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99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包括上引导套1、下引导套、连接杆、引导杆和引导头;所述上引导套为圆柱形,圆柱中心设有装配孔,引导杆安装在所述装配孔中;下引导套为圆柱形,下端倒角,中间设有引导头装配孔,引导头安装在所述引导头安装孔内;所述引导头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另外一端固定上引导套;所述连接杆为横放的“U”型;所述引导杆下端与引导头中心的孔连接;加工用的电极丝从引导杆上端穿入,从引导头下端穿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实现孔位被遮挡的气膜孔的电火花加工,避免采用激光打孔残留重熔层厚度超标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说是叶片气膜孔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空心带冷却气膜孔结构的叶片,其叶身气膜孔大都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来完成。由于叶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气膜孔的加工位置、角度也随之变化,部分气膜孔存在遮挡现象(见图一),采用传统的电极无法进行加工,只能采用激光打孔,其加工后的气膜孔残留重熔层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可实现“被遮挡”气膜孔的电火花加工。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引导套1、下引导套、连接杆、弓丨导杆和引导头;所述上引导套为圆柱形,圆柱中心设有装配孔,引导杆安装在所述装配孔中;下引导套为圆柱形,下端倒角,中间设有引导头装配孔,引导头安装在所述引导头安装孔内;所述引导头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另外一端固定上引导套;所述连接杆为横放的“U”型;所述引导杆下端与引导头中心的孔连接;加工用的电极丝从引导杆上端穿入,从引导头下端穿出。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实现孔位被遮挡的气膜孔的电火花加工,避免采用激光打孔残留重熔层厚度超标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被遮挡气模孔的位置及角度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上引导套1、下引导套2、连接杆3、引导杆4和引导头5 ;所述上引导套4为圆柱形,圆柱中心设有装配孔,引导杆4安装在所述装配孔中;下引导套2为圆柱形,下端倒角,中间设有引导头装配孔,引导头5安装在所述引导头安装孔内;所述引导头5固定在连接杆3上;所述连接杆3另外一端固定上引导套1 ;所述连接杆3为横放的“U”型;所述引导杆4下端与引导头5中心的孔连接;加工用的电极丝6从引导杆4上端穿入,从引导头5下端穿出。
[0009]为适应不同的电极丝6直径,所示引导头的内孔直径也不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孔用专用电极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引导套(1)、下引导套、连接杆、引导杆和引导头;所述上引导套为圆柱形,圆柱中心设有装配孔,引导杆安装在所述装配孔中;下引导套为圆柱形,下端倒角,中间设有引导头装配孔,引导头安装在所述引导头安装孔内;所述引导头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另外一端固定上引导套;所述连接杆为横放的“U”型;所述引导杆下端与引导头中心的孔连接;加工用的电极丝从引导杆上端穿入,从引导头下端穿出。
【文档编号】B23H11/00GK204171498SQ20142066056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陈靖波, 刘鹏, 陈利明 申请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