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罐车罐体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内置加热装置罐车生产时需用来平衡罐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粘油罐车是用来运输润滑油等固态油脂的,固态油脂的装卸需采用加热装置将油脂溶化后方能进行装卸货。粘油罐车是采用内置排管加热系统进行加热的。罐体内组装内置排管式加热系统后,在进行罐体外环缝焊接时罐体在滚轮架上旋转存在偏重,存在以下危害1、在滚轮上旋转不平稳,到中间位置时易产生相对滚轮架滑动,影响焊接质量。2、随着罐体在滚轮架上旋转,罐体底部加热装置的垂向分力不断加大,在滚轮架上易发生瞬时移动,与操作者易发生挂碰,产生不安全因素。3、滚轮架偏载加大,旋转过程中易造成滚轮架电机烧损。4、旋转卡滞时需用天车辅助旋转,占用了天车使用时间,造成工序能力紧张。以上主要危害,在整个罐体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造成生产线中断或罐体焊接质量不合格,进行返修等后果,给生产单位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消除罐车加热排管产生的偏重影响,保证罐车罐体在外环缝焊接过程中在滚轮架上能勻速平稳旋转,使罐车生产线得以顺利生产的罐车配重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它是在配重体两端连接卡带,卡带末端通过螺纹紧固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配重装置来平衡罐车内置加热排管的重量,确保罐体在外环缝焊接过程中在滚轮架上平稳、勻速旋转,消除罐车加热排管产生的偏重影响,避免了偏负荷引起滚轮架的电机烧损,减少因焊接过程不稳定造成的焊接返修,满足埋弧自动焊要求,减少焊缝返修次数和长度,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打通了生产瓶颈工序,保证了工序之间的流畅,使罐车生产线得以顺利生产,提高了罐体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消除了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满足精益制造理念。2、卡带采用销轴分段连接,可打开一定的角度,也可围绕罐体紧固,其柔度、连接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装卸方便,安全性强。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配重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发明是在配重体1两端连接卡带2,卡带2末端通过螺纹紧固器 3连接。配重体1包括配重块4和连接块6,配重块4和连接块6由螺栓通过连接孔5连接,连接块6的内侧面与罐体7外表面贴合,为了使配重体与罐体紧密贴合,增加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将配重体与罐体的连接块6内侧加工成与罐体外圆弧一致的弧形,增加贴合面积和减小间隙。配重体的重量可通过增减配重块4的数量进行调节。卡带2由2-5段卡带连接而成,方便卡带的制作和叠放。卡带选用1. 5mm厚的薄板,在滚圆机上滚制成圆弧型,卡带之间、卡带与配重体之间采用销轴连接,可转动,确保卡带有足够的张开角度和柔度。使用时将配重体通过卡带固定在罐体上,使罐体发生微小塑性变形,通过螺纹紧固器产生的紧固力和配重体本身的重力与罐体之间产生摩擦力来防止配重体相对于罐体发生相对滑动。罐体在滚轮架上旋转时,通过配重体重量产生的垂向分力形成的扭矩与罐体底部加热排管产生的垂向分力形成的扭矩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平衡罐体的目的。使用配重装置时其与罐体连接位置应相对固定,且错开与滚轮架旋转干涉处。
权利要求
1.一种罐车罐体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在配重体(1)两端连接卡带O),卡带( 末端通过螺纹紧固器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罐车罐体配重装置,其特征是配重体(1)包括配重块(4)和连接块(6),连接块(6)的内侧面与罐体外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罐车罐体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卡带( 由2-5段卡带连接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内置加热装置罐车生产时需用来平衡罐体的装置。它是在配重体两端连接卡带,卡带末端通过螺纹紧固器连接。本发明具有人优点是采用配重装置来平衡罐车内置加热排管的重量,确保罐体在外环缝焊接过程中在滚轮架上平稳、匀速旋转,消除罐车加热排管产生的偏重影响,避免了偏负荷引起滚轮架的电机烧损,减少因焊接过程不稳定造成的焊接返修,满足埋弧自动焊要求,减少焊缝返修次数和长度,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打通了生产瓶颈工序,保证了工序之间的流畅,使罐车生产线得以顺利生产,提高了罐体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消除了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满足精益制造理念。
文档编号B23K37/00GK102513753SQ2012100035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叶光成, 张志昌, 文红全, 杨鸣, 邓兴伟, 郭唯, 金业全 申请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