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丝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958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丝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丝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新盘绕盘机构和与之配套的破损盘支撑机构;所述新盘绕盘机构和破损盘支撑机构均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二支撑柱,二支撑柱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主、副滚轴分别穿过对应的两通孔横架于二支撑柱之间,新、旧盘分别置于二支撑柱间的主、副滚轴上。可方便地将破损焊丝盘上的焊丝转移至新焊丝盘上即可将旧盘上的焊丝卷绕在新盘上,解决因焊丝盘破损导致的焊丝被丢弃的问题。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为企业节约了经费。另外,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焊丝盘的安装及焊丝的转移都较为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焊丝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焊丝收集装置,属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高效和精密的自动化焊接技术替代了传统的人工焊接。通常在自动焊接设备上都会使用焊丝盘来装载焊丝,随着焊接的不断进行,焊丝盘随之旋转并逐渐消耗焊丝。当焊丝使用完毕后只需更换新的焊丝盘就能接着使用,整个过程高效快捷。由于焊丝盘采用普通聚乙烯材料制成,因此结构强度较差,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焊丝盘。一旦焊丝盘出现结构破损,就无法再安装于自动焊接设备上,现有的方法是将损坏的焊丝盘连同焊丝一起丢弃。这样不仅造成焊丝的巨大浪费,而且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破损的焊丝盘无法安装于自动焊接设备上,只能将破损的焊丝盘连同焊丝一并丢弃,从而造成过度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丝收集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焊丝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新盘绕盘机构和与之配套的破损盘支撑机构,以便将破损的焊丝盘架设于破损盘支撑机构上,然后通过新盘绕盘机构将焊丝从破损的焊丝盘缠绕至新的焊丝盘,从而避免浪费。
[0005]所述新盘绕盘机构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一端设手柄的主滚轴穿过两通孔横架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新盘置于第一、第二两支撑柱间的主滚轴上,以便转动手柄就能带动新盘转动而卷绕焊丝。
[0006]所述破损盘支撑机构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副滚轴穿过两通孔横架于第三、第四支撑柱之间,以便将破损盘置于第三、第四两支撑柱间的副滚轴上,使破损盘随新盘转动而在副滚轴上转动。
[0007]所述新盘绕盘机构和破损盘支撑机构分设于底座两端,且主、副滚轴相互平行,以便焊丝能够平顺地从破损盘转移至新盘上。
[0008]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顶部、自圆形通孔中线分别设有上卡块,每一上卡块一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柱相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柱之间互设扣合组件,以将上卡块绕铰链向一侧打开后,即可放入主滚轴,之后再合拢上卡块,并通过扣合组件固定。
[0009]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卡块及支撑柱上的水平套管,置于两水平套管中的U形插销,用于固定上卡块于支撑柱上,避免主滚轴转动时意外脱出。
[0010]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对称间隔设置在上卡块上的两水平套管,两端置于两水平套管中的水平杆,固定在水平杆中部的其上带通孔的锁舌,锁舌通孔与设于支撑柱上的锁扣相配接,用于固定上卡块于支撑柱上,避免主滚轴转动时意外脱出。
[0011]所述底座中部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柱与第三、第四支撑柱之间设有导线架,该导线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竖直立柱,设于该竖直立柱顶端的水平套管,以便破损盘上的焊丝引出后,穿过水平套管延伸并卷绕在新盘上,以通过导线架控制焊丝的位置和速度,防止焊丝散乱。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将破损焊丝盘上的焊丝转移至新焊丝盘上,解决因焊丝盘破损导致的焊丝被丢弃的问题。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为企业节约了经费。另外,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焊丝盘的安装及焊丝的转移都较为方便。实为一理想的收集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丝收集装置,包括底座5,其中底座5上设有新盘绕盘机构I和与之配套的破损盘支撑机构4 ;
[0017]所述新盘绕盘机构I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13和第二支撑柱14,第一支撑柱13和第二支撑柱14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一端设圆形手柄10的主滚轴12穿过两通孔横架于第一支撑柱13和第二支撑柱14之间,以便将新盘A置于第一、第二两支撑柱13、14间的主滚轴12上,并且转动手柄10就能带动新盘A转动而卷绕焊丝;
[0018]所述破损盘支撑机构4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副滚轴7穿过两通孔横架于第三、第四支撑柱之间,以便将破损盘B置于第三、第四两支撑柱间的副滚轴7上,使破损盘B随新盘A转动而在副滚轴7上转动;
[0019]所述新盘绕盘机构I和破损盘支撑机构4分设于底座5的左右两端,且主、副滚轴12、7相互平行,以便焊丝能够平顺地从破损盘B转移至新盘A上;
[0020]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柱13、14顶部、自圆形通孔中线分别设有上卡块11,第三、第四支撑柱顶部、自圆形通孔中线分别设有上卡块8,每一上卡块左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柱相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柱之间互设扣合组件;
[0021]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卡块11、8及支撑柱上的水平套管15,置于两水平套管15中的U形插销16,用于固定上卡块11、8于支撑柱上,避免主、副滚轴12、7转动时意外脱出;显然扣合组件还可包括对称间隔设置在上卡块上的两水平套管,两端置于两水平套管中的水平杆,固定在水平杆中部的其上带通孔的锁舌,锁舌通孔与设于支撑柱上的锁扣相配接,用于固定上卡块于支撑柱上,避免主滚轴转动时意外脱出。
[0022]所述底座5中部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柱13、14与第三、第四支撑柱之间设有导线架,该导线架包括设于底座5上的竖直立柱3,设于该竖直立柱3顶端的水平套管2,以便破损盘B上的焊丝引出后,穿过水平套管2延伸并卷绕在新盘A上,以通过导线架控制焊丝的位置和速度,防止焊丝散乱。
【权利要求】
1.一种焊丝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新盘绕盘机构和与之配套的破损盘支撑机构; 所述新盘绕盘机构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一端设手柄的主滚轴穿过两通孔横架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新盘置于第一、第二两支撑柱间的主滚轴上; 所述破损盘支撑机构包括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顶部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副滚轴穿过两通孔横架于第三、第四支撑柱之间,破损盘置于第三、第四两支撑柱间的副滚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盘绕盘机构和破损盘支撑机构分设于底座两端,且主、副滚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顶部、自圆形通孔中线分别设有上卡块,每一上卡块一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柱相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柱之间互设扣合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丝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卡块及支撑柱上的水平套管,置于两水平套管中的U形插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丝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对称间隔设置在上卡块上的两水平套管,两端置于两水平套管中的水平杆,固定在水平杆中部的其上带通孔的锁舌,锁舌通孔与设于支撑柱上的锁扣相配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柱与第三、第四支撑柱之间设有导线架,该导线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竖直立柱,设于该竖直立柱顶端的水平套管。
【文档编号】B23K9/133GK204262563SQ20142065129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秦寿良, 周全望, 吴启荣 申请人: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