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19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造焊装装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焊装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种焊装夹具,包括一只导杆气缸和一只压紧气缸,采用导杆气缸控制夹具的支撑臂及与支撑臂连接的支撑块水平运动靠近工件,同时由压紧气缸控制压紧臂旋转运动带动压紧块旋转靠近工件,支撑块和压紧块压向工件上的对应位置,共同实现对工件支撑夹紧。该焊装夹具需要两个气缸实现支撑夹紧功能,不足之处是两个气缸分别控制支撑块和夹紧块,需要更大的操作空间,影响焊钳操作;也提高了夹具的制作成本。现有的另一种改进后的焊装夹具,采用了单只气缸设计,气缸控制压紧臂和与压紧臂连接的压紧块,而支撑臂与气缸固定连接,压紧块在气缸推动下靠近工件时,支撑块位于压紧块压向工件位置的对应位置上静止不动,由压紧块单方面压向工件,松开工件时,也是压紧块在气缸控制下离开工件,支撑块不受控制静止不动,不足之处是支撑块为固定式,工件取放时容易发生工件与支撑块之间的触碰和摩擦,造成对工件的磨损,甚至使工件变形,同时也造成对支撑块的磨损,影响支撑块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焊接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053933A,授权公告日2007年10月17日,公开了一种柔性可重构的汽车焊装夹具,包括基台、夹紧机构和独立主定位机构,不足之处是夹具的结构非常复杂,夹紧机构中也只有压紧块可动,直接接触工件的支撑块不能控制运动,工件取放时容易磨损支撑块和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焊装夹具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或者支撑块固定不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支撑块和压紧块可以联动的焊装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装夹具,包括气缸、支撑块、压紧块和压紧臂,本焊接夹具还设有连动杆和固定在气缸上的推动板,支撑块固定在该推动板上,压紧臂的一端与压紧块固定连接,压紧臂的另一端与气缸铰接,连动杆一端与推动板铰接,连动杆另一端与压紧臂的中部铰接。支撑块固定在推动板上,气缸工作时,支撑块就会随着推动板移动,同时,推动板通过连动杆,推拉压紧臂中部,使压紧臂作围绕与气缸体铰接处旋转,通过一只气缸的工作带动支撑块平移和压紧块旋转,该机构结构简单,实现了取放工件时支撑块和压紧块同时离开工件,防止工件与支撑块、压紧块之间的磨损,保证焊接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这个机构也可作为一个模块用于其它工序的夹具。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压紧臂的尾端与第一固定板铰接。该设置可以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便于简化生产加工工艺。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臂的尾端设有U型叉口,U型叉口与第一固定板铰接。U型叉口的设置,使第一固定板和压紧臂位于同一平面,使第一固定板对压紧臂的支撑更平稳。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臂包括第一臂、以及与第一臂垂直的第二臂,所述U型叉口位于第二臂的端部,压紧块位于第一臂的外端,所述U型叉口与第二臂之间具有朝向压紧块的夹角。夹角的设置,有利于加大压紧臂与压紧块之间的空位,防止工件碰擦压紧臂及支撑臂。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板上设有立柱,所述连动杆与该立柱铰接。立柱的设置,增大连动杆的活动空间,设计更灵活,实现更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连动杆包括相对压紧臂前后对称的前连动板和后连动板,前、后连动板、夹接压紧臂和立柱。对称的连动杆的设置,使立柱和压紧臂位于同一平面,立柱通过连动杆拉动压紧臂,使压紧臂旋转更平稳,提高压紧块定位的准确度。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为双导杆气缸,气缸设有活塞杆,所述推动板固定在活塞杆的端部。活塞杆端部固定推动板,使活塞杆的活动更平稳,也为整个焊装夹具的设置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气缸的导杆底部连接限位杆,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用于限位杆穿过的孔,限位杆外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第二固定板外侧。