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用碎片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34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机床用碎片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排放机床切削加工时所产生的碎片相关装置,更加详细地说明则是将切削油及碎片可顺利排出,同时可吸收因链带运作时所产生的力量而发生连接针的变形,则有助于顺利移送碎片排放的设备。



背景技术:

以机床进行工件(Workpiece)切削加工时碎片(Chip)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碎片是切削工件时所产生的,且为了工件与车刀间的润滑与排热,连供应的切削油也与碎片一起在切削部位流到下方。

有关机床用碎片排放装置从前也有此相关技术,例如: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3-0128174号。依据传统技术介绍,仅提及排放碎片方面的组成而已,却未提及切削油的排放及有效果地排放碎片结构等方面的详细说明。还有依照现有传统技术,链带的连接针因由外力冲击发生变形时会导致链带的异常运转问题也未曾提及。



技术实现要素:

待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在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切削油与在切削加工所产生的碎片都有效地分开,可往外排出的碎片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防止由于微细的碎片缠在一起,因由产生的外力可导致链带连接针的变形,而可顺利运作的碎片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排出碎片具有更有利形状的碎片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在履带的弯曲部不会发生干扰的碎片排放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放装置是往传送方向互相可做关节运动连接的多数链带;在上述链带的外侧各自设置,且具一定高度的多数链带导板;在上述链带导板的外侧设置,且与外部驱动源来运作的链轮齿(Sprocket)连接,使碎片排放装置旋转驱动的链条部;在上述链带上固定,且在底部形成切削油排放槽,平面图上来看有牙顶与牙底反复形状的多数碎片垫板;并且将上述多数的链带、链带导板,还有链条部以宽度方向进行关节运动可连接链带连接针来组成。在这里本实用新型的碎片垫板上端部是以牙顶部分与牙底部分连续的齿形形象为特色。

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例,链带导板是在底部保留固定的间隔形成,且具有上述链带连接针插入的一双贯通孔,前述一对贯通孔中之一对移送方向插入的连接针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移动的保留空间的槽孔形状。依此贯通孔的形状可防止连接针的挫屈等产生。

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例,上述链条部的两侧面形成由多个链节板相互咬合连续结合的形态,上述链节板形成中央部的宽度小于端部宽度的哑铃形状。通过如上所述的链节板的形状,可防止在履带的弯曲部发生链节板的干扰现象。

实用新型效果

依据如上述般具有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碎片垫板的底部形成的切削油排放槽,切削油可往外部顺利排出,同时碎片也是集中于垫板的牙底部分而排出。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排出装置,可知道不仅将切削油还有碎片也有效果地排出。

再者依照本实用新型,可看出链带连接针是在导板形成的一双贯通孔中任一边具有间隔而插入。如此槽孔形状的贯通孔是让其内部插入的连接针在一定范围内可允许移动,而可期待使连接针导致变形或受损程度最小化。

还有依照本实用新型,具有牙顶与牙底反复连续的齿形形象的上端部是将缠在一起的碎片可容易地拉出且排出,故最后认为比起之前碎片杂乱无章地排出而可期待有效地排出之优点。

还有依照本实用新型,在链节板的弯曲部不会发生因为链节板的干扰所导致的龟裂、噪音等现象,并可以借此进一步提升碎片排放装置的性能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出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链带导板的示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链节板形状达成的干扰回避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2:链带

14:链带连接针

16:链带导板

20:链条部

30:碎片垫板

30a:牙顶部分

30b:牙底部分

32:牙顶部分

34:牙底部分

40:链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行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从以下开始基于图面显示的实际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碎片排放装置更详细地观察。首先如图1及图2表示般,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放装置具有从切削过程所产生的碎片及切削过程所使用的切削油的多数个链带(12)。如此多数的链带(12)以箭头来表示移送方向而具有一定的长度多数个关节连接。以金属板制成的链带(12)间的连接是依链带连接针(14)可回转连接。

