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轴式轴承的直角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53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轴式轴承的直角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手持式工具,并更特别地涉及直角驱动器。
背景技术
当在受限空间(诸如内拐角和类似物)中钻孔时,直角驱动器是特别有用的。直角驱动器通常被用于将驱动转矩从第一轴向传递至第二轴向,所述第二轴向被布置为与第一轴向呈直角。这些驱动器通常结合了动力传动机构以实现该功能。—种用于直角驱动器的典型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被大体相互垂直设置的一对轴。齿轮被连接到每个轴的一端。所述一对轴被设置为使得齿轮相啮合。因此,一个轴的旋转将导致另一轴相似的旋转。每个轴也通常由轴承支撑。轴承经常被压配合至轴,并限定出轴与轴承组件的最外周边。每个轴携载着齿轮,并且轴承被接着安装在壳体中。壳体通常具有容置着齿轮、轴承、以及一部分轴的内部腔体。遗憾的是,如果一个轴承失效,那么整个动力传动机构将变得不可操作。由于轴承和轴之间的压配合,大体上并不会选择将壳体、轴、齿轮、以及轴承拆卸。此外,在许多设计中,轴承是在被压配合到轴上之后再被压配合到壳体中,这使拆卸更加困难。因此,轴承失效经常致使整个直角驱动器不可操作,并且必须替换所述整个直角驱动器。鉴于上述内容,本领域中需要一种直角驱动器,其对轴承失效具有更高的抵抗性。本发明的实施例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直角驱动器。本发明的这些优点和其它优点、以及附加的发明特征将从在这里所提供的对本发明的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轴式轴承的直角驱动器,所述双轴式轴承克服了本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更特别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新的和改进的直角驱动器,其通过结合由多个轴承支撑的传动轴而具有增强的抗轴承失效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角驱动器。所述直角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轴,所述至少一个轴被配置为将输入转矩传递至直角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轴具有齿轮部和支承部。齿轮部远离支承部进行延伸,并终止在轴端。支承部的长度大于齿轮部的长度。至少一个轴承在所述至少一个轴的支承部上被安装至所述至少一个轴,并径向支撑轴。在另一实施例中,齿轮部具有第一直径,而支承部具有第二直径,其中第一直径小于第二直径。在另一实施例中,直角驱动器还包括壳体。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具有限定出轴承支撑区的外周边。轴承支撑区接触壳体的腔体内部。所述至少一个轴的支承部和齿轮部都被布置在壳体的腔体内。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支撑区延伸的长度大于支承部长度的50%。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支撑区延伸的长度大于支承部长度的75%。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支撑区延伸的长度大于支承部长度的90%。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角驱动器。所述直角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轴,所述至少一个轴可被操作以将输入转矩从直角驱动器的第一端传送至直角驱动器的第二端。所述至少一个轴具有抵接部。所述至少一个轴承被轴携载并通常支撑着轴。所述至少一个轴承与抵接部相抵靠接触。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具有外周边,所述外周边提供出具有第一轴向长度的轴承区。轴承区远离抵接部进行轴向延伸。第一齿轮被轴携载,并可被操作以在啮合点处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啮合点以第二轴向长度轴向隔开远离抵接部。轴承区在抵接部和齿轮之间延伸。轴承支撑比率由第一轴向长度相对于第二轴向长度的比率来限定。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支撑比率是从约0. 5至约I。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支撑比率是从约0. 65至约I。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支撑比率是从约0. 75至约I。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角驱动器。所述直角驱动器包括具有抵接部的第一轴和也具有抵接部的第二轴。第一齿轮被安装至第一轴。第二齿轮被安装至第二轴,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相啮合以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可操作地传送输入转矩。多个轴承支撑着在第一轴的抵接部和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一轴。类似地,多个轴承支撑着在第二轴的抵接部和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二轴。