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03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组合应用的工艺及装置,特别是将发光二极管串联组合制作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光源正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制作的灯具的亮度,常常将几个或几十发光二极管串联在一起使用。现有技术将发光二极管串联在一起的工艺是先用工具将发光二极管的底脚剪到需要长度,判明正负极后对应线路板上的极性和位置插到线路板上,再将其焊接使各个发光二极管串联在一起。采用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在组装过程中,发光二极管的底脚剪下后失去了联接导电的功能,不能再用;在往线路板上插发光二极管时要判明正负极;每个发光二极管的底脚都要用焊料焊接,耗用的焊料较多。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工序繁复、浪费工时,浪费资源等不足。为了克服现有的将发光二极管串联在一起的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插装工艺,首先需要发光二极管的底脚串联在一起,再将发光二极管的底脚插装到特制的插座上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发光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组成的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串联在一起,形成联体发光二极管组,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O)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与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相配合的定位槽或孔,发光二极管(1) 的底脚是用插装的工艺装配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O)的定位槽或孔上;发光二极管(1) 插装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工艺特征是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可逐个插入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或孔内,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还可整组同时插入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或孔内;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O),可以制成条形、矩形、柱形或塔形;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还可制有正负极标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采用插装工艺,将底脚联在一起的发光二极管,插装到特制的插座上,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特别是,有些发光二极管在出厂时,已经制成底脚联在一起的如图2所示的联体发光二极管组。在本发明中直接采用这种联体发光二极管组,可以充分利用联体发光二极管的串联特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剪切和焊接工序,避免浪费,进一步发挥本发明插装工艺的优点,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利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加工发光二极管灯具。采用本发明插装工艺,发光二极管插装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上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光体,在这个发光体上可以制有正负插头,灯具上制有与其配合的插座,将发光体直接插到插座上,一旦发光体发生故障,取下来再换一个就可以了,发光二极管控制器等其它部件可继续使用,降低了灯具的使用成本。


图1为用导线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的示意图。图2为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的示意图。图3为伸展开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的示意图。图4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上制有定位孔。图5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上制有定位槽。图6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为矩形。图7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为柱形。图8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为塔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由绝缘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菱形定位孔,发光二极管(1)采用图2所示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可逐个插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菱形定位孔内。菱形定位孔口大底小有一定的角度,菱形定位孔的上口略大一些,便于往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插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菱形定位孔的底部做得小一点,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会越插越紧,可使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与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配合得更牢靠。插装工序完成后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发光二极管插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的发光体。在如图4所示的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还制有正负极标识,为下序装配提供方便。如图4所示联体发光二级管组两端的联接片,露在绝缘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外边,联接片是导体可作为插头使用,如果灯具上制有相应的插座,可以直接插到插座上与灯具上的电路连接。实施方式2,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由绝缘塑料制成,如图5所示,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定位槽,如图3所示伸展开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发光二极管(1)底脚被联接片连在一起,发光二极管之间拉开一定距离。发光二极管之间拉开一定距离,便于用钳子等工具夹住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在插装发光二极管时更方便。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可逐个插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内,插装工序完成后形成了如图5所示的发光二极管插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的发光体。还可以将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2)上的定位槽做得略宽一些,让联体发光二级管组整组没有阻力的插到光二极管固定装置(2) 上的定位槽内,塑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可用热合、高频焊接等方式使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夹住发光二极管(1),形成图5所示的发光二极管插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的发光体。实施方式3,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由绝缘材料制成,如图6所示,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形状为矩形,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两排定位槽,发光二极管(1)采用图3所示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两组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对应插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内。图6所示的矩形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2) 体积较大,发光二极管控制器C3)可以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实施方式4,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由绝缘材料制成,如图7所示,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形状为柱形,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五条定位槽,每条槽内插一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发光二极管(1)采用图2所示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在做灯具时每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可以单独控制,也可以先将这五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串联在一起由一个发光二极管控制器控制。实施方式5,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由绝缘材料制成,如图8所示,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形状为塔形,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三条环形定位槽,发光二极管(1) 采用图2所示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本实施方式中用了三组发光二极管组,每组发光二极管组的首尾均剪掉一些联接片,在发光二极管组围制成环形后首尾之间留有一定距离,防止发光二极管组的首尾短路。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对应插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内。这三组发光二极管组可串联在一起,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控制器控制,也可分成独立的三组用三个发光二极管控制器控制分别控制。在以上实施方式中,主要是以图2所示的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插装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工艺。同理还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用导线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替代图2所示的用联接片将底脚串联在一起的联体发光二级管组,实现本发明的特征和工艺。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由发光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2) 组成,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串联在一起,形成联体发光二极管组,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O)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制有与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相配合的定位槽或孔,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是用插装的工艺装配到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O)的定位槽或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可逐个插入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或孔内,发光二极管(1)的底脚还可整组同时插入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的定位槽或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O),可以制成条形、矩形、柱形或塔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其特征是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 上还可制有正负极标识。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组装工艺及装置,由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组成。本发明采用插装工艺,将底脚联在一起的发光二极管,插装到特制的插座上,减少了不必要的剪切和焊接工序,避免浪费。采用本发明插装工艺,发光二极管插装在发光二极管固定装置上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光体,将发光体直接插到插座上,一旦发光体发生故障,取下来再换一个就可以了,发光二极管控制器等其它部件可继续使用,降低了灯具的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2235646SQ20101016809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9日
发明者张锡林 申请人:天津西林环氧树脂灌封设备设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