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17751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折弯机抗挠度装置结构的改进,以及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折弯机在加工时,由于机床刚性因素,所折弯的折角线会呈现两端“深”、中间“浅” 的情况。现有技术中,为此提出一种解决措施,如图4所示,设计了一种支撑下模的装置,包括上盖板、底座、拉杆8、若干个下斜楔7、以及若干个上斜楔9,通过一个很长的拉杆8将所有的上楔块9连接成一个整体,工作时由电机带动减速机,再由减速机的转动带动螺杆的旋转,螺杆旋转后就会使得上楔块9在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不同位置的楔块斜度不同,由于每组上楔块9顶面是平的,这样上楔块9移动后就会形成高度上的不一致,中间高些,而两边就低些,这样形成的曲线与实际的挠度曲线吻合程度不高,只能近似的相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与挠曲线形状更吻合的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的装置是设置在下模与机架工作台之间,它包括上盖板、底座、上楔块、下楔块和上楔块驱动装置;所述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保持面接触且朝向一致的斜面,所述若干斜面之最中间部位斜面的斜度大于其相邻两侧部位斜面的斜度、再逐个依次向两端方向递减;所述上楔块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楔块一端的端面上,使得驱动所述上楔块相对于下楔块运动时,上楔块的顶面向上凸起,且中间部位的凸起高度大于两端的凸起高度;所述上盖板设于所述上楔块顶面上。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截面为U形的加工夹具,所述上楔块和下楔块相对地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夹具的两内侧面上,对合面间留有小于圆柱形切削刀具的间隙;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所加工板材的厚度、折弯机吨位计算实际负载;2)、根据实际负载、工作台的长宽高,计算出下模的挠曲线方程;3)、根据挠曲线方程得出的变形曲线,设计所述刀具的走刀轨迹由中间点至任一端点按不少于五个所述斜面;上、下楔块在对合面面接触,且在上楔块轴向移动时,能使上楔块的顶面按所述变形曲线的形状反向凸起的要求形成走刀轨迹;4)、从一端走刀,至另一端制得。本发明的装置由上下两块整体式的楔块组成,每个位置斜面的斜度是根据滑块、 工作台立板有限元分析的挠度曲线设计而成。工作时由电机带动减速机,再由减速机的转动带动螺杆的旋转,螺杆旋转后就会使得上楔块在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楔块的不同位置的斜度不同,上楔块移动后就会形成一条与实际挠度相吻合的曲线。与传统的一组楔块加拉杆移动的结构相比,整体式机械补偿由于补偿点比传统式的多,而且补偿之后会产生整体的曲面,所以它的补偿曲线比较圆滑,和实际的工作台挠度变形的曲线能够很好的吻合,一致性好;还有整体式机械补偿整体的刚性比较好,能够承载比传统结构更大的负载。但是它的加工难度系数非常大,见上下整体楔块的加工示意图,通过固定的工装,将上、 下楔块固定起来然后用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系统编程软件模拟斜面尺寸要求编程走刀的路径,这样通过加工中心一次装夹,一次性走刀加工成形,从而保证其精度。本发明具有精度高、承载能力强、寿命更长等优点,对于折弯精度要求非常高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是底座,2是上盖板,3是上楔块,31是上楔块一斜面,32是上楔块二斜面,4 是下楔块,41是下楔块一斜面,42是下楔块二斜面,5是连接螺钉,6是驱动电机;图2是图1中I处局部放大中箭头线表示上楔块行进方向,H表示初始状态高度;图3是图2中上楔块行进后的状态参考中hi是接近外端处的高度,h2是接近中间部位的高度;图4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状态示意中7是下斜楔,8是上斜楔,9是拉杆;图5是本发明加工时装夹后的示意中10是刀具,11是夹具,12是固定螺钉。图6是图5的左视中双点化线表示的圆是刀具不同的位置,粗线为走刀轨迹;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求得的挠曲线8是根据挠曲线图形成的走刀轨迹图9是本发明工作状态参考图一图10是本发明工作状态参考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装置如图1、2、3所示,设置在下模与机架工作台之间,它包括上盖板2、 底座1、上楔块3、下楔块4和上楔块驱动装置(连接螺钉5、驱动电机6等);所述上楔块3 与下楔块4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保持面接触且朝向一致的斜面,所述若干斜面之最中间部位斜面(如图中上楔块二斜面32)的斜度大于其相邻两侧部位斜面的斜度、再逐个依次向两端方向递减;所述上楔块驱动装置通过连接螺钉5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楔块3 — 端的端面上,使得驱动所述上楔块3相对于下楔块4运动时,上楔块3的顶面向上凸起,且中间部位的凸起高度大于两端的凸起高度;所述上盖板2设于所述上楔块3的顶面上。