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75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尤其是在整个锻造过程中,先锤锻制坯,再辊锻成形,最后模锻叉形部位三个工序;以及分三次加热,即自由锻前整体加热,之后再整体加热用于辊锻,最后只加热头部用于模锻头部的叉形部位的整体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铁路货运行业近年来积极推进重载提速,以缓解铁路运载能力的不足。在铁路道路方面主要是对原有道路的适应性改造,在货车车辆方面主要是增加各部件的承载能力,这样原来用焊接件的许多零件在重载高速的条件下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并因此改用锻件,这样铁路锻件市场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活跃。

近几年来,铁路车辆焊接件改锻件的趋势明显,锻件和焊接件相比,锻件的强度和可靠性大大加强,品质提升效果明显,但同时由于叉形拉杆长度非常长,这些特征对铁路锻件的锻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需要大吨位的锻造设备、锻造工艺复杂,成形难度大。目前国内能够批量生产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方式主要是焊接,头部的叉子是用钢板卷出来的,然后再与工字部分焊接而成一体,后面的小头加工好后再与Φ16的圆棒料焊接,工字部分机加工好后,前端与头部的叉子焊接,后端与圆棒料相焊接,整个焊接过程分四部分,三次焊接。在三次焊接处存在残余应力,这种焊接方式的叉形拉杆更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等弊端。而本发明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在国内仍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即在整个锻造过程中分三种锻造工序;同时在整个锻造过程中分三次加热的整体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三种锻造工序是先自由锻制坯后端部分,再辊锻后端部分使其最终成为拉杆的锻件尺寸,最后模锻自由锻坯头部的叉形部位。其特征在于三次加热的顺序,第一次加热是整体加热,用于自由锻制坯;第二次加热是自由锻后再整体加热,用于辊锻成形除头部以外的部分,即后端部分;第三次加热是只加热头部,用于模锻头部的叉形部分。


图I是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整个锻造过程中不同工序的总布置图;图2是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主视图;图3是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截面视图;图5是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自由锻制坯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中图I是整个锻造工艺过程不同工序的总布置图,其中Xl是第一个加热炉,标号8是圆棒料在Xl加热炉中正在加热。X2是自由锻锤,圆棒料8在加热炉Xl中加热后,进入自由锻锤X2中进行拔长,左端标号I为自由锻坯头部,标号9为自由锻坯后端部分,圆棒料8经自由锻锤X2拔长后,由于时间较长,锻件温度下降较快,直接进入辊锻可能由于变形抗力增加,使辊锻变形不太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辊锻之前需要整体再加热(即二次加热),即安装了加热炉X3,对自由锻坯再次加热之后进入辊锻工序。X4为D1500mm辊锻机,自由锻坯的头部标号I不进入辊锻模具内,不参与辊锻变形,自由锻坯的后端部分标号9进入辊锻模具,在辊锻模具内成形出图2中的标号2、3和4部位,在辊锻模具内分四道辊锻。由于辊锻分四道次辊锻,消耗的时间较长,辊锻件温度下降较明显,由于辊锻件头部标号I还没有模锻成形,为便于模锻头部I时更容易充满,需要在辊锻之后,模锻之前再加热辊锻件头部I的部位,即需要增加加热炉X5,用于加热辊锻件头部I的部位。标号2、3和4是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后端部分,是由辊锻之前的标号9的部位成形而来的。而辊锻件头部I需要在模锻设备X6上模锻成形,整个锻造过程的不同工序的总布置图I说·明了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整个锻造工艺流程。图2是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主视图,标号为11的叉子是由图5中头部标号I在模锻设备X6上模锻成形的。标号2、3和4是在辊锻机X4上由图5中后端部分9辊锻成形的,标号2、3和4共同构成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后端部分,是由标号9的部位辊锻成形。图3是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截面示图,LI的长度为48mm,L2的长度为8mm,L3是的长度为14mm。图5是自由锻锤之后的锻坯,便于辊锻成形标号2、3和4的后端部分,其中Dl的冷尺寸为Φ70πιπι,L4长度为80mm-129mm, L5长度为1385mm-16800mm, D2为由Φ70mm的圆自由锻成C>32mm的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即在整个锻造过程中分三种锻造工序;同时在整个锻造过程中分三次加热的整体锻造工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三种锻造工序是先自由锻制坯后端部分,再辊锻后端部分使其最终成为拉杆的锻件尺寸,最后模锻自由锻坯头部的叉形部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三次加热的顺序,第一次加热是整体加热,用于自由锻制坯;第二次加热是自由锻后再整体加热,用于辊锻成形除头部以外的部分,即后端部分;第三次加热是只加热头部,用于模锻头部的叉形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制动叉形拉杆锻造工艺,即用于铁路货车整体锻造手制动拉杆的锻造工艺,包括先自由锻出毛坯,再辊锻成形后端部,最后在模锻头部;整个锻造过程分三次加热,第一次整体加热后再用自由锻锻出毛坯,然后进行第二次整体加热再辊锻,辊后再加热头部,模锻头部的叉形部分。此锻造工艺的特点保证叉形拉杆的整体性,锻造出的叉形拉杆牢固性较好。
文档编号B21K7/14GK102784879SQ2012103197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余光中, 曹飞, 朱涛, 杨守臣, 胡福荣, 蒋鹏 申请人:北京机电研究所, 北京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