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轴承的每一个都远离抵接部进行延伸,开始于所述多个第一轴承中的、与第一轴的抵接部相抵靠接触的第一个第一轴承,并结束于所述多个第一轴承中的、与第一轴的抵接部最远离地轴向隔开的最后一个第一轴承。并且,所述多个第二轴承的每一个都远离抵接部进行延伸,开始于所述多个第二轴承中的、与第二轴的抵接部相抵靠接触的第一个第二轴承,结束于所述多个第二轴承中的、与第二轴的抵接部最远离地轴向隔开的最后一个第二轴承。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数量等于多个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数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承数量是至少两个轴承。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具有连接区、承载区、以及将连接区和承载区分开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第一轴的抵接部由第一轴的凸缘提供,而第二轴的抵接部由第二轴的凸缘提供。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每一个中的承载区具有齿轮部和支承部。所述多个第一轴承被安装至第一轴的齿轮部。所述多个第二轴承被安装至第二轴的齿轮部。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的齿轮部的轴向长度短于第一轴的支承部的轴向长度。第二轴的齿轮部的轴向长度短于第二轴的支承部的轴向长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的齿轮部的直径小于第一轴的支承部的直径。第二轴的齿轮部的直径小于第二轴的支承部的直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的凸缘的直径大于第一轴的齿轮部和支承部的直径。第二轴的凸缘的直径大于第二轴的齿轮部和支承部的直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的连接区可被操作地联接至用于提供输入转矩的输入轴。第二轴的连接区可被操作地联接至直角驱动器的夹头。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角驱动器连接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角驱动器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输入轴。一对输入轴承在壳体内被可旋转地安装至输入轴,以绕输入轴线进行旋转。角驱动器连接装置还包括输出轴。一对输出轴承在壳体内被可旋转地安装至输出轴,以绕非平行于输入轴线的输出轴线进行旋转。输入轴可被操作地联接至输出轴,以在两者之间传递转矩。在另一实施例中,角驱动器连接装置还包括被附接至输入轴的悬伸部上的输入齿轮。角驱动器连接装置也包括与输入齿轮相配合并被附接至输出轴的悬伸部上的输出齿轮。在另一实施例中,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是锥齿轮。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输入轴承沿着输入轴线处于不同的轴向位置,而多个输出轴承沿着输出轴线处于不同的轴向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输入轴承轴向抵接,而多个输出轴承也轴向抵接。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输入轴承沿着输入轴线被轴向隔开,而多个输出轴承也沿着输出轴线被轴向隔开。在另一实施例中,输入轴线和输出轴线是垂直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输入抵接部,而输入轴包括输入轴抵接部。输入轴承被轴向定位在输入抵接部和输入轴抵接部之间。一个轴承接触输入抵接部,而另一个轴承接触输入轴抵接部。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包括滚子元件。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目的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明显。


被包括在说明书中且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是与说明书一起阐明了本发明的若干方面,并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教导的直角驱动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所述直角驱动器被连接到动力钻机(或电动钻机);图2是图1的直角驱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的直角驱动器的第一轴的侧向剖视图;图4是图1的直角驱动器的第二轴的侧向剖视图;图5是图3的轴的侧向剖视图,其中一对轴承和一个齿轮被安装在所述轴上;图6是图4的轴的侧向剖视图,其中一对轴承和一个齿轮被安装在所述轴上;以及图7是图1的直角驱动器的侧向剖视图。虽然结合一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不旨在将其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旨在覆盖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可选的、修改的和等同的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看视图,在图1中示出了直角驱动器12被连接至钻机14的情况。虽然在以下说明中将涉及典型的钻机14 (例如动力钻机)和直角驱动器12相结合的优点和益处,可以被认识到的是,直角驱动器12也可以被利用于其它应用,诸如研磨过程或手动过程。