通过限位块顶接第二固定板,可以起到稳定导杆的作用,同时,通过调整限位杆的长度可以控制气缸的运动行程。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板设有水平板和与该水平板垂直的支撑臂,所述支撑块连接在该支撑臂上。垂直设计可以加强支撑臂及推动板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利于支撑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与支撑臂之间,压紧块和压紧臂之间均设有调整垫片。不同的工件,支撑压紧部位的厚度有差异,增加调整垫片,使该夹具更有通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支撑块和压紧块联动,防止磨损支撑块、压紧块和工件,保证焊接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2)结构简单,便于模块化,扩大适用范围,并节约制造成本;(3)占用空间小,便于操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闲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叉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焊装夹具,包括气缸I、支撑块2、压紧块4和压紧臂 5,本焊接夹具还设有连动杆9和固定在气缸I上的推动板6,支撑块2固定连接在推动板6 上,压紧臂5的一端与压紧块4固定连接,压紧臂5的另一端与气缸I铰接,连动杆9 一端与推动板6铰接,连动杆9另一端与压紧臂5的中部铰接。所述推动板6上设有立柱8,所述连动杆9与该立柱8铰接。所述气缸I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压紧臂5的尾端与第一固定板7铰接。所述压紧臂5的尾端设有U型叉口 50,U型叉口 50与第一固定板7铰接。所述压紧臂5包括第一臂53、以及与第一臂53垂直的第二臂54,所述U型叉口 50位于第二臂54的端部,压紧块4位于第一臂53的外端,所述U型叉口 50与第二臂54之间具有朝向压紧块4的夹角。所述压紧臂5、立柱8和连动杆9均为板状,所述连动杆9包括相对压紧臂5前后对称的前连动板91和后连动板92,前、后连动板91、92夹接压紧臂5和立柱8。 所述气缸I为双导杆气缸,气缸I设有活塞杆15,所述推动板6固定在活塞杆15的端部。 气缸I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10,气缸I的导杆底部连接限位杆11,第二固定板10上设有用于限位杆11穿过的孔,限位杆11外端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位于第二固定板10外侧。 推动板6设有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的支撑臂3,所述支撑块2固定连接在支撑臂3上,且支撑臂3为板状结构,支撑臂3位于推动板6边沿。所述支撑块2与支撑臂3之间,压紧块 4和压紧臂5之间均设有调整垫片13。压紧臂5与第一固定板7、压紧臂5与连动杆9、立柱8与连动杆9之间的铰接轴均为沉头螺栓14。沉头螺栓14中段光滑,减少摩擦阻力,也可以通过提高螺杆的加工精度,来提高铰接的精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螺帽和沉头螺栓14 之间的距尚,提闻绞接的稳定性,以利于提闻该机构定位精度,保证焊接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7为L型,L型底端与气缸I固定连接,L型上端位于气缸 I 一侧,L型上端与U型叉口 50通过沉头螺栓14连接。如图4所示,U型叉口 50包括顶面板51和两侧面板52,顶面板51连接压紧臂5,两侧面板52与第一固定板7铰接,第一固定板7位于两侧面板52之间。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杆11为长杆螺杆,长杆螺杆与气缸导杆连接处螺栓连接,限位块12为直径大于第二固定板10上孔径的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与长杆螺杆伸出第二固定板10的另一端螺栓连接,紧固螺母与长杆螺栓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本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气缸I为本焊装夹具夹紧的动力源,在气缸I的活塞杆 15及导杆的顶部有顶板,在顶板上固定推动板6,推动板6上纵向侧边设有支撑臂3,横向侧边一侧设有立柱8,支撑臂3、立柱8与推动板6为一体结构。支撑臂3 —端与推动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整垫片13、支撑块2连接。在气缸I的缸体上通过螺栓连接有L型的第一固定板7。压紧臂5的第一臂53连接调整垫片13和压紧块4,压紧臂5的第二臂54连接U型叉口 50,U型叉口 50通过沉头螺栓14与第一固定块7的上端铰接。压紧臂5的中部通过沉头螺栓14连接连动杆9,连动杆9再通过沉头螺栓14连接立柱8。