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44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切削液供给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金属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床上的切削液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床中的切削加工中,一般情况下,出于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润滑、因刀具的切削而产生的热的冷却、从切削加工部位除去因工件的切削而产生的切屑从而实现的刀具的长寿命化、稳定的加工等目的。会在切削加工中向工件与刀具接触的部位喷射切削液。这被称为切削液供给。

如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105458827a,公开了一种金属切削液供给系统,所述的金属切削液从加工刀具横截面中心进入后,从上而下一分为三条支路,这三条支路中心在以刀具横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三个中心两两中心距等距,所述的金属切削液在接近刀具刀刃之前,从刀具刀刃上部四面八方的小孔中溢出,所述的小孔位于刀刃上方,距离刀刃的距离为l,l≥1毫米,所述的小孔位于刀具横截面中心的四面八方,所述的小孔数量为n,n≥1的正整数;所述的小孔直径为d,d≥1毫米;所述的小孔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多边形、椭圆形、锥台型。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金属切削液供给系统只能单独给一台金属加工设备供给切削液;不能集中、多条路线供给多台金属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削液供给系统,其具有多条供给路线,能同时给多台金属加工设备供给切削液。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切削液供给系统,包括有多条分别与各自对应金属加工设备的切削液出液管连通的切削液供给路线、与切削液供给路线接通的储液罐以及控制储液罐进液或出液的控制柜。

采用本技术方案,切削液存储在储液罐内,操作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控制多条切削液供给路线给多台作业中的金属加工设备供给切削液;与现有技术相比,能集中、统一管控切削液的输液状况;而且能同时给多台金属加工设备供液。

进一步设置,所述储液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且沿其径向从内到外依次分别设置有分隔件一和分隔件二并且把罐体内腔依次分隔成三者相连通的污液沉淀区、污液分离区和切削液混合储存区;所述污液沉淀区设置有污液进管以及污液出管;所述切削液混合储存区设置有与多条切削液供给路线连通的供液总管。

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用过的切削液被收集、通过污液进管输入污液沉淀区进行沉淀;沉淀后的切削液流入污液分离区,进一步把切削液内的杂质分离出来;分离后流入切削液混合储存区与没用过的切削液混合,最后从供液总管分流到切削液供给路线,供给金属加工设备。

进一步设置,所述污液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沉淀部。

进一步设置,所述沉淀部的中心处开设连接污液出管的污液出口;沉淀部的内表面上,且沿以污液出口为中心向外设置有若干条磁条。

进一步设置,若干条磁条呈弧形并且呈螺旋状设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磁条可以吸取污液中的金属杂质,使金属杂质沉积在沉淀部;水流冲击到沉淀部,冲洗吸附在磁条上金属杂质,同时,若干条磁条呈螺旋状设置,是为了在清洗时,水从上冲洗下来,经过螺旋状结构使水流螺旋旋转流入污液出口,加速水流的流速以及加大水流的离心力,使混合在水中的杂质更快、更好地去除,提高清洗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隔件二与罐体的底部相接处设置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有至少一层从污液分离区向切削液混合储存区方向倾斜设置的过滤网。

如此设置,污液在污液沉淀区分离出金属杂质,再进入污液分离区通过过滤网过滤非金属杂质;最后进入切削液混合储存区,再次被利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污液分离区的上方设置有受固定在罐体的盖顶上的气缸控制能上下运动的去浮油装置,所述去浮油装置包括与气缸的伸出杆连接并且能沿分隔件二的内壁上下运动的盘体以及固定在盘体上的吸油件。

使用过的切削液中含有漂浮油;而飘浮油的危害是使切削液系统的某些材料膨胀变形,干扰了乳化液的乳化平衡,使乳化液失去稳定性。而且飘浮油常浮于乳液油表层,阻挡了乳化液和空气的接触,导致乳化液缺氧,使厌氧菌快速繁殖,加速乳化液的腐败变质。

因此,在切削液从污液沉淀区进入污液分离区的过程中;气缸控制伸出杆带动盘体下降至污液分离区,盘体的吸油件吸取切削液中的飘浮油。

在不需要使用去浮油装置,可以通过气缸把盘体升起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顶包括位于污液分离区的上方的圆盖体和位于切削液混合储存区的圆环体且两者分体设置;所述圆盖体与所述分隔件二铰接且能绕其铰接点翻转。