直角驱动器12具有被连接到肘部18 —端的柄部16。夹头20被连接至肘部18的相反端。因此,夹头20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柄部16的中心轴线大体呈90度。现在参看图2,直角驱动器12具有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30、32。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30、32被机械连接,并可被操作以将转矩从输入轴60传递到夹头20。如同以下将被更详细讨论的,直角驱动器12可被操作以将由钻机14提供的输入转矩传递到夹头20。直角驱动器12具有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30、32。第一传动组件30具有轴40、一对轴承42、44、以及齿轮46。轴承42、44和齿轮46被附连至轴40。齿轮46被这样附连,以至于所述齿轮46不会相对于轴40旋转。类似地,第二传动组件32具有轴50、一对轴承52、54、以及齿轮56。轴承52、54和齿轮56被附连至轴50。齿轮56被这样附连,以至于所述齿轮56不会相对于轴50旋转。在第一传动组件30中使用的轴承的种类和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于在第二传动组件32中使用的。齿轮46、56在形成齿轮壳体的肘部18内啮合。第一传动组件30的轴40在肘部18内由轴承42、44径向支撑。类似地,第二传动组件32的轴50在肘部18内由第二传动组件32的轴承52、54径向支撑。使用多个轴承来支撑每个轴40、50,将使遍及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30、32的载荷分布地更好,以使得直角驱动器12具有比现有设计更长的使用寿命。更特别地,使用多个轴承来支撑每个轴40、50会降低了支撑着同一轴或多个轴40、50的轴承中任何一个失效的可能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轴承42、44、52、54是滚动轴承。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们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轴承或衬套。现在参考图3,第一传动组件的轴40 (参见图2)具有被凸缘74分开的连接区70和承载区72。连接区70连接至直角驱动器的输入轴60(参见图2)。轴40的连接区70具有外周边76。外周边76的形状被轴40在连接区70中的横截面轮廓所限定。这个轮廓可以是圆形的、六边形的、三角形的、或通常在旋转机构的连接中所使用的其它轮廓。轴40的承载区72具有齿轮部80,所述齿轮部80用于接收与轴40的齿轮抵接表面86相抵靠接触的齿轮46 (参见图2)。承载区72还具有用于接收轴承42、44 (参见图2)的支承部82,其中一个轴承42与抵接表面84相抵靠接触(参见图2)。在所述实施例中,抵接表面84由凸缘74提供。参考图4,第二传动组件32的轴50也具有由凸缘94分开的连接区90和承载区92。连接区90具有螺纹外周边96,以接收夹头20 (参见图1)。连接区90还具有螺纹孔98,所述螺纹孔98也被用于将夹头20 (参见图1)安装至轴50。承载区92具有齿轮部100和支承部102。第二传动组件32的齿轮56 (参见图2)安装至齿轮部100而与轴50的齿轮抵接表面106相抵靠接触。第二传动组件的轴承52、54(参见图2)安装至支承部102,其中一个轴承52与轴50的凸缘94的轴承抵接表面104相抵靠接触。参考图5,第一传动组件30的轴承42、44(参见图2)被示为安装至轴40上。可以使用压配合将轴承42、44安装至轴40上,以确保轴40相对于轴承42、44的充分接触。轴承42、44可以被实施为多种滚动轴承,诸如滚球轴承、滚柱轴承、滚针轴承、或甚至衬套。此夕卜,其中一个轴承42、44可以是不同于或相同于另一个轴承42、44的轴承类型。当轴承42、44被安装至轴40时,所述轴承42、44可以相互抵接或被隔开,其中一个轴承42抵接着轴40的抵接表面84。当轴承被如所示地安装时,所述轴承提供了轴承支撑区,所述轴承支撑区是从抵接表面84到轴承44的最远离抵接表面84的外边缘,并具有由Wl表示的宽度。第一传动组件30的齿轮56也被示为安装至轴40。可以使用压配合将齿轮56安装至轴40,以确保轴40和齿轮56之间的充分接触。齿轮46可以是锥齿轮或其它通常被用于在非平行轴线之间传送转矩的齿轮。从齿轮46的啮合点到抵接表面84的距离被表示为宽度WZ0 Wl与W2的比率可以被用于表示第一传动机构30的增强承载能力的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比率约为0. 5到I。更优选地,这个比率约为0.65到I。仍然更优选地,这个比率约为0.75到I。宽度Wl相对于支承部82的总宽度的比例(参见图3)也可以被用于表示第一传动组件30具有的增强承载能力的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42、44的从抵接表面84伸出的宽度Wl大于支承部82的宽度的50% (参见图3)。更优选地,轴承42、44的从抵接表面伸出的宽度Wl大于支承部82的宽度的75% (参见图3)。仍然更优选地,轴承42、44的从抵接表面84伸出的宽度Wl大于支承部82的宽度的90% (参见图3)。现在参看图6,第二传动组件32的轴承52、54可以以如上所述地类似于图5的方式被压配合至轴50。轴承52、54可以被实施为多种滚动类型的轴承,诸如滚球轴承、滚柱轴承、滚针轴承、或衬套等。此外,其中一个轴承52、54可以不同于或相同于另一个轴承52、54的轴承类型。当轴承52、54被安装时,所述轴承52、54限定了轴承支撑区,所述轴承支撑区是从抵接表面104延伸出至轴承54的、最远离抵接表面104的最外缘,并由宽度W3表示。也可以使用压配合将齿轮56安装至轴50,以确保齿轮56和轴50之间的充分接触。从抵接表面104到齿轮56啮合点的距离被表示为宽度W4。