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轮衬套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513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轮衬套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搬运车用压轮衬套装配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搬运车用压轮安装于手柄的底端,用来压起升油缸的泵芯。现有技术的压轮为中空圆管,由于压轮的长度较长,需要在压轮两头分别安装一个衬套,该衬套的外径与压轮的内径相匹配。现有的最常用的压轮衬套组装方式是采用榔头敲击,将衬套敲入压轮中,使衬套和压轮为过盈配合。两个衬套需要分两次敲击才能将衬套装入压轮中。这种装配方式速度慢,效率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一次安装两个衬套的压轮衬套装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轮衬套装配装置,它包括压紧机构、装夹机构和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底座两端的气缸和定位架;

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有与待组装压轮滑动配合的压轮放置架和用来套设待组装衬套的两个衬套架,所述压轮放置架位于定位架与气缸之间,所述衬套架分别设置在定位架上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衬套架对应待组装压轮的两端,且衬套架的轴线与待组装压轮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气缸伸缩距离为两个衬套架底部之间距离减去待组装压轮长度。气缸的伸缩距离正好将两个衬套压入压轮中。

所述衬套架与定位架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为可拆卸安装。可以根据待组装压轮大小规格不同,对衬套架进行更换。

所述衬套架套设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

所述衬套架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为螺纹连接。

所述压轮放置架上设置有凹槽,待组装压轮设置于凹槽内。

所述凹槽设置为半圆形凹槽。

所述压轮放置架的高度可调。用来调节放置在压轮放置架上的压轮的轴线高度,使压轮的轴线与衬套架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压轮衬套装配,待组装压轮与压轮放置架为滑动配合,气缸将压轮推向定位架,只需一个气缸就能将两个衬套压入压轮中,装配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它包括压紧机构、装夹机构和底座1。压紧机构包括气缸2和定位架3,气缸2与定位架3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两端,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5与定位架3相对应。

装夹机构包括压轮放置架4和衬套架6,衬套架6安装在定位架3面对气缸2的一侧以及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5,待组装衬套7套设在衬套架6上。压轮放置架4位于定位架3与气缸2之间并靠近定位架3;压轮放置架4上放置有待组装压轮8,该压轮8设置衬套安装通孔9。衬套架6对准压轮8的两端,且衬套架6的轴线与压轮8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待组装压轮8与压轮放置架4之间为滑动配合。

气缸2伸缩距离为两个衬套架6底部之间距离减去待组装压轮8的长度。压轮放置架4上设置有凹槽,压轮8放置于凹槽内,该凹槽可以设置为三角形凹槽,也可以设置为半圆形凹槽,半圆的半径与压轮的外径相对应。压轮放置架4的高度为可调节的,通过调节压轮放置架的高度,来调节压轮的高度,使压轮的轴线与衬套架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衬套架6与定位架3和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5为可拆卸安装,衬套架6可套设在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5,衬套架6与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5也可以是螺纹连接。衬套架6可以根据压轮大小规格的不同进行更换。

具体装配流程如下:

首先将衬套套设于衬套架上以及将压轮放在压轮放置架上;然后启动气缸,气缸将动力输出端上的衬套推向压轮,压轮受到气缸的推力向定位架上的衬套移动,最终气缸将两个衬套同时压入压轮内;压到位后气缸退出,完成压紧操作。

气缸进气由电器系统控制,电器系统还设置有互锁装置,防止在装夹产品时启动气缸,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衬套的装配通过气缸将两个衬套一次性压入压轮中,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装配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节约了人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