如此设置,打开圆盖体可以更换盘体上的吸油件或者清洗罐体内部。

进一步设置,所述圆环体上设置有快速接头。

进一步设置,每条切削液供给路线均设置有与控制柜电信连接的电磁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切削液供给系统具有多条供给路线,能同时给多台金属加工设备供给切削液;而且能再次利用使用过的切削液,与没使用过的切削液混合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罐体内部的结构;

图3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罐体内部的结构;

图4是本实施例的罐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切削液供给路线;3、控制柜;4、供液总管;5、气缸;6、快速接头;7、圆盖体;8、圆环体;9、盖顶;10、过滤部;101、过滤网;11、切削液混合储存区;12、分隔件二;13、污液分离区;14、隔件一;15、污液沉淀区;16、沉淀部;17、去浮油装置;171、盘体;172、吸油件;18、污液出口;19、污液进口;20、磁条;2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切削液供给系统,用于给金属加工设备供给切削液。它包括有多条分别与各自对应金属加工设备的切削液出液管连通的切削液供给路线2、储液罐以及控制储液罐进液或出液的控制柜3。储液罐上设置有供液总管4,通过供液总管4与各条切削液供给路线2连接。每条切削液供给路线2都按照有电磁阀21,每个电磁阀21均与控制柜3电信连接,受控制柜3控制。电磁阀21打开,切削液供给路线2接通,供给切削液;电磁阀21关闭,则切削液供给路线2不接通。

见图2,储液罐包括罐体1,该罐体1顶部的盖顶9与它分体设置。罐体1内且沿其径向从内到外依次分别分隔件一14和分隔件二12。隔件一14的形状呈管状。隔件一14竖直设置,其底部焊接在罐体1的底面上;其顶部为自由端,与罐体1顶部留有一段间距。隔件一14的内腔为污液沉淀区15,位于污液沉淀区15内的罐体1底部向下凹陷;该凹陷区构成沉淀部16。在沉淀部16的中心处设置有污液出口18,污液出管与污液出口18接通并且在其靠近污液出口18处安装有阀门一。污液进口19位于污液出口18的侧旁,污液进管与污液进口19接通并且在其靠近污液进口19处安装有阀门二。在沉淀部16的底面上,且沿以污液出口18为中心向外设置有若干条磁条20。若干条磁条20呈弧形并且呈螺旋状设置。水流冲击到沉淀部16,冲洗吸附在磁条上金属杂质;同时,若干条磁条20呈螺旋状设置,是为了在清洗时,水从上冲洗下来,经过螺旋状结构使水流螺旋旋转流入污液出口18,加速水流的流速以及提高水流的离心力,使混合在水中的杂质更快、更好地去除,提高清洗效果。

分隔件二12的形状为管状;分隔件二12套设在分隔件一14的外部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污液分离区13。分隔件二12的底部焊接在罐体1的底面上;其顶部与罐体1的盖顶9相抵触。分隔件二12与罐体1底面相接处设置有过滤部10。过滤部10包括有至少一层从污液分离区13向切削液混合储存区11方向倾斜设置的过滤网101。本实施例设置有两张过滤网101,且两者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分隔件二12与罐体的内腔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切削液混合储存区11。在污液沉淀区15经过沉淀的污液通过那段间距流入污液分离区13,再通过过滤部10过滤出非金属杂质,再进入切削液混合储存区11。

盖顶9包括位于污液分离区13的上方的圆盖体7和位于切削液混合储存区11的圆环体8且两者分体设置。圆盖体7通过销轴与分隔件二12铰接且能绕其铰接点翻转。

去浮油装置17位于污液分离区13的上方并且贴合在圆盖体7的下表面上。去浮油装置17包括盘体171以及固定在盘体171上的吸油件172。气缸5竖直向下并且固定在圆盖体7的上表面上;气缸5的伸出杆穿过圆盖体7并与盘体171连接。气缸5的伸出杆上下运动带动盘体171沿沿分隔件二12的内壁上下运动。吸油件172包括有吸油纸、吸油毛毡等可吸取漂浮油的物件。在切削液从污液沉淀区15进入污液分离区13的过程中;气缸5控制伸出杆带动盘体171下降至污液分离区13,盘体171的吸油件172吸取切削液中的飘浮油。在不需要使用去浮油装置17,可以通过气缸5把盘体171升起来。

此外,圆环体8上设置有快速接头6;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的水冲头或喷气头。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