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999发布日期:2019-11-05 23:5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上模和下模通过几个限位圆柱和限位槽进行限位,参照附图1,上模和下模之间靠几个限位圆柱的点来限位,产品位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产品靠几个接触的限位圆柱进行限位,这种方案的缺点会导致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平衡度不好,长时间连续生产后会导致冲压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度好保证连续生产的冲压质量的限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与下模板接触的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与产品的高度相同,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与产品的侧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在限位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连接有设置在限位槽内的圆形抵接块。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相对圆形抵接块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限位柱的进行限位的方案具有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平衡度保持较好,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生产后会冲压质量稳定的特点。在进行冲压生产时,料带经过引导装置进入上模和下模之间,引导装置为现有设备。由于限位槽的深度与产品的高度相同,限位槽的内侧壁与产品的侧面抵接,所以料带能够被限位槽进行限位,上模板与下模板直接接触,且接触的面积比较大,能够使得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平衡度保持较好,长时间连续生产能够保证冲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限位柱;4、限位槽;5、通槽;6、螺纹杆;7、圆形抵接块;8、调节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上与下模板2接触的面上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的深度与产品的高度相同,所述限位槽4的内侧壁与产品的侧面抵接。

本方案的一种连续生产模具的限位结构,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限位柱3的进行限位的方案具有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平衡度保持较好,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生产后会冲压质量稳定的特点。在进行冲压生产时,料带经过引导装置进入上模和下模之间,引导装置为现有设备。由于限位槽4的深度与产品的高度相同,限位槽4的内侧壁与产品的侧面抵接,所以料带能够被限位槽4进行限位,上模板1与下模板2直接接触,且接触的面积比较大,能够使得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平衡度保持较好,长时间连续生产能够保证冲压质量。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1上在限位槽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连接有设置在限位槽4内的圆形抵接块7。螺纹杆6与通槽5螺纹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使得限位槽4能够适用于尺寸较小的产品,通过螺纹杆6调节圆形抵接块7之间的距离即可适用同系列的小尺寸产品,节省了开模成本。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6相对圆形抵接块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8。调节把手8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调节螺纹杆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