如以上参考图5所述的第一传动组件30的情况那样,宽度W3和W4之间的比率可被用于表示第二传动组件32的增强承载能力的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比率优选是0.5到I。更优选地,这个比率是0.65到I。仍然更优选地,这个比率约为0. 75到I。宽度W2相对于支承部102的总宽度(参见图4)也可以被用于表示第二传动组件32的增强承载能力的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52、54的从抵接表面104伸出的宽度W2大于支承部102的宽度的50%(参见图4)。更优选地,轴承52、54的从抵接表面伸出的宽度W2大于支承部102的宽度的75% (参见图4)。仍然更优选地,轴承52、54从抵接表面104伸出的宽度W2大于支承部102的宽度的90% (参见图4)。现在参看图7,输入轴60被用于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30、32 (参见图2)将转矩传递至夹头20。输入轴60具有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0具有外周表面116。外周表面116被横截面轮廓所限定,所述横截面轮廓可以是笔直的、六边形的、三角形的、或任何通常在旋转机构中使用的其它轮廓。第二端112在其中具有开口 114。所述开口 114被用于将输入轴60连接至第一传动组件30的轴40 (参见图2)的连接区(参见图3)。柄部16具有第一端118和第二端120。第二端120具有穿过其中的孔径122,以允许输入轴60的第一端110从用于连接的柄部16延伸至钻机14 (参见图1)或类似的装置。第一端118具有用于将柄部16连接至肘部18的螺纹。输入轴60的剩余部分被布置在柄部16的腔体124内。如图7中所示,柄部16的腔体124也携载着对输入轴60进行支撑的输入轴承62。也如图7中所示,第一传动组件30的轴40 (参见图2)和输入轴60之间的连接发生在柄部16的腔体124内。柄部16还具有外周表面126。外周表面126可以是光滑的,或包括其它表面特征部,诸如用于手指的压痕、栅格、橡胶握持部等。此外,所述柄部16大体上可通过从肘部18移除和用不同的柄部替代来与其它柄部互换。肘部18具有第一端140和第二端142。第一端以可螺纹旋拧的方式接收柄部16。夹头20安装至与肘部18的第二端142相邻近的第二传动组件32的轴50 (参见图2)。肘部18具有在其内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144、146。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144、146相互连通。第一传动组件30的齿轮46和轴承42、44(参见图2)被布置在第一腔体144内。第二传动组件32的齿轮56和轴承52、54 (参见图2)被布置在第二腔体146内。齿轮46,56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144、146的结合处啮合。第一腔体144具有抵接表面148,与第一传动组件30的轴40 (参见图2)的抵接表面84隔开最远的轴承44抵接着所述抵接表面148。当轴承42、44被完全安装时,所述轴承42、44与支承表面152相表面接触,所述支承表面152具有与图5的宽度W3相类似的宽度。轴承42、44可以通过压配合被安装在第一腔体144中,以确保与第一腔体144的充分接合。此外,第一腔体144也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卡圈160的槽156,以确保轴承42、44被充分保持在第一腔体14内。第二腔体146还具有抵接表面150。第二传动组件32的轴承54、56(参见图2)抵接着第二腔体146的抵接部150。当轴承54、56被完全安装时,所述轴承54、56与第二腔体146的支承表面152相接触。支承表面154具有基本上与图6的宽度W3相类似的长度。轴承54、56可以被压配合在第二腔体146中,以确保与肘部18的充分接合。此外,第二腔体146也可以包括接收着卡圈168的槽158,以协助将第二传动组件32 (参见图2)保持在第二腔体146中。连接区90 (参见图4)从肘部18的第二端142延伸。夹头20具有螺纹孔径170,用于以可螺纹旋拧的方式接合着轴50的连接区90。如在本文中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将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30、32相结合的直角驱动器12,其通过使每个传动组件30、32的每个轴40、50结合有多个轴承而具有比现有设计更强的承载能力。通过在每个轴中结合多个轴承,所述轴承将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使得直角驱动器12具有比现有设计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所引用的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的所有参考文献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如同作为参考地逐一地并且具体地指出了每个参考文献并且在本文中阐述其全部内容一样。在描述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特别是在以下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一个”、“所述”和类似涉及对象被视为覆盖了单数和复数,除非在本文中另有陈述或者通过上下文清楚地否定。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含有”被看作是开放式术语(即,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列举的数值范围仅用来作为分别涉及落入范围内的每个单独数值的一种简写方法,除非本文中另有描述,并且每个单独的数值被结合到说明书中,如同本文中逐一描述了一样。本文所描述的所有方法可以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来执行,除非本文中另有描述或者通过上下文清楚地否定。通过使用任何和所有实例或者本文中提供的示例性语言(例如,“诸如”)均仅用来更好地阐明本发明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有要求。说明书中的任何文字不应被解释为表示实践本发明所必需的任何未要求保护的元件。
