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04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转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具体是涉及一种回转工作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回转工作台,由普通伺服电机经多极减速后再经过蜗轮、蜗杆传动驱动 回转台做回转运动。由于经过一连串的机械传动和联接,必定会造成机械磨损,存在反 向间隙、弹性变形、大负荷时刚性较差等诸多弊端,无法满足高精高速加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高精、高速无齿轮,蜗轮蜗杆传动的回转 工作台,用于克服上述所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包括带转轴的台面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直驱电机定子、直驱电机 转子、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驱电机转子直接与台面相连接,台面的转轴上 设有角度编码器;所述的壳体内孔与直驱电机转子外径之间安装有液压夹紧机构,液压 夹紧机构为一弹性筒体状压紧套直接套装在直驱电机转子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奏,具有高加速、高动态响应,转台或回转机构无反向间 隙、无磨损,长期使用精度保持性完好,可任意连续、间歇旋转、任意角度定位分度, 定位时液压夹紧力矩大,还可根据不同的工况在旋转时施加一定大小的力矩提高系统刚 性,满足高精度条件下的各种要求。本实用新型不只限于回转工作台的制造,可以引伸和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如螺纹、齿轮加工机床主轴、动力头、分度头、立车回转工作台、专机主轴动力头 等,都可采用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直驱电机定子7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直驱电机定子7的俯视图。图中1、台面,2、转盘轴承,3、直驱电机转子,4、转轴,5、液压夹紧机 构,6、壳体,7、直驱电机定子,8、角度编码器,9、定子轴,10、凸台,11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带转轴4的台面1和壳体6,壳体6内设有直驱电机定子7、 直驱电机转子3、转盘轴承2。直驱电机转子3与转盘轴承2内圆、台面1通过螺栓联结 在一起。台面1的转轴4上设有角度编码器8。转盘轴承2的外圈固定在轴承座上,轴 承座通过螺栓紧固在壳体6上;壳体6内孔与直驱电机转子3外径之间安装有液压夹紧机 构5,该液压夹紧机构5为一弹性筒体状压紧套直接套装在直驱电机转子3上。[0012]直驱电机定子7压装在带冷却槽的定子轴9上,回转工作台中的直驱电机为了 削弱定子齿谐波磁场、降低电机的振动及噪音,获得较高的动态响应以及良好的启动性 能,将直驱电机定子7设计成斜槽结构。直驱电机定子7冲片内孔中设计一凸台10。在 直驱电机定子7定子轴上开有一螺旋槽11,定子叠片时将一定数量的叠片在一个具有螺 旋槽的定位工装中定位。在最终的定子装配时,用压力机把叠好的定子铁心压入定子轴 上,完成叠压过程。压装好的定子铁芯与带冷却槽的定子轴9固定在壳体6上,定子轴 上冷却水接口与壳体6上冷却水接口相接并通过壳体6内部的管路与外部管道相通。当直驱电机驱动时,直驱电机转子3,直驱电机定子7直接带动台面1转动,回 转的角度、速度可由角度编码器8反馈信息,由伺服驱动单元控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 不同的使用工况、完成等速回转、不等速回转、分度动作等功能,并可作为电子齿轮使 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回转工作台,包括带转轴(4)的台面(1)和壳体(6),壳体(6)内设有直驱 电机定子(7)、直驱电机转子(3)、转盘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驱电机转子(3) 直接与台面(1)相连接,台面(1)的转轴(4)上设有角度编码器(8);所述的壳体(6)内 孔与直驱电机转子(3)外径之间安装有液压夹紧机构(5),液压夹紧机构(5)为一弹性筒 体状压紧套直接套装在直驱电机转子(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工作台,包括带转轴的台面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直驱电机定子、直驱电机转子、转盘轴承,其所述的直驱电机转子直接与台面相连接,台面的转轴上设有角度编码器,壳体内孔与直驱电机转子外径之间安装有液压夹紧机构,液压夹紧机构为一弹性筒体状压紧套直接套装在直驱电机转子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奏,具有高加速、高动态响应,转台或回转机构无反向间隙、无磨损,长期使用精度保持性完好,可任意连续、间歇旋转、任意角度定位分度,定位时液压夹紧力矩大,还可根据不同的工况在旋转时施加一定大小的力矩提高系统刚性,满足高精度条件下的各种要求。
文档编号B23Q1/26GK201792207SQ2010205300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曹阳, 陈五亮 申请人:株洲卓越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