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和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04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和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性光源电连接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照明设备中。LED线性光源是一种非常流行的LED光源,其通常应用在建筑和广告照明中。图1中示出了这种线性光源200的电路图。从图中可见,线性光源包括多个通过电连接器100彼此串联连接的子光源5,在每个子光源5中又分别包括多个设计成LED芯片的发光体51,这些发光体51彼此并联连接。由此可见,在主电路中电流应该为所有发光体51的电流之和。这会导致主电路上的较高的电流。但是,线性光源通常设计成具有细长的尺寸,因此无法将电路板设计成具有较宽的尺寸,以承载较高的电流。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在线性光源中串联的子光源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线性光源的电连接器。通过使用该电连接器能够使得在线性光源中的所有子光源彼此并联地连接在主电路中,从而使得应用该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能够连接较多的子光源,而不增大主电路的电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线性光源的电连接器由此实现,即该电连接器包括主连接部分,主连接部分连接至主供电线,其中,电连接器还包括次连接部分,该次连接部分的一端连接至主连接部分,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连接至负载。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中,电连接器连接至主供电线,而负载则通过次供电线从电连接器的次连接部分中取电,由此使得负载不再作为向其下游的另外的负载传输电能的通道。电连接器实质上将负载从主供电线路上分离出来,通过使用该电连接器能够使得在线性光源中的所有的作为负载的子光源彼此并联地连接在主电路中,从而使得应用该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能够连接较多的子光源,而不增大主电路的电流。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主连接部分包括主火线连接部分和主零线连接部分,次连接部分包括次火线连接部分和次零线连接部分,其中次火线连接部分电连接至主火线连接部分,并且次零线连接部分电连接至主零线连接部分。在此,电连接器实质上构成了主供电线上的节点,从该节点上分支出接口,用于连接负载。主火线连接部分和主零线连接部分则是将各个节点两侧的主供电线连接起来,而次火线连接部分和次零线连接部分则是将电能分支出来并提供给负载。优选的是,主连接部分和次连接部分设计为刚性的导电金属板。导电金属板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成本更加低廉。有利的是,导电金属板分别在各自的端部区域弯折成U型,U型的端部区域分别形成容纳部,主供电线或次供电线插入到相应的容纳部中。U形的容纳部能够可靠地包裹住次供电线的端部,这对于实现次供电线和导电金属板之间的可靠电连接是非常有利的。进一步有利的是,导电金属板的自由末端形成朝向容纳腔的内侧弯折的回形钩,回形钩的末端切破主供电线或次供电线的绝缘包皮与主供电线或次供电线的金属线芯导电连接。为此无需在经过费力的焊接过程将导线电连接至导电金属板,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安装过程,同时由于回形钩的末端是朝向容纳部的内部弯折的,因此在无意中拉扯导线时也不会轻易地导致导线脱离与导电金属板的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主火线连接部分和主零线连接部分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次火线连接部分和次零线连接部分彼此平行地延伸,其中,主火线连接部分和次火线连接部分以及主零线连接部分和所述次零线连接部分分别连接形成T型结构。如此形成的电连接器更加有利于负载在空间上的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电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壳体,主连接部分和次连接部分容纳在绝缘壳体中。绝缘壳体完全将导电部分容纳在其中,从而有利地避免了人员触电的危险。优选的是,绝缘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其中第一壳体部分与第二壳体部分彼此扣合在一起并形成T型结构。这两个壳体部分实际上分别为T型的半壳结构,在连接导线时,两个壳体部分彼此分开,以方便进行导线连接,在导线连接完毕之后可以简单地将两个壳体部分扣合在一起,从而获得完整的绝缘壳体。另外,两个壳体部分可通过卡扣连接结构结合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两个壳体部分焊接在一起,或者通过粘接材料将其粘接在一起。有利的是,T型的绝缘壳体的三个自由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主供电线和次供电线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绝缘壳体中并分别与主连接部分和次连接部分导电连接。这种类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在形式上形成了 一种三通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是,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在第一通孔处夹持在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壳体部分能够以预加应力的形式将密封件夹持在壳体部分之间,从而有利地防止了水和污染物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有利的是,密封件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主供电线和次供电线的外径,其中,主供电线或次供电线穿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绝缘壳体中。由于第二通孔直径相对较小,因此在穿入到导线时,导线的外表面会被第二通孔的壁紧密地包裹,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密封效果,有利地防止了水或其他污染物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一种线性光源由此实现,即该线性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子光源,其中,线性光源还包括多个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的主连接部分连接至主供电线,电连接器的次连接部分的一端连接至主连接部分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连接至子光源,其中子光源彼此并联连接。各个子光源分别通过相应的电连接器连接至主供电线,子光源通过电连接器从主供电线中取电,由此使得子光源不再作为向其下游的另外的子光源传输电能的通道。电连接器实质上将负载从主供电线路上分离出来,通过使用该电连接器能够使得在线性光源中的所有的子光源彼此并联地连接在主电路中,从而使得应用该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能够连接较多的子光源,而不增大主电路的电流。