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2554发布日期:2020-12-15 08:4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锻造炉是锻压车间加热锻料的基本加热设备,锻造炉在锻压车间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但是,锻造炉加热腔内的温度升高后,将使锻造炉内部的空气膨胀,进而使锻造炉内压力增大,且由于锻造炉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大,因此在打开锻造炉的瞬间,锻造炉内的热气流将迅速向外涌出;由于该股气流的流速较快,因此在打开锻造炉时,极易烫伤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开锻造炉时,极易烫伤操作人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防护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其中,包括:炉体,炉体内具有:加热腔;换热通道,换热通道连通外界;隔热结构,隔热结构嵌入在炉体上,隔热结构具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顶端形成缺口;隔热件,隔热件活动安装在第一通道的顶端缺口处,隔热件可围绕着安装位置点旋转,隔热件的形状与第一通道相适应;封堵结构,封堵结构设置在隔热结构的一侧,封堵结构具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贯通加热腔与外界;通气道,通气道连通换热通道和加热腔;触发器,触发器设置在封堵结构中,触发器具有:受力部,受力部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封堵结构中,受力部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通道中;复位卷簧,复位卷簧设置在受力部上;动杆,动杆的右侧固定安装在受力部上;齿条,动杆的左侧活动连接齿轮;齿轮,齿条啮合齿轮的左侧;封堵件,封堵件垂直通气道,用于封堵通气道,封堵件具有:齿槽,齿槽啮合齿轮的右侧;密封柱,密封柱设置在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中,密封柱密封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且能够在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中横向移动,密封柱用于抵住受力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加热好的锻造部件取出时,往右拉动密封柱,在密封柱脱离第二通道后不再抵住受力部时,受力部在复位卷簧的作用力下顺时针旋转移动,带动动杆向上推动齿条,使得齿轮顺时针旋转拉动封堵件远离通气道,进一步使得加热腔的高温气体从通气道流入到换热通道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混合进行降温。然后持续往右拉动密封柱,通过密封柱脱离第一通道不再顶住隔热件,使得隔热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重新密封第一通道,阻挡加热腔内的高温气体从第一通道流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体外上端具有:换热器,换热器具有:换气道,换气道连通换热通道,换热通道通过换气道连通外界,换气道位置朝向炉体方向。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形状为弧形,其所具有的换气道同样为弧形。

通过换热器的弧形结构,能够避免水滴进入至加热腔影响加热腔内锻造部件的质量。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道为方形,第二通道为圆形,密封柱分别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形状相适应。

通过第一通道方形结构能够使得隔热板适应其自身旋转所空间,而通过第二通道的圆形结构能够使得受力部以环形的、两两相贴的方式均匀且排布在封堵结构的第二通道中,有利于紧密贴合密封柱,取得有益的密封效果,避免高温气体从缝隙里流出,烫伤操作人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受力部为弧形,受力部环形排布在封堵结构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柱的右侧端面具有:顶部,顶部为弧形;密封部,密封部径向设置在顶部中。通过弧形的顶部使得其能够被弧形的受力部包裹,加强密封效果,而密封部能够建立第二防线,避免极少量高温气体流出,危害操作人员。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部与顶部之间设有隔热层。通过隔热层能够降低密封部所需的耐热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发器还具有:包容部,包容部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封堵结构中,包容部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通道中,包容部位于受力部的右侧,包容部为弧形;转轴,转轴安装在封堵结构中;拉绳,拉绳缠绕在转轴上,拉绳左端连接在受力部的左侧,拉绳的右端连接在包容部的左侧。

锻造加热前,沿着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方向推入密封柱过程中,受力部受到密封柱的作用力,逆时针旋转拉动齿轮逆时针旋转,使得齿轮推动封堵件密封通气道,隔绝加热腔与外界的连通。同时,受力部逆时针旋转拉动拉绳,拉绳在转轴的作用下,拉绳拉动包容部顺时针转动至受力部产生的空隙中(需要说明的是,因受力部是环形排布的,故受力部在受到密封柱作用力发生旋转时,受力部之间会产生间隙,如图7、8),使包容部包裹住密封柱的顶部,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避免极少量高温气体流出,危害操作人员。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容部的活动连接处设有偏置弹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热结构设有锁道,隔热件内具有:一空腔,空腔侧壁上具有:滑块;旋杆,旋杆设置在空腔中,旋杆位于隔热结构的侧端,旋杆上具有:滑槽,滑块安装在滑槽中;推动体,推动体设置在旋杆上;锁块,锁块嵌入在隔热件上,其左端与锁道相对应,其右端伸入至空腔中,锁块位于空腔部分为倾斜构造,该倾斜构造贴合推动体。

操作人员从隔热结构的侧端逆时针转动旋杆(应注意,此时的工作人员不会正对着第一通道),通过旋杆上滑槽的壁面抵住隔热板上的滑块,使得隔热板逆时针旋转打开第一通道进行散热(或者检查加热腔内温度),之后沿隔热结构方向按压旋杆,使得旋杆上的推动体推动锁块向左移动进入至隔热结构的锁口限制隔热板的自旋转,最后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入至加热腔取出锻造部件。通过此种结构能够使得操作人员站在远离第一通道(即门口)后,对加热腔温度进行散热或检测,避免加热腔的高温气体烫伤操作人员。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道的上下端具有:弧形凸块;锁块的上下端具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与弧形凸块相配合。通过弧形凸块锁住锁块,避免其复位。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块上设有复位弹簧。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热结构还具有:解除通道,解除通道贯通第一通道与锁道,解除通道垂直锁道;解除模块,模块设置在解除通道中,解除模块上下面皆为倾斜面。通过塞入密封柱能够抵住解除模块下的倾斜面,使得解除模块向上顶,将锁块顶出锁道,保证第二次及n次的密封柱脱离第一通道过程中,隔热块都能够重新密封第一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申请在拉动密封柱脱离第二通道过程中(即打开门过程),通过受力部在复位卷簧作用下旋转拉动封堵件打开通气道,使得加热腔内的高温气体提前与外界接触进行降温,避免了操作人员拉出密封柱后(即打开门后),高温气体涌出烫伤操作人员。