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已知的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当阅读了上述说明后时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变型可能变得显而易见。发明人预期到熟练的技术人员酌情使用所述变型,并且发明人期望按与本文中所具体描述的内容不同的方式实践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包括此处如适用法律许可的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主题的所有改进和等价方案。此外,上述元件在所有可能允许的变型中的任何组合均被本发明包含,除非本文中另有描述或者上下文中清楚地否定。因此,本文所引用的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的所有参考文献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如同作为参考地逐一地并且具体地指出了每个参考文献并且在本文中阐述其全部内容一样。在描述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特别是在以下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一个”、“所述”和类似涉及对象被视为覆盖了单数和复数,除非在本文中另有陈述或者通过上下文清楚地否定。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含有”被看作是开放式术语(即,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列举的数值范围仅用来作为分别涉及落入范围内的每个单独数值的一种简写方法,除非本文中另有描述,并且每个单独的数值被结合到说明书中,如同本文中逐一描述了一样。本文所描述的所有方法可以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来执行,除非本文中另有描述或者通过上下文清楚地否定。通过使用任何和所有实例或者本文中提供的示例性语言(例如,“诸如”)均仅用来更好地阐明本发明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有要求。说明书中的任何文字不应被解释为表示实践本发明所必需的任何未要求保护的元件。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已知的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当阅读了上述说明后时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变型可能变得显而易见。发明人预期到熟练的技术人员酌情使用所述变型,并且发明人期望按与本文中所具体描述的内容不同的方式实践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包括此处如适用法律许可的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主题的所有改进和等价方案。此外,上述元件在所有可能允许的变型中的任何组合均被本发明包含,除非本文中另有描述或者上下文中清楚地否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直角驱动器,包括 至少一个轴,其被配置为将输入转矩传递至直角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轴具有齿轮部和支承部,齿轮部远离支承部进行延伸并在轴端处终止,所述支承部的长度大于齿轮部的长度;以及 至少一个轴承,其被安装至所述至少一个轴的支承部上,并径向支撑着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齿轮部具有第一直径而支承部具有第二直径,第一直径小于第二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驱动器,还包括壳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具有限定出轴承支撑区的外周边,所述轴承支撑区接触着壳体的内部腔体,所述至少一个轴的支承部和齿轮部都被布置在壳体的内部腔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轴承支撑区延伸的长度大于支承部长度的5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轴承支撑区延伸的长度大于支承部长度的7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轴承支撑区延伸的长度大于支承部长度的90%。
7.一种直角驱动器,包括 至少一个轴,其可被操作以将输入转矩从直角驱动器的第一端传送至直角驱动器的第二端,所述至少一个轴具有抵接部; 至少一个轴承,其由轴携载、径向支撑所述轴、并与抵接部相抵靠接触,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具有外周边,所述外周边提供出具有第一轴向长度的轴承区,所述轴承区远离抵接部进行轴向延伸; 第一齿轮,其由轴携载、并可被操作以与第二齿轮在哨合点处哨合,所述哨合点以第二轴向长度轴向隔开远离抵接部;以及 其中,轴承区在抵接部和齿轮之间延伸,并且轴承支撑比率由第一轴向长度相对于第二轴向长度的比率来限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轴承支撑比率是从约0.5至约I。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轴承支撑比率是从约0.65至约I。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轴承支撑比率是从约0.75至约I。
