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44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攻牙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攻牙机是一种在机件壳体、设备端面、螺母、法兰盘等各种具有不同规格的通孔或盲孔的零件的孔的内侧面加工出内螺纹、螺丝或叫牙扣的机械加工设备。攻牙机也叫攻丝机、螺纹攻牙机、螺纹攻丝机、自动攻牙机等,全自动攻牙机自动化程度最高,工作时,只要把零件毛坯放入料斗中即可自动进料,自动定位,自动夹紧,自动攻牙、自动卸料,一个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生产效率高,可显著节约劳动力成本!优质攻牙机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简便易用、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效率高、免维护、性价比极高等特点,优质的螺母攻牙机加工出的各种螺母螺纹光洁度高,成品合格率高;

一般的攻牙机在进行冷却的时候都是用冷却油进行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冷却油的循环利用,但是一般的冷却油循环装置在循环的时候都是直接将带热量的冷却油直接排入到制冷的冷却油内部进行混合,如此一来,大大延长了制冷的时间,冷却效率大大降低,同时在制冷的时候制冷方式单一,制冷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在冷却油回收之前就进行冷却,使得回收后的冷却油不会携带热量,从而加快循环箱的制冷速度,同时循环箱内部通过涡流管和冷水机的双重方式实现内外制冷,不仅提高了制冷速度,而且利用涡流管吹出的冷气可以实现冷却油的自动循环,值得推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箱、循环箱、循环装置和制冷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泵、导通阀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和冷却箱连接在一起,所述循环管另一端和抽水泵抽水口连接在一起,所述导通阀6设置在循环管表面,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排液管将冷却液排入到循环箱内部,所述排液管表面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和排液管长度相同,所述导热环表面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环形设置在导热环表面,所述散热管之间相互联通,且所述散热管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均匀设置在相邻散热管的间隙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水机和涡流管,所述循环箱内部设置有冷水箱,所述冷水机和冷水箱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管实现冷水和热水的交换,所述冷水箱内部经过制冷的冷水对循环箱内部冷却油进行冷却,所述涡流管通过微型空气压缩机进行进气,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的空气通过导气管排入涡流管内部,所述涡流管一端通过冷气管排出冷气,所述涡流管另一端排出热气,所述冷气管和循环箱贯穿连接,且冷气管末端设置在循环箱内部顶端,所述冷气管表面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循环箱一侧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冷却箱侧面连接有输出管。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液管和循环箱的连接处、所述冷却箱和循环管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微型空气压缩机和冷水机均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和冷水箱表面采用铝板材料。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管插入冷却液内部,且所述回流管末端和冷却箱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和回流管均采用双层结构的气凝胶毡材料,且导气管和回流管内壁内部设置有真空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通过设置抽水泵,通过循环管将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油回收,然后通过排液管将冷却液排入到循环箱内部,在排液管的时候,通过排液管表面的导热环将冷却液的热量,然后通过散热管内部的水吸收热量后蒸发,蒸发之后的水蒸气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液化回流,即可实现循环利用,完成初步制冷之后,散热管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产生冷量,加快散热管表面空气的热交换,从而加快散热管的冷却速度,使得冷却油在进入循环箱之前充分冷却,减少所携带的热量,同时通过设置涡流管和冷水机,利用微型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之后通过导气管排入涡流管内部,产生涡流反应的空气一部分变为热气排出,另一部分变为冷气通过冷气管排入到循环箱内部,即可对循环箱内部的冷却油实现循环制冷,通过冷水机值得冷