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合用载带及其铆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97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铆合用载带及其铆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及其加工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铆合用载带,并且还涉及运用这种铆合用载带的铆合工艺。
背景技术
铆合是一种使铆钉穿过被联接件的铆合孔中通过机械力使其铆合而成的联接方法。在工业、电子、医疗、通信等行业中的冲压件铆合,是通过模具挤压将铆合部件挤入铆合凹槽内的一种粘合动作。现有技术中的这类铆合是采用手工铆合方式来实现的,操作速度慢,一分钟只能生产3个产品,生产效率非常低,需要投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操作极不方便,安全性能也差。现在使用的铆合部件一般为平头结构的铆针,铆合时头部由于受力较大,很容易变形,产生不良品,产品的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铆合用载带及其铆合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作业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铆合用载带,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和基板,所述上夹持块和所述下夹持块均为U型结构,且所述上夹持块和所述下夹持块的头部均设有斜向内的倒角,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一并与所述基板形成夹持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一种运用上述铆合用载带的铆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铆针固定于所述载带的夹持槽内;
2)将待铆合的产品顺序排列于产品输送带上;
3)水平输送产品,使产品头部开设有与所述铆针的外形相匹配的铆合孔移动至所述铆针的上部;
4)产品受力下压,使铆针进入产品的铆合孔内;
5)通过压铆冲头向铆针施力,使铆针头部变形,从而与铆合孔相铆合。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铆针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且头部为锥形结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铆针的材质为黄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铆合用载带及其铆合工艺,通过将传统技术中的单冲铆改为连续铆,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通过将传统铆针的平头结构设计成锥形结构,能够提高产品良率;且本发明易于操作,作业安全性强。


图I是本发明铆合用载带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所示铆合用载带的俯视 图3是本发明的铆合用载带的铆合工艺的送料示意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上夹持块,20、下夹持块,30、基板,31、圆形通孔,40、夹持槽,50、倒角,60、铆针,70、产品,71、铆合孔,80、产品输送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铆合用载带,包括上夹持块10、下夹持块20和基板30,所述上夹持块10和所述下夹持块20均为U型结构,且所述上夹持块10和所述下夹持块20的头部均设有斜向内的倒角50,多个所述上夹持块10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20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一并与所述基板30形成夹持槽40。所述基板3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31。请参阅图3,一种运用上述铆合用载带的铆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铆针60固定于所述载带的夹持槽40内;
2)将待铆合的产品70顺序排列于产品输送带80上;
3)水平输送产品70,使产品70头部开设有与所述铆针60的外形相匹配的铆合孔71移动至所述铆针60的上部;
4)产品70受力下压,使铆针60顺利进入产品的铆合孔71内;
5)通过压铆冲头向铆针60施力,使铆针60头部变形,从而与铆合孔71相铆合。其中,所述铆针60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且头部为锥形结构,降低了铆合时的废品率,提闻广品柳合质量。所述铆针60的材质为黄铜。本发明适用于如工业、电子、医疗、通信等行业的产品的铆合加工,将原先的手工铆合方式改为自动、连续铆合方式,以原先每分钟铆合3个产品而论,使用本发明后,每分钟可铆合150个以上的产品,生产效率整整提高了 50倍以上。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铆合用载带及其铆合工艺,通过将传统技术中的单冲铆改为连续铆,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通过将传统铆针的平头结构设计成锥形结构,能够提高产品良率;且本发明易于操作,作业安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铆合用载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和基板,所述上夹持块和所述下夹持块均为U型结构,且所述上夹持块和所述下夹持块的头部均设有斜向内的倒角,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一并与所述基板形成夹持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铆合用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
3.一种运用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铆合用载带的铆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铆针固定于所述载带的夹持槽内; 2)将待铆合的产品顺序排列于产品输送带上; 3)水平输送产品,使产品头部开设有与所述铆针的外形相匹配的铆合孔移动至所述铆针的上部; 4)产品受力下压,使铆针进入产品的铆合孔内; 5)通过压铆冲头向铆针施力,使铆针头部变形,从而与铆合孔相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针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且头部为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针的材质为黄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铆合用载带及其铆合工艺,所述载带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和基板,所述上夹持块和所述下夹持块均为U型结构,且所述上夹持块和所述下夹持块的头部均设有斜向内的倒角,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多个所述上夹持块和多个所述下夹持块一并与所述基板形成夹持槽。本发明通过将单冲铆改为连续铆,将铆针头部设计成锥形结构,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提高产品良率和作业安全性。
文档编号B21J15/02GK102806301SQ2012102929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李飞 申请人:昆山旭虹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