电极沿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在相邻的阻 挡肋之间延伸。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汇流电极沿至少 一个相应的放电单元的全部长度延伸。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第一汇流电极沿 多个相应的方文电单元延伸。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 维持电极分别包括在相应的第 一汇流电极上的第 一透明电极和在相应的第 二汇流电极上的第二透明电极以定义所述扫描电极与所述维持电极之间的 放电间隙,所述第一汇流电极、所述第二汇流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中心偏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对,彼此面对;阻挡肋,定义基板对之间的放电单元;维持电极,在基板对之间且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二汇流电极,第二汇流电极在阻挡肋上;扫描电极,在基板对之间且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汇流电极,第一汇流电极位于相邻的第二汇流电极之间;寻址电极,在基板对之间,寻址电极、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被构建为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以及磷光体,在放电单元中且被构建为通过放电来发光。
文档编号H01J11/22GK101587811SQ20091014110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
发明者郑宇埈, 金兑埈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