如此多数的链带(12)是从图1可以看出由整体履带成形。同时链轮齿以动力源开始旋转而传达使链带(12)旋转的排放装置。如此的链轮齿是与上述链带(12)两侧设置的链条部(20)扣住而驱动碎片排放装置。

上述链条部(20)是为了上述的链轮齿扣住状态旋转碎片排放装置,实际上可说具有与自行车的链条相同的功能及结构。还有因如此的链条部(20)本身目前广泛被使用而组成,对此省略其详细地说明。

此外,上述链条部(20)与链带(12)间以链带导板(16)为作用。此处上述链带连接针(14)是不仅使连续的链带(12)本身可连接而回转,且能够连接上述链带导板(16)及链条部(20)组成零部件而设置。则可知道上述链带连接针(14)是能够将在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放装置中最外侧设置的链条部(20),在其内侧设置的导板(16),还有在中央部分设置的链带(12)所有连接设置而成。

依照本实用新型,如图1般从平面图来看,在上述链带(12)上往宽度方向固定着连续V形状(以牙底与牙顶连续反复的形状)的碎片垫板(30)。这碎片垫板(30)举例说明,以焊接可固定于链带(12)上。还有依本实用新型碎片排放装置的旋转驱动,以碎片垫板(30)的牙顶部分(32)为界限而碎片聚集在牙底部分(34)。并且在图1及图2明确地表示,在上述碎片垫板(30)的底面有切削油排出槽(36)。

此外如图1显示般,上述碎片垫板(30)的上端部具有牙顶部分(30a)与牙底部分(30b)连续的齿形形状上端部。如此般碎片垫板(30)的上端部由齿形形状来形成的原因是,考虑排出的碎片不规则形状。举例来说工件(Work Piece)加工时发生的碎片是相当不规则的形状,同时相互缠在一起的状态排出之情形不少。

同此认为相互缠在一起杂乱无章且不规则排出碎片,因碎片垫板(30)是以齿形形状故更有效地卡住。因此本实用新型碎片垫板(30)的上端部具有牙顶与牙底反复齿形形状,将缠在一起的碎片由牙顶部分(30a)而能易于排出。

此外将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放装置举例说明,以图1是平面图为基准而左侧部分具低的倾斜设置较理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放装置以箭头符号来表示方向回转移送的话,一滴滴到链带(12)上部的切削油与碎片彼此以相反方向移动。即,一滴滴到链带(12)上部的切削油通过上述切削油排出槽(36)往下方流,且碎片是在上述碎片垫板(30)卡住,如链带(12)同样方向移动。

此处通过上述切削油排出槽(36)流下的切削油往附加的储罐回收,大部分碎片是从碎片垫板(30)中牙底部分(34)集中聚集在一起。此处在切削过程发生的碎片在牙底部分(34)集中聚集在一起意思是实际上碎片相互成团或相互缠在一起之意,成为这样就是整体碎片外部排出更加有效之意。尤其是碎片不规则排放并缠在一起之情形,在上述牙底部分聚集前在牙顶部分(30a)形状卡住而一起移动的可能。

接着观察说明有关链带连接针(14)与链带导板(16)连接组成。上述链带导板(16)是在链带(12)与链条部(20)间具有一定高度并设置,一滴滴到链带(12)上流下的不让碎片等偏向外侧。如此的导板(16)的前方部分与后方部分具有一定的段差,多数个相互连接而可以一定的宽度连接组成与以往一样。

还有上述的链带连接针(14)是将相邻的链带(12)如关节连接,通过往两侧延长的部分上述链带导板(16)也可回转连接,尤其是同链条部(20)可回转连接。此处上述链带连接针(14)本身链带(12)、链带导板(16)还有链条部(20)一起回转且可支撑,事实上可进行众所周知的技术部分。

如图2表示,上述链带导板(16)拥有一定高度版状的构件,且在下端部分前后侧形成有各自的贯通孔(16a,16b)。上述贯通孔(16a,16b)是链带连接针(14)穿通的部分,且依如此穿过贯通孔(16a,16b)的连接针(14),各自链带导板(16)相邻与回转(关节运动)可支撑。

