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头上锻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30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头上锻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锻造汽车推力杆球头上锻模,包括内芯、本体、型腔,内芯和本体为组合式结构,所述本体上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内芯从通孔处装入本体,并凸入型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孔为阶梯孔,包括一个下圆孔和一个上圆孔,上圆孔的内径大于下圆孔的内径,所述内芯分为工作段、配合段和固定段,其中配合段的大小与下圆孔相配合,固定段的大小与上圆孔相配合,所述内芯从通孔的上圆孔装入本体,内芯工作段穿过通孔凸入型腔,内芯固定段的上方装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锻模的制作更为简便,生产效率更快,型腔尺寸一致性高,型腔精修方便,光洁程度可得到保证。
【专利说明】一种球头上锻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锻造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尤其是一种用于锻造汽车推力杆球头的上锻模。
【背景技术】
[0002]球头零件由圆环头部及圆形杆部连接组成,头、杆之间由较大圆弧过渡,零件头部圆环壁较薄,高度较大且相对圆杆轴线上下不对称,造成该零件锻模的上模部分中的圆环型腔较深较窄,窄型腔需电脉冲加工,给模具制造带来较大难度。并且传统的球头上锻模采用整体结构(见图1),内芯部分最先与炽热金属接触,并且始终在高打击负荷和热负荷二者同时脉冲式加载和卸载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极易造成压塌、磨损、变形及热疲劳裂纹;锻造终了过程,由于锻件头部盲孔处的连皮厚度变薄、温度下降,内芯所承受的更大压力会对型腔底部平面进行压挤,造成外环根部处因拉应力而易开裂;另外,环形型腔较深较窄,锻造过程型腔排气不顺,易造成锻件局部充不满。因此,模具服役寿命低,产品废品率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球头上锻模,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腔排气顺畅的上锻模。
[0004]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球头上锻模包括内芯、本体、型腔,内芯和本体为组合式结构,所述本体上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内芯从通孔处装入本体,并凸入型腔。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孔为阶梯孔,包括一个下圆孔和一个上圆孔,上圆孔的内径大于下圆孔的内径,所述内芯分为工作段、配合段和固定段,其中配合段的大小与下圆孔相配合,固定段的大小与上圆孔相配合,所述内芯从通孔的上圆孔装入本体,内芯工作段穿过通孔凸入型腔,内芯固定段的上方装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锻模的制作更为简便,组合式的结构可以进行数控车床加工,与整体模只能采用电脉冲加工相比,生产效率更快,型腔尺寸一致性高,型腔精修方便,光洁程度可得到保证。并且由于组合式结构的内芯所承受的压力被垫板所吸收,型腔底部平面的外环根部开裂的机率降为零,模具服役寿命可大幅提高。另外,当内芯失效后模具型腔其它处仍可继续服役,此时对模具进行返修,传统的整体结构各处只能同步进行,而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只需对内芯进行返修或者更换。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内芯可单独采用韧性稍差而其它性能优的模具材料,从而使模具型腔各处服役寿命趋于一致。
[0007]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锻模的内芯与本体接触处为间隙配合,所述垫板与内芯固定段之间向外有排气槽。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具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内芯与本体配合间隙及垫板上的排气槽溢出残气,可充分保证锻件的充满,从而大幅降低产品废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传统的整体式上锻模结构剖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与内芯分离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所示:一种球头上锻模,它包括内芯2、本体1、型腔3,内芯2和本体I为组合式结构,所述本体I上开有一个通孔7,所述通孔7为阶梯孔,包括一个下圆孔72和一个上圆孔71,上圆孔71的内径大于下圆孔72的内径,所述内芯2分为工作段23、配合段22和固定段21,其中配合段22的大小与下圆孔72相配合,固定段21的大小与上圆孔71相配合,所述内芯2从通孔7的上圆孔71装入本体,内芯2工作段23穿过通孔7凸入型腔3,内芯2固定段21的上方装有垫板4,所述垫板4通过螺钉5与本体I连接。内芯2与本体I接触处为间隙配合,选取合适的间隙以既满足残气的排出,又不产生纵向毛刺,并且在垫板4与内芯2固定段21之间向外开有排气槽6。
【权利要求】
1.一种球头上锻模,包括内芯、本体、型腔,其特征在于:内芯和本体为组合式结构,所述本体上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内芯从通孔处装入本体,并凸入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上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阶梯孔,包括一个下圆孔和一个上圆孔,上圆孔的内径大于下圆孔的内径,所述内芯分为工作段、配合段和固定段,其中配合段的大小与下圆孔相配合,固定段的大小与上圆孔相配合,所述内芯从通孔的上圆孔装入本体,内芯工作段穿过通孔凸入型腔,内芯固定段的上方装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头上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与本体接触处为间隙配合,所述垫板与内芯固定段之间向外有排气槽。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409167SQ20132032131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沈祁阳, 蒲焕章, 刘均, 沈运海 申请人:衡阳市鹏润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