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专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305阅读:3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孔专用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专用工装。



背景技术:

一种标准为SBA9270-02的工艺堵头,如图1和2所示,所述工艺堵头5头部7形状为圆形凸台,在头部7的端面上加工有一字槽6,在头部7上与一字槽6垂直的直径方向上加工有保险孔8,且保险孔8的尺寸很小。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加工制造该工艺堵头时,因无法对钻头进行很好的定位,极易将保险孔钻偏,工艺堵头的加工难度较大。在加工该工艺堵头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安全因素,钻头在钻孔时极易折断,断裂的钻头有可能飞溅到操作工人的身上,对操作工人造成伤害。另外采用常规加工方法钻孔时需要先找正,比较费时,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专用工装,以解决头部设有一字槽的工艺堵头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加工难度大、安全性差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的技术方案是:钻孔专用工装,所述钻孔专用工装设置有定位基准面和引导孔,所述钻孔专用工装中间部分设置有供待加工工艺堵头的头部插入的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所述工艺堵头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引导孔轴向延伸的让位空间。

所述凸块位于沉槽中间部位,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直径大于引导孔直径的用于让位钻头的圆孔,所述圆孔即为所述让位空间。

所述沉槽内设置有两个关于引导孔轴线对称的凸块,所述两个凸块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让位空间。

所述沉槽在与引导孔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与待加工工艺堵头的头部宽度尺寸相等。

所述沉槽与所述工艺堵头头部形状吻合。

所述凸块与待加工工艺堵头头部上的一字槽形状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钻孔专用工装在使用时,沉槽和凸块与所述工艺堵头的头部形状匹配,对所述工艺堵头起定位支撑作用,钻头穿过所述钻孔专用工装上的引导孔,不需进行找正,即能对所述工艺堵头进行加工。由于所述引导孔能对钻头进行引导支撑,所述工艺堵头上保险孔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效率提高,同时不安全因素也得以消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标准为SBA9270-02的工艺堵头的左视图;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具体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具体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具体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具体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具体实施例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3和4所示,钻孔专用工装1外形为长方体,钻孔专用工装1中间部分设置有沉槽3,沉槽3的直径尺寸与工艺堵头5头部7的外圆直径尺寸相匹配,在沉槽3内设置有两个凸块2,凸块2的尺寸与工艺堵头5头部一字槽6的尺寸相匹配,两个凸台之间空间可供钻头穿过。在钻孔专用工装1的侧边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引导孔4。

钻孔专用工装1在使用时,长方体的两侧面可作为定位基准面,将钻孔专用工装1放置到钻床上,并将其固定,然后将工艺堵头5的头部7插入到专用工装1的沉槽3内,并将专用工装1上沉槽3内的凸块2插入到工艺堵头5头部7上的一字槽6内,对工艺堵头5进行定位支撑。将钻头对准专用工装1上的引导孔4,钻头向下运动钻进工艺堵头5的头部,从而完成对工艺堵头5上保险孔8的加工。

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凸块2在引导孔4所在方向上对工艺堵头5起定位支撑作用,以防止工艺堵头5在沉槽3内转动,沉槽3在与引导孔4垂直的方向上对工艺堵头5起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凸块的设置,如图5所示,在沉槽3内只设置一个凸块2,凸块2上设置有与引导孔4同轴的用于让位钻头的圆孔9,圆孔9的直径大于引导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沉槽的形状不同,如图6所示,沉槽3的形状设置为长方形,沉槽3仅在一字槽6所在方向上对工艺堵头5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沉槽的形状不同,如图7所示,沉槽3在两个凸块所在方向上设置有两段圆弧,圆弧的半径与工艺堵头5头部7的半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钻孔专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工装的外形不同,如图8所示,钻孔专用工装1的形状可设置为对称铣有两个平面的圆柱。

在其它实施例中,钻孔专用工装可采用沉槽所在一端及其对应的另一端作为定位基准面,在钻孔工装上设置引导孔,引导孔穿过沉槽,引导孔的轴线平行于定位基准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