同时依照本实用新型,可看到链带导板(16)的第1贯通孔(16a)是与连接针(14)同样具有圆形的形状,第2贯通孔(16b)往移送方向保留一定空间(间隔)的槽孔形状。如此般第2贯通孔(16b)插入连接针(14)的话,往连接针(14)的左右方向(移送方向)一定可确保有适当空间。如此般连接针(14)插入状态下对移送方向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其意就是事实上连接针(14)往移送方向在一定范围内可移动。

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链带(12)的碎片排放装置驱动,各个链带(12)在一定范围内边做关节运动边整体跟着履带移动。如此的移动边持续,在链带(12)的上面如上述般碎片与切削油掉下流出,且将这些往外部排出。在如此过程微细的碎片往链带(12)间渗透等在上述链带(12)外力被许可之情形有可能发生。

同此若在上述链带(12)受外力影响卡住或在连接链带(12)的连接针(14)受外力卡住的话,最后影响到连接针(14)。链带连接针(14)是依如此的外力变形(例如,挫屈)等受到应力。但是依照本实用新型,链带连接针(14)是因在一贯通孔(16b)的内部具有一定保留空间,故对移送方向前后一定间隔可移动。

同此链带连接针(14)在第2贯通孔(16b)的内部一定间隔可移动的意思就是因外力而不会产生变形等问题。即,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外力在连接针(14)施力,但因在连接针(14)的一侧端部在第2贯通孔(16b)的范围内可移动,故最后可防止连接针(14)变形或受损。

如以上观察说明般,依照本实用新型,可看出在链带(12)的上部如具有多数牙顶与牙底反复形状,且在底面设置具切削油排出槽(36)的多数个碎片垫板(30)。并且将各自的链带(12)、导板(16),还有链条部(20)往宽度方向连接的连接针(14)在一个贯通孔(16b)的内部具有一定保留空间而组成。

此外,链条部(20)的两侧面形成由多个链节板(40)相互咬合连续结合的形态。链节板(40)在左右形成一对结合孔(40c),连接针(14)通过上述结合孔(40c)贯通、结合。

如上所述,多数的链带(12)由整体履带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碎片排放装置驱动,各个链带(12)在一定范围内边做关节运动边整体跟着履带移动。举例来说,履带可形成如图3所示的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碎片排放装置应以最小化的安装空间进行安装,所以,碎片排放装置会采取履带上下弯曲的形状而不是沿着平面直线安装的方式。因此,在履带中将形成如图3的A、B、C、D的弯曲部。

此时的问题在于,在相互咬合的状态下移动的多数的链节板(40)可能会在通过上述弯曲部的过程中发生干扰。如图1所示,链节板(40)由中央部(40b)和上述中央部(40b)两侧末端的端部(40a)构成,此时如果中央部(40b)和端部(40b)的宽度相同(整体呈矩形形状),则如图3中的左侧图片所示,在链节板(40)通过弯曲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央部(40b)和弯曲部的相互干扰。而当发生干扰时,因为持续性的外力作用的摩擦,有可能导致磨损或龟裂现象,还有可能导致噪音的增加,这也意味着碎片排放装置的性能或耐久性会下降。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链节板(40)采用如图1所示的哑铃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链节板(40)的中央部(40b)的宽度小于端部(40a)的宽度。借此,如图3中的右侧图片所示,在链节板(40)通过弯曲部时能够防止中央部(40b)和弯曲部之间的干扰现象。因此,依照本发明能够避免因为链节板(40)的干扰所导致的磨损或龟裂、噪音等现象,并藉此进一步提升碎片排放装置的性能或耐久性。

同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事象范围内,同行的技术从事者可能有其他不少的变化方案,而本实用新型在保护范围是仅如附加的实用新型申请请求范围做应有的基础分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