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热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直弯柔性可调式热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一种重要的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其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行驶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整体形状呈“U”形拉杆结构。横向稳定杆在载重汽车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重型商用车上是更为重要。商用汽车横向稳定杆与常规稳定杆的结构有所不同,汽车稳定杆的两端尾端成阶梯扁圆柱形状,且其尾端带有圆形通孔,具体形状见稳定杆附图2所示,将汽车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弯曲成型时,要保证汽车稳定杆尾端扁圆柱形状不能压塌变形。目前,一般采用点接触的直推成型方式,然而采用这种成型方式将给汽车稳定杆前后尾端带来明显的伤痕,严重时,将造成阶梯和扁圆柱形处产生压塌变形及产生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直弯柔性可调式热压成型装置,能有效减少汽车稳定杆前后尾端弯曲成型时带来的伤痕,较好地避免了汽车稳定杆两侧尾端扁圆柱处的压塌变形;并适合于多种品种稳定杆生产的需要,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直弯柔性可调式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成型装置,工作平台上水平的放置稳定杆工件,稳定杆工件的上方、在工作平台 上设置夹紧油缸一、夹紧油缸二,夹紧油缸一和夹紧油缸二的结构对称,且夹紧油缸一和夹紧油缸二垂直稳定杆工件设置;
稳定杆工件的下方设置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上成型凹模、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结构对称,且相对设置,同时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相对的内侧共同安装脱件油缸,而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的上方共同安装上成型凹模,其中上成型凹模与夹紧油缸一和夹紧油缸二共同固定稳定杆工件的中部位置,其中上成型凹模的顶部有与稳定杆工件适配的半圆形凹槽;其中上成型凹模和右下型凹模的下方安装垫块,垫块上开设直线凹槽,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的底部插入直线凹槽内,并且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能够沿着直线凹槽滑动;
夹紧油缸一和夹紧油缸二的外侧对称的设置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分别为液压油缸一和液压油缸二,液压油缸垂直稳定杆工件,所述液压油缸的前端安装楔形滑块,楔形滑块上安装动模,所述动模为滚轮,滚轮的外圆周上有与稳定杆工件适配的半圆形凹槽,液压油缸施力推抵稳定杆工件,使稳定杆工件向下弯折。当需要脱模时,启动脱件油缸8向上动作推抵稳定杆工件。
优选的,左下凹模和右下凹模的外侧分别设置锁紧油缸,锁紧油缸带动左下凹模和右下凹模左右移动,同时锁紧油缸的底部安装能够水平移动的滑台,且锁紧油缸上安装能够使锁紧油缸沿着滑台水平移动的滑台调宽杆,以此调整左下凹模和右下凹模之间的距离。当然滑台也可以斜置设置,使锁紧油缸斜向运动。
优选的,液压油缸的外侧也分别设置调宽杆,调宽杆用来调节液压油缸之间的宽度。
优选的,其中锁紧油缸倾斜安装,所述锁紧油缸的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 40-60°的夹角,同时锁紧油缸也能够沿着锁紧油缸的轴线前后移动,且锁紧油缸的顶部安装整形装置,整形装置能够沿着锁紧油缸的轴线来回调整移动,所述整形装置用于对稳定杆工件两端的自由端挤压整形。
优选的,所述上成型凹模水平安装,并且与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垂直相接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结构,实现了一个动力多种动作的加工方式,有效缩短了加工时间和制造成本,并可利用快速成型后得到余温,直接进行淬火处理,省去了二次加热的工序,降低了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并有效解决了稳定杆在加工制造中成型速度慢,有压痕的难题。
