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20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镗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内孔加工中,筒体类零件的内孔均由立式车床加工,但对于较长筒体的内孔立式车床无法加工,为了适应生产加工需要,迫切需要一种可用于卧式车床上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镗杆。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实现对较长筒体内孔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包括镗杆,镗杆装置于镗杆座上,于镗杆的一端装置刀座,刀座上设置刀具夹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刀座为“U”形;所述镗杆座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加工内径在Φ500 Φ 1300范围,同时镗杆的长度适用于长度在5M以内的筒体,两个镗杆座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刀架上,其作用是保证镗杆的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时,出现镗杆因长度过长而造成的失衡情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镗杆3,镗杆3装置于镗杆座4上,镗杆座4为两个,镗杆座4的设置可使镗杆3于镗杆座4上在径向或轴向上来回移动。于镗杆3的一端装置刀座2,刀座2为“U”形,刀座2上设置刀具夹头I。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加工内径在Φ500 Φ 1300范围,同时镗杆的长度适用于长度在5M以内的筒体,两个镗杆座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刀架上,其作用是保证镗杆的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时,出现镗杆因长度过长而造成的失衡情况。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镗杆(3),所述镗杆(3)装置于镗杆座(4)上,于镗杆(3)的一端装置刀座(2),刀座(2)上设置刀具夹头(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2)为“U”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镗杆座(4)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包括镗杆,镗杆装置于镗杆座上,于镗杆的一端装置刀座,刀座上设置刀具夹头。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加工内径在φ500~φ1300范围,同时镗杆的长度适用于长度在5M以内的筒体,两个镗杆座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刀架上,其作用是保证镗杆的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时,出现镗杆因长度过长而造成的失衡情况。
文档编号B23B29/00GK202845824SQ2012204842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戴建荣 申请人:上海电气(无锡)锻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