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自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24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床自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通车床自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床加工工件过程中需要钻孔时,一般是将钻头装在尾座套筒内,使用锁紧手柄将尾座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开动机床用手转动尾座上的手轮进给钻孔,这样由于用力不均匀,钻头在钻孔时不是匀速,很容易冲击工件而造成工件损坏或钻头崩刃、折断,加工成品的内孔超差等问题,同时也消耗大量的体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车床加工工件过程中需要钻孔时,一般是将钻头装在尾座套筒内,使用锁紧手柄将尾座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开动机床用手转动尾座上的手轮进给钻孔,这样由于用力不均匀,钻头在钻孔时不是匀速,很容易冲击工件而造成工件损坏或钻头崩刃、折断,加工成品的内孔超差等问题,同时也消耗大量的体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进给箱上的刀架、设置在车床上的尾座和安装在尾座上的定位套筒,在刀架上安装有定位车刀,在尾座上安装有定位套筒,定位车刀与定位套筒连接在一起。定位车刀的一端为四方并与刀架相连,另一端为圆柱与定位套筒相连。定位套筒为莫氏锥度套筒,定位套筒通过其上的一圆孔与定位车刀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该自动钻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定位车刀可以用废弃的车刀改造,定位套筒在莫式锥度套筒上钻一定位圆孔即可使用。该装置实现了自动钻孔、连续切削、均匀进给,它不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劳动生产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车床上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套筒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车刀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车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进给箱1上的刀架2、设置在车床上的尾座6和安装在尾座6上的定位套筒5,在刀架2上安装有定位车刀4,在尾座6上安装有定位套筒5,定位车刀4与定位套筒5连接在一起。定位车刀4的一端为四方并与刀架2相连,另一端为圆柱与定位套筒5相连。定位套筒5为莫氏锥度套筒,定位套筒5通过其上的一圆孔与定位车刀4相连。
在图3、4中,4为定位车刀,它的一端为四方与刀架2相连,另一端为圆柱与定位套筒5相连。在图2中,5为定位套筒,该定位套筒5为莫氏锥度套筒,套筒上有一定位圆孔与定位车刀4相连。在图1中,定位车刀4和定位套筒5分别安装在车床3上。定位车刀4安装在刀架2上,定位套筒5安装在尾座6上,这样就实现了进给箱1和尾座6的连接,该自动钻孔装置也应运而生,它包括刀架2、尾座6、定位套筒5和定位车刀4,定位车刀4安装在车床刀架2上,定位套筒5安装在车床尾座6上。钻孔时打上自动车床就可以自动进给,实现了自动钻孔、连续切削、均匀进给,它不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劳动生产率。
权利要求1.一种车床自动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进给箱(1)上的刀架(2)、设置在车床上的尾座(6)和安装在尾座(6)上的定位套筒(5),其特征在于在刀架(2)上安装有定位车刀(4),在尾座(6)上安装有定位套筒(5),定位车刀(4)与定位套筒(5)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自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车刀(4)的一端为四方并与刀架(2)相连,另一端为圆柱与定位套筒(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自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套筒(5)为莫氏锥度套筒,定位套筒(5)通过其上的一圆孔与定位车刀(4)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车床自动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进给箱上的刀架、设置在车床上的尾座和安装在尾座上的定位套筒,在刀架上安装有定位车刀,在尾座上安装有定位套筒,定位车刀与定位套筒连接在一起,定位车刀的一端为四方并与刀架相连,另一端为圆柱与定位套筒相连,定位套筒为莫氏锥度套筒,定位套筒通过其上的一圆孔与定位车刀相连,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自动钻孔、连续切削、均匀进给、劳动强度低、加工精度和劳动生产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23B43/02GK2759654SQ20042007538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4日
发明者李自怀, 房继林, 王爱东, 焦占朝, 徐志伟, 邢敏 申请人: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