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面加工专用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560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锥面加工专用车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面加工专用车床。



背景技术:

对于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加工,一般是在数控机床上通过编程一次性加工完成,或在普车上加工需要在径向多次改变进给量来完成。但是由于零件的规格繁多,对于一些规格较大的零件来说数控机床加工难度相对较大,而在普车上由于操作工的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也会导致产品加工质量不一致。而配置大规格机床就会增加生产企业的成本投入,这些尤其不利于小型企业的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锥面加工专用车床,能够实现多种规格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加工,减小了企业成本投入,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锥面加工专用车床,包括床身、主轴箱、卡盘、溜板箱、中托板和刀架,所述主轴箱设置在床身一端,与光杠配合的溜板箱设置在床身侧面,所述中托板与溜板箱相连,所述中托板前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与中托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导杆上套装套筒,所述刀架与套筒固定相连,所述套筒与径向丝杠配合,所述溜板箱侧面设有纵向进给手轮,所述中托板一侧设有横向进给手轮,所述卡盘上卡爪能够夹持待加工零件。

优选地,所述刀架设置在平行于中托板的滑板上,所述滑板与套筒固定相连,所述径向丝杠设置在滑板底部。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弧形轨道和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能够在弧形轨道的弧形槽内滑动,所述弧形轨道设置在中托板上,所述定位螺栓固定在导杆一端,所述导杆另一端与中托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导杆端部设有铰轴,所述铰轴垂直向下设置在中托板上的销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铰轴端部通过轴承与中托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滑板底部设有容纳径向丝杠的腔体,所述径向丝杠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腔体两端,所述径向丝杠端部设有径向进给手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用卡爪将待加工零件装夹在卡盘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导杆与中托板之间夹角α,以适应不同规格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加工,减小了企业成本投入,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锥面加工专用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刀架的A向视图;

图3是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2-主轴箱,3-卡盘,4-溜板箱,5-中托板,6-刀架,7-导杆,8-套筒,9-径向丝杠,10-纵向进给手轮,11-横向进给手轮,12-零件,13-滑板,14-弧形轨道,15-定位螺栓,16-径向进给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锥面加工专用车床,包括床身1、主轴箱2、卡盘3、溜板箱4、中托板5和刀架6,所述主轴箱2设置在床身1一端,与光杠配合的溜板箱4设置在床身1侧面,所述中托板5与溜板箱4相连,所述中托板5前部设有导杆7,所述导杆7与中托板5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导杆7上套装套筒8,所述刀架6与套筒8固定相连,所述套筒8与径向丝杠9配合,所述溜板箱4侧面设有纵向进给手轮10,所述中托板5一侧设有横向进给手轮11,所述卡盘3上卡爪能够夹持待加工零件12。将待加工零件装夹在卡盘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导杆与中托板之间夹角α,以适应不同规格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加工,利用本实用新型减小了企业成本投入,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刀架6设置在平行于中托板5的滑板13上,所述滑板13与套筒8固定相连,所述径向丝杠9设置在滑板13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弧形轨道14和定位螺栓15,所述定位螺栓15能够在弧形轨道14的弧形槽内滑动,所述弧形轨道14设置在中托板5上,所述定位螺栓15固定在导杆7一端,所述导杆7另一端与中托板5铰接。通过转动导杆调节导杆与中托板之间夹角α,利用定位螺栓将导杆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杆7端部设有铰轴,所述铰轴垂直向下设置在中托板5上的销孔内。为了减小铰轴与中托板间的摩擦力,所述铰轴端部通过轴承与中托板5相连。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板13底部设有容纳径向丝杠9的腔体,所述径向丝杠9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腔体两端,所述径向丝杠9端部设有径向进给手轮16。在加工过程中,通过转动径向进给手轮确定进给量,然后通过纵向进给手轮及横向进给手轮的配合完成零件外锥面的加工。

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过程中,只需将径向进给手轮事先按照零件的加工余量调节好,纵向进给手轮及横向进给手轮按照固定不变的转速旋转,即可实现刀架上车刀相对零件加工面平行移动。为了提高机床的自动化水平,可将中托板与溜板箱均配备伺服电机,利用遥控手轮即可驱动溜板箱及中托板按照定速平移,进而实现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用卡爪将待加工零件装夹在卡盘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导杆与中托板之间夹角α,通过径向进给手轮调节进给量,在确定进给量的情况下,通过溜板箱和中托板的定速平移实现带有锥度的回转体零件加工。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应大规格零件外锥面的加工,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减小了企业成本投入。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