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30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钻杆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钻杆转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加工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钻杆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钻杆为向钻头传递动力,随同钻头进入钻孔的杆状或管状零件。其用途是将钻探泥浆运送到钻头,并与钻头一起提高、降低或旋转底孔装置。光管和原钢管材在经过多次加工步骤后被制成钻杆。首先,通过钢管加厚工序的处理,光管外表面向内弯,钢管管壁加厚。下一步,进行螺纹加工并镀上能够增加强度的铜。然后进行非破坏性质量控制检验,随后进行钢管管体接头的焊接。而后,管体会经历焊接热处理和焊接最终处理,以消除焊接残余压力。[0003]制作钻杆的原材料为圆柱形,需要在制作钻杆的原材料上制作钻杆纹路,以符合钻杆的使用要求。但是在制作的过程当中,由于钻杆的全身都需要加工,尤其是位于操作人员异侧的钻杆,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加工制作。要加工位于操作人员异侧的钻杆,就必须将钻杆转动或者操作人员移动位置。这样,不仅不便于操作,而且工序繁复,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钻杆转动装置,该装置随着钻杆的加工不断转动钻杆,便于钻杆的加工操作,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钻杆转动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所述的装置主体上固定有两个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一端为锯齿状,所述的外壳上还固定有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同时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的齿轮相哨合。[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缸用于推动外壳,即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将钻杆夹住,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齿轮相啮合,当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转动,即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再带动钻杆转动。[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0009]所述的液压缸相对摆放。[0010]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液压缸相对摆放,才能保证两个外壳内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能将钻杆夹紧。[0011]所述的液压缸上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且两个液压缸的出气口连接在同一出气管道上,两个液压缸的进气口连接在同一进气管道上。[0012]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钻杆两边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释放钻杆和夹紧钻杆的速率一样,则两个液压缸的出气口连接在同一出气管道上,两个液压缸的进气口连接在同一进气管道上。[0013]所述的液压缸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0014]所述的液压缸与装置主体底部的距离小于1.5米。[0015]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有一半位于外壳外。[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7]1、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推动两边的外壳内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将钻杆夹紧,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同时转动,滚轮转动带动钻杆转动,则操作人员只需站在钻杆的一面,即可对钻杆的全身进行加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0018]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只需控制液压马达和液压缸即可对该装置进行操作。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中的标号为:1、液压缸;11、进气口 ; 12、出气口 ;2、液压马达;3、外壳;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装置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0023][实施例][0024]如图1所示的钻杆转动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6,所述的装置主体6上固定有两个液压缸I,所述的液压缸I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外壳3,所述的外壳3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所述的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一端为锯齿状,所述的外壳3上还固定有液压马达2,所述的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同时与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上的齿轮相啮合。[0025]所述的液压缸I相对摆放。[0026]所述的液压缸I上设置有出气口 12和进气口 11,且两个液压缸I的出气口 12连接在同一出气管道上,两个液压缸I的进气口 11连接在同一进气管道上。[0027]所述的液压缸I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0028]所述的液压缸I与装置主体6底部的距离小于1.5米。[0029]所述的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有一半位于外壳3外。[0030]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钻杆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装置主体(6),所述的装置主体(6)上固定有两个液压缸(1),所述的液压缸(I)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外壳(3),所述的外壳(3)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所述的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一端为锯齿状,所述的外壳(3)上还固定有液压马达(2),所述的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同时与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上的齿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I)相对摆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I)上设置有出气口( 12)和进气口( 11),且两个液压缸(I)的出气口( 12)连接在同一出气管道上,两个液压缸(I)的进气口( 11)连接在同一进气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I)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I)与装置主体(6)底部的距离小于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有一半位于外壳(3)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转动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固定有两个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外壳,外壳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一端为锯齿状,外壳上还固定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同时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的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能随着钻杆的加工不断转动钻杆,便于钻杆的加工操作,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3Q7/00GK203019128SQ2013200480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贺昶明 申请人:成都大漠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