优选的是,子光源为LED光源,其中,每个LED光源中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并联连接的LED芯片。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和环保节能的优点。应该理解的是,如果没有其它特别注明,这里描述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结合。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不。图中不出: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线性光源的示意性电路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源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详细描述中,参考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其中,以例证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关于图,诸如“上”、“下”、“左”、“右”等方向性术语参考所描述的附图的方向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在许多不同方向上放置,所以方向术语仅用于说明,而没有任何限制的意思。应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结构或逻辑改变。所以,下面详细描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意思,并且本实用新型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分解示意图。从图中可见,该电连接器100包括主连接部分I,主连接部分I连接至主供电线A(参见图5和6),其中,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次连接部分2,其中次连接部分2的一端连接至主连接部分1,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B连接至负载。从图中进一步可见,主连接部分I包括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主零线连接部分12,次连接部分2包括次火线连接部分21和次零线连接部分22,其中次火线连接部分21电连接至主火线连接部分11,并且次零线连接部分22电连接至主零线连接部分12。在本实施例中,主连接部分I和次连接部分2设计为刚性的导电金属板。此外,为了避免主、次火线连接部分11,21与主、次零线连接部分12,22彼此之间导电接触,这些部分在空间上分层次布置,从而形成一种立体交织的结构。另外,从图2中可见,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主零线连接部分12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次火线连接部分21和次零线连接部分22彼此平行地延伸,其中,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次火线连接部分21以及主零线连接部分12和次零线连接部分22分别连接形成T型结构,或者说,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次火线连接部分21彼此以及主零线连接部分12和次零线连接部分22彼此之间正交地布置。然而,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次火线连接部分21彼此以及主零线连接部分12和次零线连接部分22彼此之间也可以不用正交地布置,其可以彼此之间呈以小于90度的夹角布置。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绝缘壳体3,主连接部分I和所述次连接部分2容纳在绝缘壳体3中。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3包括处于附图的上方的第一壳体部分31和下方的第二壳体部分32,其中第一壳体部分31与第二壳体部分32彼此扣合在一起并形成T型结构。这两个壳体部分31,32实际上分别为T型的半壳结构,在连接导线时,两个壳体部分31,32彼此分开,以方便进行导线连接,在导线连接完毕之后可以简单地将两个壳体部分扣合31,32在一起,从而获得完整的绝缘壳体3。另外,两个壳体部分31,32可通过卡扣连接结构结合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两个壳体部分焊接在一起,或者通过粘接材料将其粘接在一起。另外,在T型的绝缘壳体3的三个自由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33,主供电线A和次供电线B通过第一通孔33进入到绝缘壳体3中并分别与主连接部分I和次连接部分2导电连接。这种类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绝缘壳体3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三通结构。从图2中进一步可见,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密封件4,密封件4在第一通孔33处夹持在第一壳体部分31和第二壳体部分32之间。壳体部分31,32能够以预加应力的形式将密封件4夹持在壳体部分31,32之间,从而有利地防止了水和污染物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绝缘壳体3的内部。此外,密封件4具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的直径小于主供电线A和次供电线B的外径。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中,密封件4可以由硅树脂或者橡胶等材料制成。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截面图。从图中可见,第一壳体部分31和第二壳体部分32已经扣合在一起,并且将密封件4夹持在其之间。从图中可见,主供电线A或次供电线B穿过第二通孔41进入到绝缘壳体3中。由于第二通孔41直径相对较小,因此在穿入到导线时,导线的外表面会被第二通孔41的壁紧密地包裹,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密封效果,有利地防止了水或其他污染物进入到绝缘壳体3的内部。另外,在图3中可清晰地看到主连接部分I和次连接部分2的细节。在图3中以次连接部分2为例,构成次连接部分2的导电金属板在其端部区域弯折成U型,U型的端部区域形成容纳部C,次供电线B插入到相应的容纳部C中。另外,在导电金属板的自由末端形成朝向容纳部C的内部弯折的回形钩23,该回形钩23的末端切破次供电线B的绝缘包皮与次供电线B的金属线芯导电连接。为此无需再经过费力的焊接过程将导线电连接至导电金属板,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安装过程,同时由于回形钩23的末端是朝向容纳部C的内部弯折的,因此在无意中拉扯导线时也不会轻易地导致导线脱离与导电金属板的电连接。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仅仅描述了次连接部分2—侧的导电金属板的结构,然而,主连接部分I 一侧的导电金属板的结构与之一致,因此在此不再进一步描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中的电连接器100已经处于装配完毕的状态。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源200的示意图。在图中示出的线性光源200包括三个子光源5和三个电连接器100,其中电连接器100的主连接部分I连接至主供电线A,电连接器100的次连接部分2的一端连接至主连接部分I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B连接至子光源5,其中子光源5彼此并联连接。