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889发布日期:2019-10-13 02:4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锻造模具是锻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企业重要的成本支出。在锻造模具的设计和使用中,将整体模具进行合理分割,使用组合模具,在保证锻造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节约模具成本的投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当前对于组合模具的使用和安装,一般依靠机械加工保证组合面精度,依靠螺栓连接来保证模具的紧密配合和固定。但是对于组合模具中的镶块模具的取出却没有进行很好的设计,只能将模具整体拆卸,然后从整个模具的下部将组合模具的镶块模具顶出。

现有的组合模具拆卸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整个模具的频繁拆卸,对模具的安装和配合精度造成很大的损坏,出现的安装失误可能造成铁屑飞出的危险事故的发生;2、极大的占用了工人劳动时间;严重影响生产产量。3、整体模具比较笨重,在吊运和翻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实现镶块模具与模具主体的无损分离,有效降低零部件磨损,避免操作过程出现安全事故,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包括模具主体、镶块容置槽、有损拆卸孔、压紧螺纹孔、镶块模具、顶出螺纹孔、压紧螺钉、顶出螺钉,所述模具主体的上半部铸造有镶块容置槽,所述镶块容置槽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贯通至模具主体底部的有损拆卸孔,所述镶块容置槽底部设置有对称开设在有损拆卸孔两侧的压紧螺纹孔,所述镶块模具无缝匹配在镶块容置槽内,所述镶块模具的左右两端竖直开设有贯穿式的顶出螺纹孔,所述顶出螺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紧螺纹孔的直径并且相互同轴衔接,在安装阶段,所述压紧螺钉通过压紧螺纹孔内的螺纹将镶块模具与模具主体连接;在拆卸阶段,所述顶出螺钉通过顶出螺纹孔内的螺纹将所述镶块模具从镶块容置槽内竖直向上顶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螺钉和所述顶出螺钉的顶端均设置有内六角槽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出螺钉的长度大于所述顶出螺纹孔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镶块模具的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实现镶块模具与模具主体的无损分离,有效降低零部件磨损,避免操作过程出现安全事故,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安装状态的结构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拆卸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镶块模具的无损拆卸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镶块容置槽2、有损拆卸孔3、压紧螺纹孔4、镶块模具5、顶出螺纹孔6、压紧螺钉7、顶出螺钉8,所述模具主体1的上半部铸造有镶块容置槽2,所述镶块容置槽2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贯通至模具主体1底部的有损拆卸孔3,所述镶块容置槽2底部设置有对称开设在有损拆卸孔3两侧的压紧螺纹孔4,所述镶块模具5无缝匹配在镶块容置槽2内,所述镶块模具5的左右两端竖直开设有贯穿式的顶出螺纹孔6,所述顶出螺纹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紧螺纹孔4的直径并且相互同轴衔接,在安装阶段,所述压紧螺钉7通过压紧螺纹孔4内的螺纹将镶块模具5与模具主体1连接;在拆卸阶段,所述顶出螺钉8通过顶出螺纹孔6内的螺纹将所述镶块模具5从镶块容置槽2内竖直向上顶出。

其中,所述压紧螺钉7和所述顶出螺钉8的顶端均设置有内六角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螺钉8的长度大于所述顶出螺纹孔6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镶块模具5的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镶块模具5的无损拆卸结构,实现镶块模具5与模具主体1的无损分离,有效降低零部件磨损,避免操作过程出现安全事故,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