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铜排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9934发布日期:2018-06-08 18:41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铜排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铜排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孔模具对铜排冲孔后,开孔边缘均会形成毛刺,如图8和图9所示为利用现有的冲孔模具对铜排冲孔的过程,铜排3上压有退料板2,冲芯1位于铜排3上方,现有下模4顶于铜排3下表面,现有下模4中部的通孔尺寸略大于冲芯尺寸,铜排在冲孔工序时,靠近下模的铜排表面首先被撕裂,故铜排下表面的开孔边缘会形成毛刺,如图10所示为利用现有的冲孔模具冲出的铜排3,在图11中可以清晰看出在铜排3的开孔下边缘形成了毛刺5。

目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铜排经数控冲床冲孔后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去毛刺处理:

1、人工手持角磨机打磨冲孔毛刺,该方式人工作业强度大、噪音大、效率低下、反复推拉造成铜排表面拉花或划花、存在吸入铜粉造成人身健康的危害。打磨工艺及其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磨损铜材,在铜排表面存在明显的打磨印痕,外观不美观。

2、人工手持去毛刺刮刀去除冲孔毛刺,该方式人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下、反复翻铜排、毛刺大时无法刮除。尤其是腰孔、方孔、长方孔、异形孔时操作不顺畅,需多次分段操作刮除。去毛刺工艺及其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3、拉丝打磨设备去除冲孔毛刺,该方式采用整条铜排表面拉丝打磨,由于铜排表面不平整及其冲孔造成表面不平整,在铜排拉丝时,出现表面局部拉丝,其它部分未拉丝,这样需要磨损铜排厚度才可以实现下整面全部拉丝。造成需要多次拉丝,致使作业效率低下、作业周期长、搬运强度大、存在吸入铜粉造成人身健康的危害。

为省去繁琐的去毛刺工序,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冲孔模具急需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铜排冲孔模具,其在铜排冲孔时一次性完成冲孔并同时去除掉毛刺,效率高,作业强度低。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铜排冲孔模具,包括冲芯和下模,下模对应冲芯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在下模的上表面、沿通孔的沿边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圈的环形壁与通孔的侧壁平齐。

所述环形凸台的横截面为梯形状。

所述通孔为圆孔、腰孔、正方孔、长方孔和异形孔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铜排冲孔时一次性完成冲孔并同时去除掉毛刺,解决了铜排在冲孔过程产生毛刺的问题,还同时完成对铜排冲孔的倒角,大幅提高去毛刺作业效率,省去了铜排冲孔后的去毛刺工序,效率提高,降低了作业强度,并杜绝去毛刺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铜排冲孔的示意图;

图6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冲出的铜排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现有的冲孔模具对铜排冲孔的示意图之一;

图9是现有的冲孔模具对铜排冲孔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利用现有的冲孔模具冲出的铜排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

1-冲芯;2-退料板;3-铜排;4-现有下模;5-毛刺;6-下模;7-环形凸台;8-通孔;9-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去毛刺功能的铜排冲孔模具包括冲芯和下模,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下模的示意图,下模6对应冲芯1开有通孔8,该通孔8可以为圆孔、腰孔、正方孔、长方孔和异形孔中的任意一种,图示中为腰孔,在通孔的下端还设有沉孔,冲芯1对应通孔的形状而选择,冲出的孔也对应改变,在下模6的上表面、沿通孔8的沿边设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的横截面为梯形状,环形凸台7的内圈的环形壁与通孔8的侧壁平齐。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对铜排冲孔的示意图,在铜排3的上面压有退料板2,退料板2对应冲孔位置开有通过孔,铜排3支撑于下模6的上表面,在铜排3冲孔过程中,环形凸台7率先嵌入铜排下表面,铜排3被环形凸台7压出一圈凹陷,该凹陷相当于在冲压前事先在铜排3下表面切出切口,在冲芯1下压的过程中,与下模6接触的铜排表面不会再撕裂,而是顺着已有的切口完成冲孔动作,如图6和图7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冲出的铜排的示意图,冲孔完成后铜排孔处不会形成毛刺,且同时完成倒角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