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869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类零件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供双端面铣打机使用的轴向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铣端面打中心孔加工采用的定位方式是单凸轮单面定位,即将定位凸轮的端面靠紧在一个固定的定位块上,夹紧工件后铣削头根据编程进刀量完成加工。每次加工,铣削头均走到固定的位置。这样的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铸造或锻造凸轮轴毛坯件的尺寸及形状误差较大,且毛坯在高温成形后的冷却过程中,凸轮轴各部位一般是两端向凸轮轴轴向中心收缩,从而造成每个毛坯件部位尺寸均有一定变化,一致性较差;②凸轮或轴颈的宽度因每次坯件成形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不同、不同模具变差等因素也呈现变差;③手工靠顶夹紧的方式也存在未靠紧的风险。由以上种种原因引起的坯件不稳定也是单面单点定位无法保证其在加工机床上的位置准确、稳定的主要原因。这样在加工完成后,铣削端面与各凸轮及轴颈等部位间的尺寸也呈现出不稳定的变化。 在人们对汽车发动机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单面单点定位生产出的凸轮轴越来越不能满足汽车发动机生产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可靠的,而且减少坯件本身轴向变差带来影响的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包括机床床身、左铣削和右铣削,在机床床身上设有基座,基座的下表面设有气动旋转杠,气动旋转杠的旋转轴穿过基座上间隙配合的定位孔联接一中心齿,中心齿分别齿条配合联接安装在基座定位滑槽内的左端同步推头和右端同步推头。[0005]作为优选,所述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床身工作台面上。[0006]作为优选,所述气动旋转杠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基座上。[0007]本工装中,气动旋转杠通过气压驱动,推动旋转轴,并带动联接的中心齿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中心齿通过齿轮齿条配合带动两侧的左、右同步推头同时向内或向外侧沿定位槽方向滑动,使两推头同时顶在工件两个相对的轴向定位面上。[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动旋转杠为可买到的市售商品,其余机座、齿轮、齿条制造简单,成本较低。整个工装使用气动驱动,构件少,结构简单, 使用可靠,维护方便。同时使用气动旋转杠推动,避免了人为定位夹紧带来的变差。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图1中S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2]参见图1、图2,一种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基座6整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床身3的工作台面上,气动旋转杠5外壳固定在基座6上,气动旋转杠5的传动芯轴穿过基座 6上的定位孔与中心齿4联接,可带动中心齿4正向或反向旋转,中心齿4分别齿条配合联接安装在基座6定位滑槽内的左端同步推头1和右端同步推头2,中心齿4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带动左端同步推头1及右端同步推头2,使两个同步推头同时伸出,直到两推头同时接触定位凸轮A和B的定位面,使两同步推头向外动作受到约束,达到将凸轮轴轴向定位的目的。此时,凸轮轴定位点位于定位凸轮A和B轴向距离的中点(即最接近坯件的中心C),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了凸轮轴轴向单面定位方式受坯件部位尺寸同时涨缩、部位宽度不一致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定位不准。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包括机床床身(3)、左铣削和右铣削,其特征在于 在机床床身(3 )上设有基座(6 ),基座(6 )的下表面设有气动旋转杠(5 ),气动旋转杠(5 )的旋转轴穿过基座(6)上间隙配合的定位孔联接一中心齿(4),中心齿(4)分别齿条配合联接安装在基座(6 )定位滑槽内的左端同步推头(1)和右端同步推头(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床身(3)工作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旋转杠(5) 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基座(6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铣端面双面定位工装,包括机床床身、左铣削和右铣削,在机床床身上设有基座,基座的下表面设有气动旋转杠,气动旋转杠的旋转轴穿过基座上间隙配合的定位孔联接一中心齿,中心齿分别齿条配合联接安装在基座定位滑槽内的左端同步推头和右端同步推头。本实用新型气动旋转杠为可买到的市售商品,其余机座、齿轮、齿条制造简单,成本较低。整个工装使用气动驱动,构件少,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维护方便。同时使用气动旋转杠推动,避免了人为定位夹紧带来的变差。
文档编号B23Q3/18GK202240643SQ20112032872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彭凯, 李志翮 申请人: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