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阀作为一种模块化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是电磁阀正常运行的关键配件,现有的电磁阀主要是依靠人工组装的,电磁阀组装难度系数大,人工装配存在人为因素,容易出现不良品,而且装配周期长、效率低和成本高,有鉴于此,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设计出一款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结构紧凑,运行平稳,能够替代人工自动完成电磁阀阀体的上料过程,节约劳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该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包括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升降板、上料双耳支座、上料单耳支座、阀体夹模、上料推拉气缸、上料升降块、上料螺栓、上料导向柱、上料缓冲弹簧、阀体安装柱、阀芯压盘和上料复位弹簧,所述上料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法兰板安装有上料升降板,上料升降板下平面两侧安装有上料双耳支座,上料双耳支座分别通过铰接销与上料单耳支座活动连接,上料单耳支座分别固定于阀体夹模上,两个阀体夹模上均设有竖直两个限位通槽,上料升降板下平面安装有上料推拉气缸,上料推拉气缸的活塞杆法兰板上安装有上料升降块,上料升降块两端均安装有两根上料螺栓,上料螺栓分别穿过限位通槽,同侧两根上料螺栓上安装有两根与之垂直的上料导向柱,两根上料导向柱分别位于阀体夹模两侧,上料导向柱与上料升降块之间的上料螺栓上套有上料缓冲弹簧,上料升降块下平面安装有阀体安装柱,阀体安装柱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阀体安装柱上部套有阀芯压盘,阀芯压盘和上料升降块之间的阀体安装柱之间套有上料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结构紧凑,运行平稳,能够替代人工自动完成电磁阀阀体的上料过程,节约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该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包括上料升降气缸371、上料升降板372、上料双耳支座373、上料单耳支座374、阀体夹模375、上料推拉气缸376、上料升降块377、上料螺栓378、上料导向柱379、上料缓冲弹簧3710、阀体安装柱3711、阀芯压盘3712和上料复位弹簧3713,所述上料升降气缸371的活塞杆法兰板安装有上料升降板372,上料升降板372下平面两侧安装有上料双耳支座373,上料双耳支座373分别通过铰接销与上料单耳支座374活动连接,上料单耳支座374分别固定于阀体夹模375上,两个阀体夹模375上均设有竖直两个限位通槽3751,上料升降板372下平面安装有上料推拉气缸376,上料推拉气缸376的活塞杆法兰板上安装有上料升降块377,上料升降块377两端均安装有两根上料螺栓378,上料螺栓378分别穿过限位通槽3751,同侧两根上料螺栓378上安装有两根与之垂直的上料导向柱379,两根上料导向柱379分别位于阀体夹模375两侧,上料导向柱379与上料升降块377之间的上料螺栓378上套有上料缓冲弹簧3710,上料升降块377下平面安装有阀体安装柱3711,阀体安装柱3711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阀体安装柱3711上部套有阀芯压盘3712,阀芯压盘3712和上料升降块377之间的阀体安装柱3711之间套有上料复位弹簧3713。
本实用新型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工作时,上料升降气缸371的活塞杆伸展带动阀体安装柱3711插装于阀体上,在上料螺栓378与限位通槽3751的配合下,上料推拉气缸376的活塞杆伸展带动上料升降块377向下移动,上料升降块377向下移动带动两个阀体夹模375夹紧阀体,重复以上工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电磁阀阀体上料机的抓取机械手,结构紧凑,运行平稳,能够替代人工自动完成电磁阀阀体的上料过程,节约劳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