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19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弯折件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制造工艺,一般只包括简单的下料与弯折工序。其下料是通过激光切割下料,效率极低,而其弯折则是通过折床弯折,一次只能弯折件,效率也不高。而且,传统的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制造工艺,其制造出来的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无论是外角还是内角,都有圆弧过渡,并非直角过渡。在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的某些应用中,如显示器边框、电视边框等,为了便于装配紧凑,不留空隙,往往需要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所形成的边框结构,其内角、外角的过渡部位越接近直角越好,这样便能使装配更加科学合理。显然,传统的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制造工艺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能够提高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的生产效率与品质,而且使其内角、外角的过渡部位接近直角,特别是内角,几乎趋近于直角,便于后续的装配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包括弯折上模及弯折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上模的下侧设有横截面呈凹字形的长条状主弯折部,所述弯折下模的上侧设有横截面呈口字形的长条状副弯折部,其中,所述主弯折部与副弯折部相适配(即,主弯折部与副弯折部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1.5H),所述副弯折部的宽度与基板的两条V形槽的距离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弯折下模的副弯折部设有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顶出销、顶出块及弹性组件,所述顶出销、顶出块包括多个并沿长条状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顶出弹簧及顶出弹簧固定件;所述弯折上模的主弯折部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止挡压板及复位组件,所述止挡压板呈长条状,并与弯折下模的副弯折部相对应,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压紧弹簧及压紧弹簧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副弯折部的宽度等于基板的两条V形槽近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述弯折上模还包括上托板、上垫块、上模座及上垫板,所述主弯折部设于上垫板。

进一步,所述弯折下模还包括下垫块、下模座及下垫板,所述副弯折部设于下垫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能够对设计有两条V形槽的金属板材基板进行一出二的弯折成型,对称式受力,将基板弯折成冂形的半成品弯折件,然后再切割成两件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使其内角、外角的过渡部位接近直角,特别是内角,几乎趋近于直角,便于后续的装配应用,整体品质大幅度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基板开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板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板切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弯折上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弯折上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弯折下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弯折下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弯折上模与弯折下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板1;V形槽2;定位孔3;弯折上模4;弯折下模5;主弯折部6;副弯折部7;定位销8;金属板材弯折件9;顶出销10;顶出块11;止挡压板12;拼接缝13;上托板14;上垫块15;上模座16;上垫板17;下垫块18;下模座19;下垫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其在使用时,需要对金属板材进行一些前期工序,形成设有两条V形槽的基板。前期进行的工序如下:

1)下料:按预设的尺寸,将金属板材加工成长条状的基板1,该基板1的厚度为H;需要说明的是,基板1的长度、宽度不限,原理上,无论多长多宽的基板皆可适用。

2)开槽:在基板1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沿长条状方向,对称加工出两条V形槽2,该V形槽2的厚度Vh为0.5H,宽度Vl为1.5H;另外,在基板1上,沿长条状方向开设若干定位孔3,该些定位孔3位于两条V形槽2之间;两条V形槽2对称设置能够大幅度提高弯折成型的科学合理性,当然,不设置成对称原理上也是可行甚至等同的,但效果会相差甚远。

至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应用于下面的工序3)。

3)弯折:预备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该弯折模具包括弯折上模4及弯折下模5,所述弯折上模4的下侧设有横截面呈凹字形的长条状主弯折部6,所述弯折下模5的上侧设有横截面呈口字形的长条状副弯折部7,其中,所述主弯折部6与副弯折部7相适配(即,主弯折部6与副弯折部7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1.5H),所述副弯折部7的宽度与基板1的两条V形槽2的距离相对应,具体为副弯折部7的宽度等于基板1的两条V形槽2近端之间的距离;另外,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上,沿长条状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销8;将基板1放置在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上,并使基板1开设有V形槽的一侧与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相对应,其中,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位于基板1的两条V形槽2之间;当将基板1放置在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上时,通过定位孔3与定位销8的配合进行固定;弯折上模4下压,弯折上模4的主弯折部6与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相配合,将基板1弯折成两侧对称的横截面呈冂形的半成品金属板材弯折件。

通过本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弯折成两侧对称的横截面呈冂形的半成品金属板材弯折之后,为形成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还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4)切开:将呈冂形的半成品弯折件沿中间位置切开,得到两件横截面呈L形的金属板材弯折件9,该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内侧角为无圆弧过渡的直角。成型后的L形金属板材弯折件9,其内角有一条拼接缝13。

具体地,所述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设有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顶出销10、顶出块11及弹性组件,所述顶出销10、顶出块11包括多个并沿长条状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顶出弹簧及顶出弹簧固定件;弯折上模4的主弯折部6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止挡压板12及复位组件,所述止挡压板12呈长条状,并与弯折下模5的副弯折部7相对应,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压紧弹簧及压紧弹簧固定件。

具体地,所述弯折上模4还包括上托板14、上垫块15、上模座16及上垫板17,所述主弯折部6设于上垫板17;所述弯折下模5还包括下垫块18、下模座19及下垫板20,所述副弯折部7设于下垫板20。另外,还包括导向柱、导向孔、导向套等组件,其为模具领域的常规构造,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长条状主弯折部可以由若干截上模板拼接形成。所述长条状副弯折部可以由若干截下模板拼接形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