(2、)驱动装置整体宽度均可以较大范围调整,以适合多品种生产的需要,便于拆装焊接及修模,寿命长,有效降低投入生产成本,实现了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稳定杆工件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工作平台1、稳定杆工件2、夹紧油缸一3、夹紧油缸二4、上成型凹模5、右下型凹模6、左下型凹模7、脱件油缸8、垫块9、直线凹槽10、液压油缸一11、液压油缸二12、楔形滑块13、转轴14、锁紧油缸15、调宽杆16、液压站17、电控系统18、整形装置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中,汽车横向稳定杆直弯柔性可调式热压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成型装置,工作平台1上水平的放置稳定杆工件2,稳定杆工件2的上方、在工作平台1上设置夹紧油缸,所述夹紧油缸分别为夹紧油缸一3、夹紧油缸二4,夹紧油缸一3和夹紧油缸二4的结构对称,且夹紧油缸一3和夹紧油缸二4垂直稳定杆工件2设置。
稳定杆工件2的下方设置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上成型凹模5、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结构对称,且相对设置,同时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相对的内侧共同安装脱件油缸8,而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的上方共同安装上成型凹模5,其中上成型凹模5与夹紧油缸一3和夹紧油缸二4共同固定稳定杆工件2的中部位置,其中上成型凹模5的顶部有与稳定杆工件2适配的半圆形凹槽;其中上成型凹模5和右下型凹模6的下方安装垫块9,垫块9上开设直线凹槽10,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的底部插入直线凹槽10内,并且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能够沿着直线凹槽10滑动。当需要脱模时,脱件油缸8向上动作,轻推工件,使得稳定杆工件脱离成型装置,容易脱模。
所述上成型凹模水平安装,并且与右下型凹模和左下型凹模垂直相接连成一体,当一体形成时上成型凹模为两块对称的半上成型凹模组成,两块对称的半上成型凹模之间活动连接,其可以跟随右下型凹模6和左下型凹模7的移动进行位置调整。
夹紧油缸一3和夹紧油缸二4的外侧对称的设置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分别为液压油缸一11和液压油缸二12,液压油缸垂直稳定杆工件2设置,所述液压油缸的前端安装楔形滑块13,楔形滑块13上通过转轴14安装动模,所述动模 为滚轮,滚轮的外圆周上有与稳定杆工件2适配的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用于定位和成型,液压油缸施力,通过滚轮以面接触方式推抵稳定杆工件2,使稳定杆工件2向下弯折,使得稳定杆工件2左右两段折弯处直角折弯成型。有效减少汽车稳定杆工件2弯曲成型时带来的伤痕,较好地避免了汽车稳定杆工件2两端扁圆柱处的压塌变形。
左下凹模7和右下凹模6的外侧分别设置锁紧油缸15,锁紧油缸15带动左下凹模7和右下凹模6左右移动,同时锁紧油缸15的底部安装能够水平移动的滑台(图中未示出),且锁紧油缸15上安装能够使锁紧油缸15沿着滑台水平移动的滑台调宽杆16,调宽杆16调整左下凹模17和右下凹模18之间的距离。
其中优选锁紧油缸15倾斜安装,所述锁紧油缸15的轴线B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40-6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夹角为45°,同时锁紧油缸15也能够沿着锁紧油缸的轴线B前后移动,且锁紧油缸15的顶部安装整形装置19,整形装置19能够沿着锁紧油缸的轴线B来回调整移动,可以在整形装置19上安装调节杆,通过调节杆来控制整形装置19的移动,所述整形装置19用于对稳定杆工件两侧尾端挤压整形。当然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油缸15还可以是能够任意调整角度的设置。
同时液压油缸一11和液压油缸二12的外侧也分别设置调宽杆,调宽杆用来调整液压油缸一11和液压油缸二12之间的距离,调宽杆适合于多种规格宽度的汽车稳定杆工件,做到一台成型机多种品种用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液压站17、电控系统18,电控系统18控制液压站17,而液压站17分别与夹紧油缸一3、夹紧油缸二4、上成型凹模5、右下型凹模6、左下型凹模7、脱件油缸8、液压油缸一11、液压油缸二12、锁紧油缸15连接, 通过液压站17控制上述部件的作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型凹模5与夹紧油缸一3和夹紧油缸二4共同配合下用于对汽车稳定杆左右两段折弯处的直角折弯热压成型,而上成型模具上设有用于对中间段定位的半圆形凹槽定位面和成型凹面。
稳定杆工件热压成型工序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将稳定杆工件夹紧,启动夹紧油缸一和夹紧油缸二,工作下行,夹紧稳定杆工件。
第二步:启动液压油缸一和液压油缸二工作下行,推动滚轮下压稳定杆工件,工件的中部被夹住,因此工件从夹住的两侧进行弯折,使其折弯成型,使得汽车稳定杆工件5两侧尾端与上成型凹模相贴合。
第三步:锁紧校正,启动两边的锁紧油缸15,使整形装置19从下方45°向上反扣挤压锁紧整形稳定杆工作的两侧尾端,使得稳定杆两端的扁平圆形柱体保持在垂直状态,并且中间通孔A定位保持不会扭曲变形。
最后一步,锁紧油缸15退出,液压油缸退出,夹紧油缸退出,最后是脱模油缸工作,脱模油缸推抵工件,使得稳定杆工件脱模,方便取下U型的稳定杆工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