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140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立式轧机辊型的改进,特别是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热连轧轧制技术中应用到立辊轧机的辊型中的主要有箱型辊型,这种辊型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对板坯的开轧前前几道次的轧制过程中的边部形状及性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随轧制过程的不断增加板坯在厚度方向上的压下量的不断增加后,板坯的厚度减少到一定的厚度后,尤其是板坯尾部经过立辊轧机时易发生板坯尾部在立辊轧机内绕轧制中心线旋转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了板坯的尾部发生翻转的部位的宽度方向上失去了立辊轧机对板坯的压下量,从而导致了板坯的尾部存在宽度超宽的局部部位。带有这种尺寸缺陷的板坯经过下工序轧制后这种缺陷难以被消除,而直接遗传到了成品产品的尺寸缺陷上,影响了带钢的尺寸精度且带钢产品成材率不能被提高,轧制生产尺寸要求高的产品时更难得到宽度尺寸质量的生产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可以解决板坯尾部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问题,提高带钢的宽度尺寸精度,减少带钢宽度尺寸超差缺陷的切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包括在立辊轧机内设置着相互配合的凹凸C型辊型,凹凸C型辊型的轴线呈水平分布, 在水平设置的凹凸C型辊型的前部,位于板坯的两侧设置着对称直立的右侧立辊和左侧立棍。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立辊轧机的右侧立辊和左侧立辊的共同作用力下使刚开始进入立辊轧机内的板坯宽度方向受到轧制力变形的同时,因左侧立辊和右侧立辊的辊面上垂直于立辊的辊身中心线水平分分布着带有一定深度的凹凸C型的辊型,板坯的两侧在轧制力的作用下与此凹凸C型的辊型高度方向上对应的辊型充满和充分吻合。板坯两侧对应右侧立辊和左侧立辊在沿水平长度方向形成了带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凹凸C型的凹槽和凸条形的形状。随着板坯在后续的平辊轧机内不断的轧制后厚度逐渐变小,在板坯新的厚度下板坯两侧的侧面对应和等高度的右侧立辊和左侧立辊的下部辊面的凹凸C型的辊型充满和充分吻合。直至板坯在立辊内完成所有的轧制道次的最后一次时,板坯的两侧面与左侧立辊和右侧立辊上最下方等板坯厚度的局部凹凸C型的辊型充满和充分吻合。当板坯在右侧立辊和左侧立辊即将轧制完最后一道次抛钢时因为板坯的两侧面与左侧立辊和右侧立辊上最下方等板坯厚度的局部凹凸C型的辊型充满和充分吻合力的作用下板坯尾部就不会在立辊轧机内绕轧制中心线发生旋转作用。不会引起左侧立辊和右侧立辊对板坯尾部失压的作用,从而起到了防止带钢尾部宽度局部超宽的问题。[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板坯尾部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问题,提高了带钢的宽度尺寸精度,减少了带钢宽度尺寸超差缺陷的切损。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初道次轧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2道次轧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3道次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在立辊轧机内设置着相互配合的凹凸C型辊型,凹凸C型辊型的轴线呈水平分布,在水平设置的凹凸C型辊型的前部,位于板坯2的两侧设置着对称直立的右侧立辊1和左侧立辊3。图 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将板坯2进入轧制相对应的厚度轧机内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 一种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包括在立辊轧机内设置着相互配合的凹凸C型辊型,凹凸C型辊型的轴线呈水平分布,其特征是在水平设置的凹凸C型辊型的前部,位于板坯(2)的两侧设置着对称直立的右侧立辊(1)和左侧立辊(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立式轧机辊型的改进,特别是防止轧件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立辊辊型,包括在立辊轧机内设置着相互配合的凹凸C型辊型,凹凸C型辊型的轴线呈水平分布,在水平设置的凹凸C型辊型的前部,位于板坯的两侧设置着对称直立的右侧立辊和左侧立辊。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板坯尾部在立辊轧机内发生翻转的问题,提高带钢的宽度尺寸精度,减少带钢宽度尺寸超差缺陷的切损。
文档编号B21B27/02GK202316517SQ2011204602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智刚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