量,利用连接管将携带冷量的冷水排入冷水箱,并将热水排出到冷水机进行循环制冷,利用冷水箱内部的冷水传递冷量到冷却油,从内部对冷却油进行冷却,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冷却,加快了冷却速度,同时通过冷气管排入带冷量的空气,增大循环箱内部的压强,在气压的作用下将冷却油通过回流管自动排入到,该装置在冷却油回收之前就进行冷却,使得回收后的冷却油不会携带热量,从而加快循环箱的制冷速度,同时循环箱内部通过涡流管和冷水机的双重方式实现内外制冷,不仅提高了制冷速度,而且利用涡流管吹出的冷气可以实现冷却油的自动循环,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液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气管或者回流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箱;2-循环箱;3-循环装置;4-制冷装置;5-抽水泵;6-导通阀;7-循环管;8-排液管;9-密封圈;10-导热环;11-散热管;12-半导体制冷片;13-冷水机;14-涡流管;15-冷水箱;16-连接管;17-微型空气压缩机;18-导气管;19-冷气管;20-控制阀;21-回流管;22-输出管;23-真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箱1、循环箱2、循环装置3和制冷装置4,所述循环装置3包括抽水泵5、导通阀6和循环管7,所述循环管7一端和冷却箱1连接在一起,所述循环管7另一端和抽水泵5抽水口连接在一起,所述导通阀6设置在循环管7表面,所述抽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排液管8将冷却液排入到循环箱2内部,所述排液管8表面设置有导热环10,所述导热环10和排液管8长度相同,所述导热环10表面设置有散热管11,所述散热管11环形设置在导热环10表面,所述散热管11之间相互联通,且所述散热管11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1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2均匀设置在相邻散热管11的间隙处,所述制冷装置4包括冷水机13和涡流管14,所述循环箱2内部设置有冷水箱15,所述冷水机13和冷水箱15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管16实现冷水和热水的交换,所述冷水箱15内部经过制冷的冷水对循环箱2内部冷却油进行冷却,所述涡流管14通过微型空气压缩机17进行进气,所述微型空气压缩机17将压缩的空气通过导气管18排入涡流管14内部,所述涡流管14一端通过冷气管19排出冷气,所述涡流管14另一端排出热气,所述冷气管19和循环箱2贯穿连接,且冷气管19末端设置在循环箱2内部顶端,所述冷气管19表面安装有控制阀20,通过控制阀20接口调节冷气管19的排气速度,所述循环箱2一侧连接有回流管21,利用控制阀20即可控制回流管21的回流速度,所述冷却箱1侧面连接有输出管22,利用输出管将冷却油输出到需要冷却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液管8和循环箱2的连接处、所述冷却箱1和循环管7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圈9密封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2、微型空气压缩机17和冷水机13均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散热管11和冷水箱15表面采用铝板材料;所述回流管21插入冷却液内部,且所述回流管21末端和冷却箱1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气管18和回流管21均采用双层结构的气凝胶毡材料,且导气管18和回流管21内壁内部设置有真空层23。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该全自动打孔倒角攻牙机的冷却油循环装置,通过设置抽水泵,通过循环管将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油回收,然后通过排液管将冷却液排入到循环箱内部,在排液管的时候,通过排液管表面的导热环将冷却液的热量,然后通过散热管内部的水吸收热量后蒸发,蒸发之后的水蒸气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液化回流,即可实现循环利用,完成初步制冷之后,散热管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产生冷量,加快散热管表面空气的热交换,从而加快散热管的冷却速度,使得冷却油在进入循环箱之前充分冷却,减少所携带的热量,同时通过设置涡流管和冷水机,利用微型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之后通过导气管排入涡流管内部,产生涡流反应的空气一部分变为热气排出,另一部分变为冷气通过冷气管排入到循环箱内部,即可对循环箱内部的冷却油实现循环制冷,通过冷水机值得冷量,利用连接管将携带冷量的冷水排入冷水箱,并将热水排出到冷水机进行循环制冷,利用冷水箱内部的冷水传递冷量到冷却油,从内部对冷却油进行冷却,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冷却,加快了冷却速度,同时通过冷气管排入带冷量的空气,增大循环箱内部的压强,在气压的作用下将冷却油通过回流管自动排入到,该装置在冷却油回收之前就进行冷却,使得回收后的冷却油不会携带热量,从而加快循环箱的制冷速度,同时循环箱内部通过涡流管和冷水机的双重方式实现内外制冷,不仅提高了制冷速度,而且利用涡流管吹出的冷气可以实现冷却油的自动循环,值得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