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723阅读:1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轧钢连轧系统中用于轧制棒材的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 在棒材轧制过程中使用的滚动扭转导卫导辊轴距离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钢设备中导卫装置是必用设备,而滚动扭转导卫装置是其中常用的。对 于滚动扭转导卫而言,两扭转导辊轴之间距离的调整的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到 轧制过程是否顺利。当今常见的滚动扭转导卫导辊轴是偏心轴,轴端带一直径较 大的圆盘,其上沿圓形分布有若干按规律排列的腰形孔。调整时,将轴转动到某 个位置后,用螺钉穿过腰形孔将导辊轴定位。由于两导辊轴是各自独立调节的, 导致调整时费时费力,调整范围小且同步性、对称性差,又由于导辊轴的偏心是 用螺钉来定位的,因零部件频繁受到沖击力的作用,导致定位螺钉经常出现松动, 致使两导辊轴相对于轧制中心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导卫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也易出现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便于 将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的间距进行同步、对称、无级地调整,并能可靠的予以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滚动扭转导卫箱 体上的相互平行的上、下导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导辊轴同向端分别固 定连接有一个旋向相反的偏心斜齿轮,所述的箱体侧壁上安装有蜗杆,蜗杆两端 有旋向相反的螺紋,分别与上、下导辊轴端部的偏心斜齿轮啮合。
所述的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上有 一孔,孔内置有锁紧销,锁紧销中部有段圓弧面,其半径比蜗杆的半径稍大,且与蜗杆相配合,锁紧销伸出于箱体之外的部分为螺紋段,安装有一螺母,拧紧螺 母时将使得锁紧销的圓弧面紧紧抵住蜗杆,蜗杆被锁死。
在滚动扭转导卫的箱体上,有两个轴心平行的扭转导辊,导辊轴通过其中间 穿过,从而将扭转导辊连接于箱体上,同一端装有斜齿轮,在箱体的侧壁装有一 蜗杆,蜗杆的轴线与导辊轴呈垂直状态。蜗杆的两端有旋向相反的螺紋,分别与 一个偏心斜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导辊轴间的间距同步、对称、无级地调整,并能可靠的予 以锁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 一种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包括安装于 箱体3上的相互平行的上、下导辊轴4,其一端固定有偏心套5并安装于箱体3 上,经由导辊轴端的开槽螺母6予以固定,另一端套装有偏心斜齿轮2,偏心斜 齿轮2安装于导卫的箱体3中,箱体3侧壁内安装有蜗杆1,蜗杆1两端有旋向 相反的螺紋,分别与上、下导辊轴4端部的偏心斜齿轮2啮合。采用蜗杆——斜 齿轮4几构的形式,来实现的上、下导辊轴4间距的调整。当蜗杆l转动时两偏心 斜齿轮2会按相反的旋向同步发生转动,由于上、下导辊轴4安装在斜齿轮的偏 心孔内,从而实现上、下导辊轴4间距的调整。在箱体3上安装有一锁紧销7, 锁紧销7中部有段圆弧面,其半径比蜗杆l的半径稍大,且与蜗杆相配合,锁紧 销7伸出于箱体3的部分为螺紋段,安装有一螺母8,当拧紧此螺母时,会拉动 锁紧销7向外移动并紧紧压住蜗杆l,把蜗杆锁住,以防;^动。
权利要求1、一种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滚动扭转导卫箱体上的相互平行的上、下导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导辊轴同向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旋向相反的偏心斜齿轮,所述的箱体侧壁上安装有蜗杆,蜗杆两端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分别与上、下导辊轴端部的偏心斜齿轮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箱体上有一孔,孔内置有锁紧销,锁紧销中部有段圆弧面,其半径比蜗杆 的半径稍大,且与蜗杆相配合,锁紧销伸出于箱体之外的部分为螺紋段,安装有 一螺母,拧紧螺母时将使得锁紧销的圓弧面紧紧抵住蜗杆,蜗杆被锁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动扭转导卫的导辊轴间距的调整装置,包括有安装于箱体上的相互平行的上、下导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导辊轴同向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旋向相反的偏心斜齿轮,所述的箱体侧壁上安装有蜗杆,蜗杆两端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分别与上、下导辊轴端部的偏心斜齿轮啮合;所述的箱体上安装有锁紧销,锁紧销中部有段圆弧面,圆弧面的半径比蜗杆外圆的半径稍大,且与蜗杆相配合。锁紧销伸出于箱体的部分为螺纹段,安装有一螺母,螺母压在箱体上。转动蜗杆就可调整导辊轴的距离,其调整范围大,具有同步性、对称性以及无级调整的特点。调整好后,拧紧锁紧销的螺母,蜗杆被锁死,可防松动,自锁性好。
文档编号B21B39/34GK201179523SQ20082003401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4日
发明者刘希圣, 徐庆云, 曹文明 申请人:合肥东方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