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如图5-8所示,利用截面为U形的加工夹具11,所述上楔块3和下楔块4相对地分别通过固定螺钉12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夹具11的两内侧面上,对合面间留有小于圆柱形切削刀具10的间隙;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所加工板材的厚度、折弯机吨位计算实际负载;2)、根据实际负载、工作台的长宽高,计算出下模的挠曲线方程;
3)、根据挠曲线方程得出的变形曲线,设计所述刀具的走刀轨迹由中间点至任一端点按不少于五个所述斜面;上、下楔块在对合面面接触,且在上楔块轴向移动时,能使上楔块的顶面按所述变形曲线的形状反向凸起的要求形成走刀轨迹;4)、从一端走刀,至另一端制得。在具体制作时,计算中间部位上楔块二斜面32、下楔块二斜面42,以及其它斜面的斜度、长度比较重要,需充分考虑材料尺寸、刚度合理分配,以最大限度使各斜面分摊较为均勻的负载。两端处的上楔块一斜面31、下楔块一斜面41,相对于其它斜面的斜度优选负值,其好处是给予上楔块3相对于下楔块4有足够的下沉量,能使两者在维护、保养时有一定相互面面滑动的空间。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9、10所示,正常状态如图9,上楔块3、上盖板2的顶面为水平状态。工作前,驱动装置驱动上楔块3向图中右侧运动,上楔块3在不同斜度斜面作用下,整体向上凸起,两端略低于中准线。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设置在下模与机架工作台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盖板、底座、上楔块、下楔块和上楔块驱动装置;所述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保持面接触且朝向一致的斜面,所述若干斜面之最中间部位斜面的斜度大于其相邻两侧部位斜面的斜度、再逐个依次向两端方向递减;所述上楔块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楔块一端的端面上,使得驱动所述上楔块相对于下楔块运动时,上楔块的顶面向上凸起,且中间部位的凸起高度大于两端的凸起高度;所述上盖板设于所述上楔块顶面上。
2.—种加工权利要求1所述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截面为 U形的加工夹具,所述上楔块和下楔块相对地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夹具的两内侧面上, 对合面间留有小于圆柱形切削刀具的间隙;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所加工板材的厚度、折弯机吨位计算实际负载;2)、根据实际负载、工作台的长宽高,计算出下模的挠曲线方程;3)、根据挠曲线方程得出的变形曲线,设计所述刀具的走刀轨迹由中间点至任一端点按不少于五个所述斜面;上、下楔块在对合面面接触,且在上楔块轴向移动时,能使上楔块的顶面按所述变形曲线的形状反向凸起的要求形成走刀轨迹;4)、从一端走刀,至另一端制得。
全文摘要
一种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涉及与挠曲线形状更吻合的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的改进及其加工方法。设置在下模与机架工作台之间,它包括上盖板、底座、上楔块、下楔块和上楔块驱动装置;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保持面接触且朝向一致的斜面,若干斜面之最中间部位斜面的斜度大于其相邻两侧部位斜面的斜度、再逐个依次向两端方向递减;上楔块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上楔块一端的端面上,使得驱动上楔块相对于下楔块运动时,上楔块的顶面向上凸起,且中间部位的凸起高度大于两端的凸起高度;上盖板设于上楔块顶面上。本发明具有精度高、承载能力强、寿命更长等优点,对于折弯精度要求非常高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文档编号B21D5/06GK102172681SQ20101062322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乔根荣, 冷志斌, 刘冲, 吉露, 孔飞, 曹光荣, 谈传明 申请人: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