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顶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536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触点顶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点顶出装置,意在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触点顶出时不会被顶杆带回的触点顶出装置,包括压模、型模和顶杆,顶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端固定设有挡板且通孔内设有杆芯,杆芯包括伸出部,杆芯可在通孔内移动,所述伸出部可穿过挡板伸出顶杆外侧,杆芯上固定连接有复位件,复位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上,顶杆上与挡板所在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凸出部。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将触点顶出时,顶杆与触点脱离接触,主要靠杆芯将其顶出,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使得触点迅速脱落,不会与顶杆接触重新被带回,工作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触点顶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点顶出装置,尤其是一种可以避免触点顶出时被顶杆带回的触点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触点在成型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定长、切丝、镦压、开模和顶出,
[0003]首先,银丝被送入到型模当中定长,切刀切断银丝,切下来的银丝位于型模当中,此时调整压模的位置,压模逐渐靠近型模挤压银丝完成银触点的镦压成型,然后压模离开,施加给顶杆作用力使顶杆将银触点顶出完成银触点的脱模。
[0004]现有技术银触点机都是在银触点镦压和成型过程中顶杆位于型模中的部分完全与顶杆接触,使得银触点与顶杆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由于压模镦压银丝时施加了较大的作用力,银触头很可能与顶杆挤压过密,两者粘连在一起,顶杆将触头顶出后在复位时经常会将触点带回,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触点顶出时不会被顶杆带回、工作效率高的触点顶出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点顶出装置,包括压模、型模和顶杆,所述压模设有触头槽,型模上设有用于放置银丝的第一通孔,所述的顶杆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顶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一端固定设有挡板,第二通孔内设有杆芯,所述杆芯包括伸出部,杆芯可在第二通孔内移动,所述伸出部可穿过挡板伸出顶杆外侧,所述杆芯上固定连接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上,所述顶杆上相对于挡板所在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型模形成限位结构的凸出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内设置有挡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杆芯,杆芯和挡板之间设置有复位件,顶杆上设有凸出部,对银丝镦压时,顶杆和杆芯一同运动让触头成型,当将触头顶出时,顶杆被其凸出部限位在第二模块通孔中,此时只是杆芯将触头顶出,触头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同时复位件可保证杆芯复位,杆芯复位过程中会对触头有一定的冲击力,可以保证触头快速脱模掉落,避免因触头与顶杆接触过于紧密导致触头顶出时容易被顶杆带回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能够在第一通孔内沿第一通孔轴线方向移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能在型模内移动,避免了杆芯顶触点的时候因为杆芯和顶杆不够长导致杆芯不能将触点顶出第一通孔。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芯总长度和顶杆总长度相一致,初始位置时,杆芯伸出部端面与顶杆设有挡板的端面相重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芯伸出部端面与顶杆设有挡板的端面相重合,可以保证触头在镦压过程中底部镦压平整,保证触头的质量。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采用弹簧,所述弹簧设置至少有两个且弹簧均匀分布设置在挡板和杆芯之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设置至少有两个且弹簧均匀分布设置在挡板和杆芯之间,增加弹簧的复合弹力,使得顶杆未被挡住限位时,顶杆能与杆芯一同运动,杆芯在较大弹簧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从顶杆通孔中伸出,从而保证触头的加工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点机顶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点机顶出装置初始位置工作原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点顶出装置脱模状态的工作原理图。
[0017]附图中,1.压模;11.触头槽;2.型模;21.第一通孔;3.顶杆;31.环形挡板;32.凸出部:33.第二通孔;4杆芯:41.伸出部:5.弹簧:6.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触点机顶出装置,包括压模1、型模2和顶杆3,压模1上有触头槽11,型模2上有第一通孔21,工作时银丝放置在第一通孔21内,银丝被切断后,触头槽11和第一通孔21同心,此时顶杆3进入到第一通孔21内,银丝被镦压,银丝一部分进入到触头槽11中成型,另一部分在第一通孔21内镦压,直至触头成型,压模1后退脱模,顶杆3继续运动将触头顶出第一通孔21,完成触头的脱模。
[0019]顶杆3上设有第二通孔33,第二通孔33内设有杆芯4,杆芯4优选圆形,杆芯4可在第二通孔33内移动,第二通孔33 —端设置有环形挡板31,环形挡板31与顶杆3呈一体设置,杆芯4包括伸出部41,伸出部朝向环形挡板31 —端,环形挡板31和杆芯4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选用弹簧,弹簧5两端分别与环形挡板31和杆芯4粘接固定连接,顶杆3上还设有凸出部32。
[0020]银丝在第一通孔21内定长切断后,驱动压模1向型模2运动,控制压模1使触头槽11和第一通孔21同心,此时,顶杆3和杆芯4处于初始位置,顶杆3和杆芯4的顶端端面相平,驱动装置驱动压模1向型模2挤压,银丝在触头槽11和第一通孔21内被挤压成型,此时,驱动装置驱动压模1后退,远离挤压成型的触点6,触点6触头部分裸露在外,另一侧处于第一通孔21中,驱动装置驱动杆芯4向触点6方向移动,开始时,由于弹簧5的较大弹力作用,顶杆3和杆芯4 一起向触点6方向移动推动触点6脱模,当顶杆3的凸出部32和型模2接触时,型模2卡住凸出部32使得顶杆3不能继续向前移动,杆芯4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推动触点6向前移动,弹簧5被压缩,顶杆3不再和触点6接触,大大减小了触点6和顶出装置的接触面积,触点6容易掉落,保证了顶杆3在回到初始位置时不会将被顶出的触点6带回。
[0021]触点6顶出后,驱动装置不对杆芯4施加驱动力时,杆芯4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在第二通孔33中的初始位置,杆芯4复位时,弹簧5的弹力也会对杆芯4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杆芯4震动将触点6震落,进一步保证触点6的快速掉落,继续对触点6挤压成型时,顶杆3和杆芯4在压模1的挤压推动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被驱动装置顶住完成触点6的挤压成型。
[002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申请文件为触头机(冷镦机)中的一个顶出装置,而触头机(冷镦机)为现有技术,上文中提到的驱动装置也为触头机上的本身自带结构,本文便不再详述。
[0023]弹簧5设置至少有两个且弹簧5均匀分布设置在环形挡板31和杆芯4之间,增加弹簧5的复合弹力,使得顶杆3未被挡住限位时,顶杆3能与杆芯4 一同运动,杆芯4在较大弹簧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从第二通孔33中伸出,从而保证触头的加工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触点顶出装置,包括压模、型模和顶杆,所述压模设有触头槽,型模上设有用于放置银丝的第一通孔,所述的顶杆位于第一通孔内,其特征是:所述顶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一端固定设有挡板,第二通孔内设有杆芯,所述杆芯包括伸出部,杆芯可在第二通孔内移动,所述伸出部可穿过挡板伸出顶杆外侧,所述杆芯上固定连接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上,所述顶杆上相对于挡板所在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型模形成限位结构的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顶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杆能够在第一通孔内沿第一通孔轴线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顶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杆芯总长度和顶杆总长度相一致,初始位置时,杆芯伸出部端面与顶杆设有挡板的端面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顶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件采用弹簧,所述弹簧设置至少有两个且弹簧均匀分布设置在挡板和杆芯之间。
【文档编号】B21J13/14GK204108211SQ201420553916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涂良峰 申请人:温州赛金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