11.一种直角驱动器,包括 具有抵接部的第一轴; 具有抵接部的第二轴; 被安装至第一轴的第一齿轮; 被安装至第二轴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相啮合,从而可被操作以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传送输入转矩; 多个第一轴承,它们在第一轴的抵接部和第一齿轮之间支撑第一轴;以及 多个第二轴承,它们在第二轴的抵接部和第二齿轮之间支撑第二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轴承的每一个都远离抵接部进行延伸,开始于所述多个第一轴承中的、与第一轴的抵接部相抵靠接触的第一个第一轴承,并结束于所述多个第一轴承中的、与第一轴的抵接部最远离地轴向隔开的最后一个第一轴承;并且,所述多个第二轴承的每一个都远离抵接部进行延伸,开始于所述多个第二轴承中的、与第二轴的抵接部相抵靠接触的第一个第二轴承,结束于所述多个第二轴承中的、与第二轴的抵接部最远离地轴向隔开的最后一个第二轴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数量等于所述多个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数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数量至少两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具有连接区、承载区、以及将连接区和承载区分开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其中,第一轴的抵接部由第一轴的凸缘提供,而第二轴的抵接部由第二轴的凸缘提供。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每一个中的承载区具有齿轮部和支承部,并且所述多个第一轴承被安装至第一轴的齿轮部,而所述多个第二轴承被安装至第二轴的齿轮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第一轴的齿轮部的轴向长度短于第一轴的支承部的轴向长度,而第二轴的齿轮部的轴向长度短于第二轴的支承部的轴向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第一轴的齿轮部的直径小于第一轴的支承部的直径,而第二轴的齿轮部的直径小于第二轴的支承部的直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第一轴的凸缘的直径大于第一轴的齿轮部和支承部的直径,而第二轴的凸缘的直径大于第二轴的齿轮部和支承部的直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直角驱动器,其中,第一轴的连接区被可操作地联接至提供输入转矩的输入轴,而第二轴的连接区被可操作地联接至直角驱动器的夹头。
21.一种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包括 壳体; 输入轴; 一对输入轴承,其将输入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以便绕一输入轴线进行旋转; 输出轴; 一对输出轴承,其将输出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以便绕非平行于输入轴线的一输出轴线进行旋转;输入轴被可操作地联接至输出轴,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传递转矩。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还包括被附接至输入轴的悬伸部上的输入齿轮、以及与输入齿轮相配合并被附接至输出轴的悬伸部上的输出齿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是锥齿轮。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一对输入轴承沿着输入轴线处于不同的轴向位置,而所述一对输出轴承沿着输出轴线处于不同的轴向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一对输入轴承轴向抵接,而所述一对输出轴承也轴向抵接。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一对输入轴承沿着输入轴线被轴向隔开,而所述一对输出轴承沿着输出轴线被轴向隔开。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输入轴线和输出轴线是垂直的。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角向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壳体包括输入抵接部,而输入轴包括输入轴抵接部,所述一对输入轴承被轴向定位在输入抵接部和输入轴抵接部之间,其中一个输入轴承接触着输入抵接部,而另一个输入轴承接触着输入轴抵接部。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角驱动器连接装置,其中,轴承包括滚子元件。
全文摘要
提供了具有双轴式轴承的直角驱动器。直角驱动器包括一对传动组件,所述一对传动组件分别具有轴。每个轴由多个轴承支撑,以增强传动组件的承载能力。
文档编号B23B47/14GK103068531SQ20118003876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E·D·阿德金斯 申请人:诺米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