图中虽然仅仅示出了三个子光源5,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也可以设置更多个子光源5,这些子光源5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连接器100连接至主供电线A。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源200的电路图。图中仅仅示出了其中一个子光源5的具体电路。从图中可见,每个子光源5都设计成LED光源,其中每个LED光源5都包括多个LED芯片51,这些LED芯片彼此串联连接。从图中的电路图可知,在每个LED光源5的电路板上流过的电流应该为在该LED光源5的各个LED芯片51中流过的电流之和,而非线性光源200中的所有LED芯片中流过的电流之和。由此极大地降低了主电路中流过的电流值。而使得应用该电连接器的线性光源能够连接较多的子光源,而不增大主电路的电流。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考标号I 主连接部分11 主火线连接部分12 主零线连接部分2 次连接部分21 次火线连接部分22 次零线连接部分23 回形钩3 绝缘壳体31 第一壳体部分32 第二壳体部分33 第一通孔4 密封件41 第二通孔5 子光源、LED光源51 LED 芯片A 主供电线B 次供电线C 容纳部100 电连接器200线性光源。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线性光源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主连接部分(1),所述主连接部分(1)连接至主供电线(A),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次连接部分(2),其中所述次连接部分(2 )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连接部分(1),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B)连接至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部分(1)包括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主零线连接部分(12),所述次连接部分(2)包括次火线连接部分(21)和次零线连接部分(22),其中所述次火线连接部分(21)电连接至所述主火线连接部分(11),并且所述次零线连接部分(22 )电连接至所述主零线连接部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部分(I)和所述次连接部分(2)为刚性的导电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板分别在各自的端部区域弯折成U型,U型的所述端部区域分别形成容纳部(C),所述主供电线(A)或所述次供电线(B)插入到相应的所述容纳部(C)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板的自由末端形成朝向所述容纳部(C)的内部弯折的回形钩(23),所述回形钩(23)的末端切破所述主供电线(A)或所述次供电线(B)的绝缘包皮与所述主供电线(A)或所述次供电线(B)的金属线芯导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所述主零线连接部分(12 )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所述次火线连接部分(21)和所述次零线连接部分(22 )彼此平行地延伸,其中,所述主火线连接部分(11)和所述次火线连接部分(21)以及所述主零线连接部分(12)和所述次零线连接部分(22)分别连接形成T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绝缘壳体(3),所述主连接部分(1)和所述次连接部分(2)容纳在所述绝缘壳体(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3)包括第一壳体部分(31)和第二壳体部分(32),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1)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32)彼此扣合在一起并形成T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T型的所述绝缘壳体(3)的三个自由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33),所述主供电线(A)和所述次供电线(B)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3)进入到所述绝缘壳体(3)中并分别与所述主连接部分(I)和所述次连接部分(2)导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密封件(4 ),所述密封件(4 )在所述第一通孔(33 )处夹持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1)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3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具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41)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供电线(A)和所述次供电线(B)的外径,其中,所述主供电线(A)或所述次供电线(B)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到所述绝缘壳体(3)中。
12.—种线性光源(200),包括多个子光源(5),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光源(200)还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主连接部分(1)连接至主供电线(A),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次连接部分(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连接部分(1)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B)连接至所述子光源(5),其中所述子光源(5)彼此并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性光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光源(5)为LED光源(5),其中,每个所述LED光源(5)中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并联连接的LED芯片(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性光源(200)的电连接器(100)以及一种具有该连接器的线性光源(200),其中该电连接器(100)包括主连接部分(1),所述主连接部分(1)连接至主供电线(A),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次连接部分(2),其中所述次连接部分(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连接部分(1),并且另一端通过次供电线(B)连接至负载。
文档编号F21V23/06GK203014125SQ20122059102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林爱民, 杨灿邦, 何玉宝, 丁伯武 申请人:欧司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