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车轮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66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车车轮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 及火车车轮制造领域,具体是火车车轮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火车车轮的制造,除少量采用铸钢外,大多是用钢锭制坯,经锻压和轧制后机加工而成。现俄罗斯今年新建车轮成形生产线的工艺流程钢坯先后在三台水压机上,经镦粗、环内镦粗、压痕和模锻四个工步锻压成锻件,再在轧机上扩径,最后在一台水压机上冲孔、压弯和校正,生产率最高时达每小时120个。而日、德、英、美等国所采用的 车轮成形工艺流程钢锭制成的坯料先在同一台水压机上经预锻和模锻两个工步锻件,经轧制扩径后,在另一台水压机上冲孔和压弯,生产率每小时80个。传统的模具在车轮成形后不易将成形车轮取出,而采用外部特殊装置取出成形车轮的话,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使成形车轮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车车轮成形模具,解决了以往的车轮成形模具不易将成形车轮取出,而如果采用外部特殊装置取出成形车轮的话,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使成形车轮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环模,下模位于环模内,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设有圆环状的上凸台,所述上凸台以上模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所述上模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下模的中心处设有一个支撑柱,所述下模上还设有以支撑柱为中心的圆环状的下凸台,所述下凸台与支撑柱之间设有贯穿下模的通孔,下凸台与环模之间也设有贯穿下模的通孔。所述凹槽与支撑柱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凹槽底部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支撑柱顶部的面积。所述凹槽与支撑柱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所述上凸台与下凸台的直径相等,且上凸台与下凸台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上模的中心线和下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下模上设置了通孔,取出成形车轮时只需要将顶杆穿过通孔,进而将车轮顶出即可,这样大大方便了车轮的取出,操作也很简单,同时也避免了采用其他取出工具对车轮造成损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上模,2、下模,3、环模,4、上凸台,5、支撑柱,6、下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I、下模2及环模3,下模2位于环模3内,上模I的下表面上设有圆环状的上凸台4,上凸台4以上模I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上模I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凹槽,下模2的中心处设有一个支撑柱5,下模2上还设有以支撑柱5为中心的圆环状的下凸台6,下凸台6与支撑柱5之间设有贯穿下模2的通孔,下凸台6与环模3之间也设有贯穿下模2的通孔。本实施例的凹槽与支撑柱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凹槽底部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支撑柱5顶部的面积。本实施例的凹槽与支撑柱5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本实施例的上凸台4与下凸台6的直径相等,且上凸台4与下凸台6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本实施例的上模I的中心线和下模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I. 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钢坯放入下模2中,下模2向上运动与旋转的上模I接触,支撑柱5插入上模I的凹槽中,然后降下下模2,通过下模2上的通孔将成形的坯件顶出,完成车轮成形。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I)、下模(2)及环模(3),下模(2)位于环模(3)内,所述上模(I)的下表面上设有圆环状的上凸台(4),所述上凸台(4)以上模(I)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所述上模(I)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下模(2)的中心处设有一个支撑柱(5),所述下模(2)上还设有以支撑柱(5)为中心的圆环状的下凸台(6),所述下凸台(6)与支撑柱(5)之间设有贯穿下模(2)的通孔,下凸台(6)与环模(3)之间也设有贯穿下模(2)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支撑柱(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凹槽底部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支撑柱(5)顶部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支撑柱(5)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4)与下凸台(6)的直径相等,且上凸台(4)与下凸台(6)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的中心线和下模(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火车车轮成形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及环模(3),下模(2)位于环模(3)内,上模(1)的下表面上设有圆环状的上凸台(4),凸台(4)以上模(1)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上模(1)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凹槽,下模(2)的中心处设有一个支撑柱(5),下模(2)上还设有以支撑柱(5)为中心的圆环状的下凸台(6),下凸台(6)与支撑柱(5)之间设有贯穿下模(2)的通孔,下凸台(6)与环模(3)之间也设有贯穿下模(2)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使车轮成形后容易取出,避免成形车轮受损。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461399SQ2012201173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冯克敏, 廖茂, 张宇树, 张有明, 李世宽, 江文金, 董兴明, 赖华, 黄基平 申请人:四川新筑精坯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