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锯坯料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2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锯坯料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加工装置。主要用于制锯厂下木锯、切管锯、无齿锯、镶齿锯片等圆形坯料。
目前制锯行业普遍采用多次冲裁法下圆锯坯料。这种方法效率很低,质量较差,原材料利用率低,工作环境恶劣(冲裁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噪音和振动),劳动强度大,且加工范围具有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采用划削方法下料的装置,用划削下料方式解决上述多次冲裁法下料时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圆形板材下料装置。它由带中心定位轴承(7)的磁力工作台(6)和带有刀杆(1)、刀架(3)、划刀(4)、顶刀螺栓(5)、斜铁(2)的刀具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刀杆(1)的上端是莫氏锥体,中部加工有螺纹,下部为轴杆。
通过刀杆中部的螺纹安装刀架(3),刀架为长方体,两端方孔安装划刀(4)。划刀共两把。用顶刀螺栓(5)来调节和紧定划刀。划刀上钎焊硬质合金刀头。其材质应根据所加工的板材来选择。
磁力工作台(6)靠磁力装夹工件,其上有让刀槽,防止切削终了时打刀。磁力工作台中心装有定位轴承(7)。
本装置需与摇臂钻床配合使用,下料的板材上加工工艺孔。磁力工作台安装在摇臂钻方形工作台上。刀杆锥体部分插入摇臂钻床钻杆的锥孔内,然后打上斜铁(2)。防止刀具因振动脱落。工作时,刀杆的轴杆部分通过板材上的工艺孔插入定位轴承(7)中,用来定位和增强刀杆刚度。磁力工作台可以装夹直径φ100-φ800毫米范围内所有规格的坯料。改变加工坯料的规格时,应更换刀架(3),基本尺寸的公差范围靠顶刀螺栓(5)来调整。
本实用新型与制锯行业现有的多次冲裁下料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效率高。多次冲裁法每班下料200件,采用本装置可达1000件,提高工效5倍。多次冲裁法操作时需6人,本装置操作时只需两人。
2、质量好。多次冲裁法加工的坯料产生很大的飞边毛刺。工件翘曲度平均为3毫米。直径的公差范围只能控制在4毫米~10毫米之间。且加工后产生内应力,热处理时易产生裂纹、翘曲等缺陷,造成废品。
本装置加工后的坯料翘曲度≤原板材翘曲度,无飞边毛刺,直径公差范围可控制在0.05毫米~0.10毫米之间,不产生内应力,从而保证了坯料的质量。
3、节约原材料。由于提高了成品率和减小了加工余量,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10%左右。
4、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由于改冲裁为划削,可降低噪音15分贝左右,并消除了冲床的振动。由工人转动钢板冲裁改为操纵机床切削,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5、下料范围广。多次冲裁法对于直径小于200毫米的坯料。由于迴转半径太小,不能加工。本装置可以加工直径φ100毫米~φ800毫米范围内的各种碳钢、高锰钢、工具钢等板材。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刀杆 2、斜铁 3、刀架 4、划刀5、顶刀螺栓 6、磁力工作台 7、定位轴承 8、工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形板材下料装置,安装在摇臂钻床上使用,采用划削方式下料。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有一个安装在摇臂钻床钻杆上用于划削的刀具部分和一安装在摇臂钻床方形工作台上用于装夹工件的磁力工作台。刀具部分与摇臂钻床钻杆配合处有斜铁(2),刀具部分位于磁力工作台(6)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刀具部分由安装在摇臂钻床钻杆内的刀杆(1)、用螺纹安装在刀杆(1)上的刀架(3)、用顶刀螺栓(5)来调节和紧定的划刀(4)组成。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磁力工作台(6)靠磁力装夹工件(8),工作台中心装有定位轴承(7)。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加工装置,主要用于制锯厂下木锯、切管锯、无齿锯和镶齿锯片等圆形锯片的坯料。其结构由刀具和磁力工作台两部分组成。本装置安装在摇臂钻上使用。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划削方式下料。下料直径范围100毫米-800毫米,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原材料利用率高、加工范围广等特点。并消除了振动,降低了噪音,减轻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1D28/02GK87202532SQ87202532
公开日1988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7日
发明者于世明 申请人:于世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