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圈的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0402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圈的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齿圈的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齿圈是经过加热之后镶在飞轮外缘上,冷却之后紧固于飞轮外缘上,用来与起动机齿轮啮合,带动曲轴旋转,从而起动发动机的零配件。对于齿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齿圈的齿间距较小,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毛刺。通常的处理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利用锉刀人工去除毛刺,该种方式费时费力,且无法去除一些死角残留的毛刺;第二种,利用振动机去毛刺,仅能去除易脱落部分的毛刺,效果不明显。此外,对于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一种去毛刺机仅适用于同种尺寸的齿圈,因发动机的不同会存在多种不同的齿圈,所以急需一种能够满足多种不同尺寸齿圈的去毛刺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齿圈的去毛刺装置,能够彻底去除齿圈上的毛刺,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满足不同尺寸齿圈的需求,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竖直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接,支撑杆上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上设置有步进螺杆,所述步进螺杆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并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平行,步进螺杆与步进电机的转子传动连接,所述步进螺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一个通孔,步进螺杆穿过通孔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步进螺杆平行,第一夹板的一端与固定板铰接,第一夹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与固定板固接,第二夹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对并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固定板朝向第一凸起的侧面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动齿轮;沿固定板移动的方向上设置具有矩形齿的推刀,所述推刀与步进螺杆在竖直平面内平行,推刀的齿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相对,且推刀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接。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步进螺杆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齿圈的去毛刺装置还包括有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有振动辊架和振动辊,所述振动辊架设置在工作台的一端、靠近顶出机构,并与支撑杆相对,振动辊架上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振动辊,相邻两个振动辊之间具有空隙,空隙的大小小于齿圈的大小。

进一步,所述步进螺杆与工作台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废料收集箱。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并位于步进螺杆的上方,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将齿圈锻件固定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步进螺杆转动从而使固定板沿着步进螺杆移动,固定板通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带动齿圈移动,主动齿轮与齿圈啮合,主动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齿圈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转动,齿圈沿着步进螺杆移动并且转动的同时与推刀的齿面接触,从而使齿圈的外沿均能够与推刀接触,推刀将齿圈多余的毛刺去除。因第一夹板与固定板的连接关系为铰接,通过改变第一夹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倾斜度,从而根据齿圈锻件的大小来改变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齿圈去毛刺的要求;将传统的利用锉刀手工劳作替换成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彻底的去除毛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杆;3.步进电机;4.步进螺杆;5.固定板;6.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第一凸起;9.第二凸起;10.主动齿轮;11.推刀;12.顶出机构;13.振动辊架;14.振动辊;15.废料收集箱;1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下图1至图3所示,一种齿圈的去毛刺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一端竖直的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接,支撑杆2上设置有步进电机3,步进电机3上设置有步进螺杆4,步进螺杆4位于工作台1的上方并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平行,步进螺杆4与步进电机3的转子传动连接,步进螺杆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具有一个通孔,步进螺杆4穿过通孔与固定板5连接,固定板5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7,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7均与步进螺杆4平行,第一夹板6的一端与固定板5铰接,第一夹板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8,第二夹板7的一端与固定板5固接,第二夹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9,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9相对并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第一凸起8、第二凸起9与固定板5朝向第一凸起8的侧面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动齿轮10;沿固定板5移动的方向上设置具有矩形齿的推刀11,推刀11与步进螺杆4在竖直平面内平行,推刀11的齿与第一凸起8或第二凸起9相对,且推刀11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接。

将齿圈锻件固定在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9之间,通过步进电机3带动步进螺杆4转动从而使固定板5沿着步进螺杆4移动,固定板5通过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7带动齿圈移动,主动齿轮10与齿圈啮合,当主动齿轮10转动的时候,齿圈相当于从动轮,会随着主动齿轮10的转动而转动,齿圈会在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9之间转动,齿圈沿着步进螺杆4移动并且转动的同时与推刀11的齿面接触,从而使齿圈的外沿均能够与推刀11接触,推刀11将齿圈多余的毛刺去除。因第一夹板6与固定板5的连接关系为铰接,通过改变第一夹板6与固定板5之间的倾斜度,从而根据齿圈锻件的大小来改变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9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齿圈去毛刺的要求;将传统的利用锉刀手工劳作替换成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齿圈转动使齿圈外沿全部能够接触到推刀11,从而能够彻底的去除齿圈上的毛刺。

工作台1上设置有顶出机构12,顶出机构12位于步进螺杆4的端部。齿圈的去毛刺装置还包括有振动单元,振动单元包括有振动辊架13和振动辊14,振动辊架13设置在工作台1的一端、靠近顶出机构12,并与支撑杆2相对,振动辊架13上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振动辊14,相邻两个振动辊14之间具有空隙,空隙的大小小于齿圈的大小,便于废料从空隙中漏出。

当齿圈沿着步进螺杆4移动到右边时,顶出机构12将齿圈从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9之间顶出,齿圈落入振动辊14上,振动辊14转动从而将依附在齿圈上的多余毛刺去除,齿圈沿着振动辊14转动的方向被输送出去。

步进螺杆4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废料收集箱15。防止废料落到工作台1上。

支撑杆2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6,并位于步进螺杆4的上方,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支撑杆2连接,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与固定板5连接。防止固定板5移动到步进螺杆4的端部时受惯性的作用继续移动从而脱离步进螺杆4,复位弹簧16给固定板5一个反作用力,保证固定板5始终在步进螺杆4上,并且步进电机3为双向步进电机3,步进螺杆4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固定板5能够沿步进螺杆4做往返运动。

本实施例将传统的利用锉刀手工劳作替换成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齿圈转动使齿圈外沿全部能够接触到推刀11,从而能够彻底的去除齿圈上的毛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