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123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
技术背景-
轴承由于截面小,承载能力高,变形小,适用高负荷、高速运行、低振动和静音的场 合,同时该产品外圈有定位槽,适用于外圈定位作用,因而广泛应用于外圈定位各个高端 领域。目前通常仍然采用传统的加工设备,参见图l,这种加工设备存在的缺点是
套圈5'夹紧采用螺杆3'拉紧的方法。铣削前将要铣削的套圈5'装入定位圈r与 安装在支撑座6'上的定位板7'之间,用扳手将螺母2'拧紧后,开始铣削,铣削时间约 l分钟,铣完后铣刀8'刀杆9'退出,将螺母2'松开,卸下已铣套圈,再将待铣套圈装 上,拧紧螺母,此过程(称为辅助时间)也需要约1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1天(8小时) 实际能完成铣削套圈在450件左右,加工效率低;同时对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加 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的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包 括支承座、定位圈、拉杆和压板,定位圈安装在支承座上,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液压缸、 活塞、衬套,液压缸与活塞连接,活塞与衬套、拉杆配合,衬套安装在支承座上,套圈放 置定位圈和压板之间,拉杆套在支撑座和压板上,拉杆在活塞的作用下通过压板将套圈固 定。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套圈和一个隔垫,隔垫设置在两个套圈之间,以增加套圈端面 的摩擦阻力,提高套圈的切削承受力,防止套圈在铣削过程中端面打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液压缸带动拉杆进行套圈的拉紧松开,既提高 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图1是现有技术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工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包括液压缸l、活塞2、衬套3、 支承座4、定位圈5、拉杆7、隔垫8和压板9,液压缸1与活塞2连接,活塞2与衬套3、 拉杆7配合,衬套3、定位圈5安装在支承座4上,套圈6放置定位圈5和压板9之间,隔垫8设置在两个套圈6之间,拉杆7套在支撑座4和压板9上,拉杆7在活塞2的作用下 通过压板9将套圈7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时将二只套圈6 —起加工,采用了自动液压装 置带动拉杆7进行套圈6的拉紧松开,在二只套圈6中间加一只隔垫8,通过安装在刀杆 lO上的两个铣刀ll同时加工。同时,根据套圈6切削进给的速度、铣刀转速等综合因素计 算出切削力,再根据实际试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拉紧力,实际使用压力调节在3.5 4.0MPa 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是节省了套圈6装卸的辅助时间50%以上,提高 生产效率50%; 二是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包括支承座、定位圈、拉杆和压板,定位圈安装在支承座上,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液压缸、活塞、衬套,液压缸与活塞连接,活塞与衬套、拉杆配合,衬套安装在支承座上,套圈放置定位圈和压板之间,拉杆套在支撑座和压板上,拉杆在活塞的作用下通过压板将套圈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定位槽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套圈和一个隔垫,隔垫设置在两个套圈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定位槽加工装置,包括支承座、定位圈、拉杆和压板,定位圈安装在支承座上,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液压缸、活塞、衬套,液压缸与活塞连接,活塞与衬套、拉杆配合,衬套安装在支承座上,套圈放置定位圈和压板之间,拉杆套在支撑座和压板上,拉杆在活塞的作用下通过压板将套圈固定。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套圈和一个隔垫,隔垫设置在两个套圈之间,以增加套圈端面的摩擦阻力,提高套圈的切削承受力,防止套圈在铣削过程中端面打滑。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液压缸带动拉杆进行套圈的拉紧松开,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3C3/00GK201283442SQ20082016590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志华, 郑国胜, 马伟良 申请人: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