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压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53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曲轴压齿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装配工装,特别是一种曲轴压齿工装。
技术背景曲轴由两外侧基轴与中间偏心轴通过两个配重扇形板连体而成,铸钢成型后只对基轴、偏心轴进行机加工,扇形板一般不加工或少量加工。曲轴加工后需在一个基轴凸台上压装一个厚度很薄的薄齿轮。现有技术中该道工序使用的工装是一个压套及一个卡位台,压套形状为带有盲盖的管状体,压套中心盲孔直径大于基轴最大外径,中心盲孔长度大于基轴轴向长度;卡位台为一个面板、两个纵向板、一个底板用若干螺栓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面板一侧开设有U形槽,U形槽槽宽大于偏心轴直径,面板与底板间距大于下基轴轴向长度,面板厚度小于两凸轮盘相邻平面间距。压合时将卡位台放在压力机工作台上,曲轴的基轴在前、偏心轴在后将偏心轴从卡位台U形槽套入到U形槽槽底,将上扇形板下表面放在面板上表面上,而后在上基轴上套入薄齿轮、压套,启动压力机压套将齿轮压入上基轴对应轴体。由于扇形板下表面不加工或少量加工,为铸造时脱模方便,工艺设计上此面有拔模斜度,其与面板的接触点也是非规则的,因此上基轴此时的位置一般而言其轴心线是无规律的带有倾斜度。而齿轮是很薄的,因此压套下压时常发生齿轮轴心线与上基轴轴心线偏摆,而且固定后无法纠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曲轴压齿工装。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压套及卡位台,其特征在于卡位台的面板位于沿U形槽中心线槽底一侧钻有通孔,该通孔轴心线与U形槽底顶部间距等于曲轴的基轴中心线与偏心轴圆周面最小空间平行间距,在该通孔上放置一个定位钢球,定位钢球顶部与面板下表面间距小于两扇形板相邻平面间距;在压套顶部中心位置钻一小沉孔放置一个传力钢球,钢球顶高于压套顶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设两个钢球使压力均勻分布在齿轮端面上,齿轮压合不产生侧向力,套合精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位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套1及卡位台,其特征在于卡位台5的面板2位于沿U形槽中心线槽底一侧钻有通孔,该通孔轴心线与U形槽底顶部间距等于曲轴7的基轴中心线与偏心轴圆周面最小空间平行间距,在该通孔上放置一个定位钢球4,定位钢球4顶部与面板2 下表面间距小于两扇形板相邻平面间距;在压套1顶部中心位置钻一小沉孔放置一个传力钢球3,钢球顶高于压套1顶面。 压合时将曲轴7套入卡位台,定位钢球4顶在上扇形板下表面一个点位实施点接触,这个点位基本处于基轴轴心线上,将齿轮、压套1套入曲轴7上基轴上,启动压力机,使压力在压套1上的传力钢球3与卡位台5上的定位钢球4之间传递,使压力均勻分布在齿轮端面上,确保了齿轮压合不偏斜、精确到位。
权利要求1. 一种曲轴压齿工装,包括压套(1)及卡位台,其特征在于卡位台( 的面板(2)位于沿U形槽中心线槽底一侧钻有通孔,该通孔轴心线与U形槽底顶部间距等于曲轴(7)的基轴中心线与偏心轴圆周面最小空间平行间距,在该通孔上放置一个定位钢球,定位钢球(4)顶部与面板( 下表面间距小于两扇形板相邻平面间距;在压套(1)顶部中心位置钻一小沉孔放置一个传力钢球(3),钢球顶高于压套(1)顶面。
专利摘要一种曲轴压齿工装,涉及曲轴装配工装。包括压套及卡位台,其特征在于卡位台的面板位于沿U形槽中心线槽底一侧钻有通孔,该通孔轴心线与U形槽底顶部间距等于曲轴的基轴中心线与偏心轴圆周面最小空间平行间距,在该通孔上放置一个定位钢球,定位钢球顶部与面板下表面间距小于两扇形板相邻平面间距;在压套顶部中心位置钻一小沉孔放置一个传力钢球,钢球顶高于压套顶面。优点在于增设两个钢球使压力均匀分布在齿轮端面上,齿轮压合不产生侧向力,套合精确。
文档编号B23P19/02GK201950442SQ20112004333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廖永周 申请人:永安市金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