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压喷射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0833发布日期:2018-08-07 22:5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压喷射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日益发展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进步,铝合金由于具有充好的抗腐蚀性、轻量性、可焊接性等,以及人们对铝合金越来越深的了解和认识,使得铝合金型材的应用更加广泛。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铝模板取代了传统的一次性施工模板,铝模板的可循环利用性质符合现代化的节能理念,可以节省材料的购进,减少废弃材料的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铝模板挤压成型模上模分流腔设计一般是根据铝模板的形状、尺寸、厚度进行仿形设计,分流腔的形状大小基本上接近铝模板的形状大小,分流腔在竖直方向为直通孔,铝模板为山字型,山字型的壁厚相对它的宽度来说太薄,模具在承受高温、高压、高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会发生严重的变形,导致模具出现桥裂,为了避免桥裂,传统的模具上模体外形尺寸很大,模具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压喷射挤压模具,该模具外形尺寸小,模具成本低,同时节约了购置大型挤压机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腔压喷射挤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分流腔,所述下模包括焊合室、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腔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弧面部,分流腔下部分别设有左分流孔、中分流孔、右分流孔,所述左、右分流孔为镜面对称,分流孔之间设有分流桥,所述分流腔的底部将左、中、右分流孔合并,合并后分流腔形状大小与下模焊合室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模具的上模在入料位置设置了两侧弧面的入料口,在铝棒进入模具分流腔内时,两侧的弧面对铝熔体进行一次压缩,在挤压机饼、分流腔两侧弧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铝熔体产生向两侧喷射的效应,大大减少了铝棒变形需要的变形力,使得可以在小尺寸的模具生产大尺寸的铝模板,大大节约了模具费用和购置大型挤压机的费用。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腔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锥面,所述左、右两侧第一锥面开口为上小下大。第一锥面使得铝棒铝熔体更好地向两侧喷射。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桥横截面为倒三角形,使中分流孔的入料口小于出料口,加快了铝熔体喷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分流孔的前侧面设为第二锥面,使中分流孔的入料口小于出料口,使中分流孔中铝熔体喷射液流向工件的底壁处。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分流孔后侧面上靠近分流桥位置设有第三锥面,该第三锥面处纵截面分流孔孔径为上大下小,使左、右分流孔中的铝熔体流向工件的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工件成型腔下部设有四级空刀,该空刀深度为15-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模分流腔内入料口设有前、后两侧弧面部,使铝熔体形成腔压喷射效应,第一、二、二锥面使铝熔体流向工件各处的流速趋于一至,减少了模具挤压变形力,提高了模具结构强度,减小模具外形尺寸,大大节约了模具费用和购置大型挤压机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铝模板挤压模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左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半轴测剖视图;

图6为分流桥的横截面图;

图7为图3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俯视图;

图9为铝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a、现有上模,101a、现有上模分流腔,1、上模,101、分流腔,102、弧面部,103、中分流孔,104、左分流孔,105、右分流孔,106、分流桥,107、第一锥面,108、第二锥面,109、第三锥面,2、下模,201、焊合室,202、成型腔,3、铝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作为俯视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而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1包括分流腔101,下模2包括焊合室201、成型腔202,分流腔10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弧面部102,分流腔101下部分设有左分流孔104、中分流孔103、右分流孔105,左分流孔104、右分流孔105为镜面对称,分流孔之间设有分流桥106,分流腔101的底部将左分流孔104、中分流孔103、右分流孔105合并,合并后分流腔101的形状大小与下模焊合室201的形状大小基本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模具的上模1在入料位置设置了前、后两侧弧面部102的入料口,在铝棒进入模具分流腔101内时,两侧的弧面102对铝熔体进行一次压缩,在挤压机饼、分流腔两侧弧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铝熔体产生向两侧喷射的效应,大大减少了铝棒变形需要的变形力,使得可以在小尺寸的模具生产大尺寸的铝模板,大大节约了模具费用和购置大型挤压机的费用。

为了使铝熔体更好地向左、右两侧喷射,分流腔101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锥面107,左、右两侧第一锥面107开口为上小下大。

为了加快了铝熔体喷射速度,分流桥106横截面设为倒三角形,使中分流孔103的入料口小于出料口。

如图9所示铝模板3为山字型,包括底壁301、左右侧壁302,为了使中分流孔103中铝熔体喷射液流向工件的底壁301处,中分流孔103的前侧面设有第二锥面108,使中分流孔103的入料口小于出料口。

为了使左分流孔104、右分流孔105中的铝熔体流向铝模板3的底壁301,左分流孔104、右分流孔105后侧面上靠近分流桥106位置设为第三锥面109,该第三锥面109处纵截面分流孔孔径为上大下小。

为了使铝模板3型材挤出时出料顺畅,避免擦伤型材的表面甚至出现堵塞现象,下模2工件成型腔202下部设有四级空刀,该空刀深度为15-2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