如图2、图3所示,气缸I开始工作,活塞杆15伸出气缸体,活塞杆15推动推动板 6向工件方向移动,同时,与推动板6固定连接的支撑臂3和立柱8也向工件方向移动,支撑块2位移靠近待加工工件,同时,压紧臂5的U型叉口 50与第一固定板7连接,不会产生位移,而压紧臂5中部受到立柱8推动的连动杆9的推力,压紧臂5以U型叉口 50上的沉头螺栓14为中心轴旋转,压紧块4靠近加工工件;当推动板6位移到设定的位置时,限位块 12顶接第二固定板10,活塞杆15停止推动,支撑块2和压紧块4同时压紧加工工件,工件被夹紧。当工件的加工完成后,控制系统控制气缸1,气缸I的活塞杆15反方向位移退回气缸体,推动板6及推动板6上的立柱8和支撑臂3也反方向位移,支撑块2随支撑臂3移动离开加工工件,同时,压紧臂5中部受连动杆9传递的来自立柱8的拉力,压紧臂5以U型叉口 50上的沉头螺栓14为中心轴向反方向旋转,压紧块4离开加工工件,支撑块2和压紧块4同时离开工件。工件在无触碰的状态下与焊装夹具分开。该焊装夹具可以通过调整位于导杆底部和限位块12之间的限位杆11的长度,来控制支撑夹紧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13,来适应不同厚度加工工件。
权利要求1.一种焊装夹具,包括气缸(I)、支撑块(2)、压紧块(4)和压紧臂(5),其特征是,本焊接夹具还设有连动杆(9)和固定在气缸(I)上的推动板¢),支撑块(2)固定在该推动板(6)上,压紧臂(5)的一端与压紧块(4)固定连接,压紧臂(5)的另一端与气缸(I)铰接,连动杆(9) 一端与推动板(6)铰接,连动杆(9)另一端与压紧臂(5)的中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气缸(I)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7),所述压紧臂(5)的尾端与第一固定板(7)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压紧臂(5)的尾端设有U型叉口 (50),U型叉口(50)与第一固定板(7)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压紧臂(5)包括第一臂(53)、以及与第一臂(53)垂直的第二臂(54),所述U型叉口(50)位于第二臂(54)的端部,压紧块(4)位于第一臂(53)的外端,所述U型叉口(50)与第二臂(54)之间具有朝向压紧块(4) 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推动板(6)上设有立柱(8),所述连动杆(9)与该立柱(8)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连动杆(9)包括相对压紧臂(5) 前后对称的前连动板(91)和后连动板(92),前、后连动板(91、92)夹接压紧臂(5)和立柱 ⑶。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气缸(I)为双导杆气缸,气缸(I)设有活塞杆(15),所述推动板(6)固定在活塞杆(15)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气缸(I)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10),气缸⑴的导杆底部连接限位杆(11),第二固定板(10)上设有用于限位杆(11)穿过的孔,限位杆(11)外端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位于第二固定板(10) 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推动板(6)设有水平板和与该水平板垂直的支撑臂(3),所述支撑块(2)连接在该支撑臂(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9所述的焊装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2)与支撑臂(3)之间,压紧块(4)和压紧臂(5)之间均设有调整垫片(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装夹具,包括气缸、支撑块、压紧块和压紧臂,本焊接夹具还设有连动杆和固定在气缸上的推动板,支撑块固定在该推动板上,压紧臂的一端与压紧块固定连接,压紧臂的另一端与气缸铰接,连动杆一端与推动板铰接,连动杆另一端与压紧臂的中部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块和压紧块联动,防止磨损支撑块、压紧块和工件,保证焊接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构简单,便于模块化,扩大适用范围,并节约制造成本;占用空间小,便于操作。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291956SQ2011203543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回金楷, 张荣生, 施光荣, 赵福全, 韦兴民, 魏加党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