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拉杆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781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拉杆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拉杆组装机。



背景技术:

管材在装修、音响、箱包以及各种产品之间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伸缩拉杆是一种常用于音响和旅行箱的把手结构,其基本结构是由多段管状材料连接而成的伸缩结构。由于音响和旅行箱等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其配件伸缩拉杆的需求也大,现有伸缩拉杆的组装多是人工完成,组装效率低,并且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为了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全自动化的拉杆组装设备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拉杆组装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拉杆组装机,包括机架、右工作平台、左工作平台和组装组件,右工作平台、左工作平台和组装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左工作平台和右工作平台分别位于组装组件左右两边,右工作平台上设有第一装配线,左工作平台上设有第二装配线,所述第一装配线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上设置四个工位,依次分别为回型工位、胶套工位、封头工位和压紧工位,回型工位上设置回型组件,包括回型模具和推杆;胶套工位上设置装胶套组件,包括送料装置、胶套定位模具和推杆;封头工位上设置装封头组件,包括振动盘、封头定位模具和推杆;压紧工位上设置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模具和推杆;所述第二装配线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上设置三个工位,分别为回型工位、封头工位和压紧工位,回型工位上设置回型组件,包括回型模具和推杆;封头工位上设置装封头组件,包括送料装置、封头定位模具和推杆;压紧工位上设置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模具和推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装配线和第二装配线出料端设置有机械手;所述组装组件包括定位槽和组装推杆。

进一步地,第一装配线和第二装配线进料端设置有进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线和第二装配线采用链条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为振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可以是进料漏斗或进料平台,只要满足管状材料送料即可。

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不同型号的拉杆组装加工,实现伸缩拉杆的全自动组装,组装精度高,速度快,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设备结构简单,采用链条传送,耐磨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回型工位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架1、右工作平台2、左工作平台3、组装组件4、第一装配线21、第二装配线31、定位槽41、组装推杆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拉杆组装机,包括机架1、右工作平台2、左工作平台3和组装组件4,右工作平台2、左工作平台3和组装组件4安装在机架1上;左工作平台3和右工作平台2分别位于组装组件4左右两边,右工作平台2上设有第一装配线21,左工作平台3上设有第二装配线31,所述第一装配线21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上设置四个工位,依次分别为回型工位、胶套工位、封头工位和压紧工位,回型工位上设置回型组件,包括回型模具和推杆;胶套工位上设置装胶套组件,包括振动盘、胶套定位模具和推杆;封头工位上设置装封头组件,包括振动盘、封头定位模具和推杆;压紧工位上设置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模具和推杆。第一装配线21进料端设置进料漏斗,出料端设置一机械手。所述第二装配线31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上设置三个工位,分别为回型工位、封头工位和压紧工位,回型工位上设置回型组件,包括回型模具和推杆;封头工位上设置装封头组件,包括振动盘、封头定位模具和推杆;压紧工位上设置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模具和推杆;第二装配线31进料端设置一进料平台,出料端设置一机械手。组装组件4包括定位槽41和组装推杆42。

作为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装配线21和第二装配线31采用链条传动,所述回型模具上设有与管状拉杆内通孔匹配的凸起。

本实施例自动拉杆组装机采用电动气动结合的驱动方式,使用时,左工作平台3和右工作平台2同时工作,右工作平台2用于加工只有一端需要加工的待加工拉杆,左工作平台3用于加工两端均需要加工的待加工拉杆。对于右工作平台2,如图1所示,待加工拉杆在进料漏斗的作用下逐根进入到第一装配线21的进料端,在链条传动的作用下首先运行到第一工位即回型工位上,推杆动作,推动待加工拉杆向回型模具运动,在回型模具和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回型模具上的凸起对待加工拉杆一端进行回型,以保证其端口处于标准形状;回型处理完成后,待加工拉杆运行到下一工位即胶套工位,胶套工位上的震动盘持续震动的作用下,胶套持续运送到胶套定位模具上,待加工拉杆运行到相对应位置时,推杆动作,将待加工拉杆推向胶套定位模具上的胶套,在胶套与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胶套被套在待加工拉杆一端的外表面上;装胶套加工完成后待加工拉杆运行到下一工位即封头工位,封头工位的原理及动作与胶套工位类似,封头工位上的震动盘持续震动的作用下,封头持续运送到封头定位模具上,待加工拉杆运行到相对应位置时,推杆动作,将待加工拉杆推向封头定位模具上的封头,在封头与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封头被推进待加工拉杆一端的通孔内;装封头加工完成后,待加工拉杆运行到下一工位即压紧工位,由于装胶套和装封头只是简单地加工,其紧密度并没有达到可装配的标准,因此需要进行压紧加工,该工位的原理即动作与回型工位类似,待加工拉杆运行到该工位时,推杆动作,推动待加工拉杆向压紧模具运动,在压紧模具和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压紧模具上的凹孔对待加工拉杆已安装的胶套及封头进行压紧,时拉杆、胶套和封头三者的紧密度达到可装配标准。上述四个工位加工完成后,待组装拉杆由机械手夹运到组装组件4的定位槽41上。

在右工作平台2工作的同时左工作平台3同步运作,如图1所示,待加工拉杆在进料平台的作用下逐根进入到第二装配线31的进料端,在链条传动的作用下首先运行到第一工位即回型工位上,推杆动作,推动待加工拉杆向回型模具运动,在回型模具和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回型模具上的凸起对待加工拉杆一端进行回型,以保证其端口处于标准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待加工拉杆另一端的回型工位不限定,本例如图1所示设置压紧工位之后;回型处理完成后,待加工拉杆运行到下一工位即封头工位,封头工位上的震动盘持续震动的作用下,封头持续运送到封头定位模具上,待加工拉杆运行到相对应位置时,推杆动作,将待加工拉杆推向封头定位模具上的封头,在封头与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封头被推进待加工拉杆一端的通孔内;装封头加工完成后,待加工拉杆运行到下一工位即压紧工位,推杆动作,推动待加工拉杆向压紧模具运动,在压紧模具和待加工拉杆的相向运动作用下,压紧模具上的凹孔对待加工拉杆已安装的封头进行压紧,时拉杆和封头两者的紧密度达到可装配标准。上述三个工位加工完成后,待组装拉杆由机械手夹运到组装组件4的定位槽41上。在右工作平台2和左工作平台3上已加工的拉杆均夹运到组装组件4的定位槽41上时,组装推杆42动作,将两跟拉杆组装在一起,完成组装后的成品拉杆在组装组件4的出杆端送出,完成整个拉杆的自动组装加工。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