第二,本申请还在拉动密封柱脱离第一通道过程中(即打开门过程),通过隔热板在重力下的自旋转重新密封了第一通道,避免了操作人员拉出密封柱后(即打开门后),加热腔内还处于较高温度的气体从第一通道涌出烫伤操作人员。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降温,往右拉动密封柱,使得密封柱脱离第二通道不再抵住受力部,受力部在复位卷簧的作用力向顺时针旋转移动,带动动杆顺时针转动,推动与动杆活动连接的齿条向上移动,使得齿轮顺时针旋转拉动封堵件远离通气道,使得通气道与换热通道连通,此时加热腔的高温气体从通气道流入到换热通道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混合完成降温工作;

阻挡,持续往右拉动密封柱,在密封柱脱离第一通道的过程中,使得密封柱不再向上顶住隔热件,因此隔热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使得隔热件的外轮廓贴合第一通道的壁面,重新密封第一通道,阻挡加热腔内的高温气体从第一通道流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降温步骤前,还具有步骤:

密封隔热,锻造加热前,沿着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方向推入密封柱,使得密封柱进入第二通道顶起受力部,使其逆时针旋转拉动齿轮逆时针旋转,使得齿轮推动封堵件密封通气道,隔绝加热腔与外界的连通,同时,受力部逆时针旋转拉动拉绳,拉绳在转轴的作用下,拉绳拉动包容部顺时针转动至受力部产生的空隙中包裹住密封柱的顶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阻挡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散热取件,从隔热结构的侧端逆时针转动旋杆,通过旋杆上滑槽的壁面抵住隔热板上的滑块,使得隔热板逆时针旋转打开第一通道进行散热,之后沿隔热结构方向按压旋杆,使得旋杆上的推动体推动锁块向左移动进入至隔热结构的锁口限制隔热板的自旋转,最后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入至加热腔取出锻造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的侧面结构效果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堵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堵结构的正面效果示意图。

图9为图5的c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热结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的d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

1、炉体101、加热腔102、换热通道

2、隔热结构21、第一通道22、锁道

23、弧形凸块

3、密封柱31、顶部32、隔热层

33、密封部

4、封堵结构41、第二通道42、通气道

5、隔热件51、旋杆52、滑块

53、推动体

6、触发器61、受力部62、动杆

63、齿条64、齿轮65、包容部

66、转轴67、拉绳

7、封堵件

8、换热器81、换气道

9、锁块91、弧形凹口92、复位弹簧

10、解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房梁、支撑柱防护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应用锻造加热炉的防护机构,其中,如图1-3所示,包括:炉体1、隔热结构2、隔热件5、封堵结构4、触发器6、封堵件7、密封柱3。

炉体1内具有加热腔101和换热通道102,换热通道102连通外界。

隔热结构2嵌入在炉体1上,隔热结构2具有第一通道21,第一通道21的顶端形成缺口。隔热件5活动(可旋转)安装在第一通道21的顶端缺口处,隔热件5围绕着安装位置点旋转,隔热件5的形状与第一通道21相适应。

封堵结构4设置在隔热结构4的右侧,封堵结构4具有第二通道41和通气道42。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连通,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贯通加热腔101与外界。通气道42连通换热通道102和加热腔101。

如图4所示,触发器6设置在封堵结构4中,触发器6具有:受力部61、复位卷簧、动杆62、齿条63、齿轮64。

受力部61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封堵结构4中,受力部61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通道41中。复位卷簧设置在受力部61上,复位卷簧一端固定在封堵结构4上。动杆62的右侧固定安装在受力部61上。动杆62的左侧活动连接齿轮64。齿条63啮合齿轮64的左侧。

封堵件7具有齿槽,齿槽啮合齿轮64的右侧,封堵件7垂直通气道42,用于封堵通气道42。

密封柱3设置在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中,密封柱3密封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且能够在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中横向移动,密封柱3用于抵住受力部61。

实施步骤:如图5、6所示,将加热好的锻造部件取出时,往右拉动密封柱3,在密封柱3脱离第二通道41后不再抵住受力部61时,受力部61在复位卷簧的作用力下顺时针旋转移动,带动动杆62向上推动齿条63,使得齿轮64顺时针旋转拉动封堵件7远离通气道42,进一步使得加热腔101的高温气体从通气道42流入到换热通道102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混合进行降温。然后持续往右拉动密封柱3,通过密封柱3脱离第一通道21不再顶住隔热件5,使得隔热件5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重新密封第一通道21,阻挡加热腔101内的高温气体从第一通道21流出。

第三,本申请在拉动密封柱3脱离第二通道41过程中(即打开门过程),通过受力部61在复位卷簧作用下旋转拉动封堵件7打开通气道42,使得加热腔101内的高温气体提前与外界接触进行降温,避免了操作人员拉出密封柱3后(即打开门后),高温气体涌出烫伤操作人员。

第四,本申请还在拉动密封柱3脱离第一通道21过程中(即打开门过程),通过隔热板在重力下的自旋转重新密封了第一通道21,避免了操作人员拉出密封柱3后(即打开门后),加热腔101内还处于较高温度的气体从第一通道21涌出烫伤操作人员。

优选地,如图2所示,炉体1外上端具有换热器8,换热器8中具有换气道81,换气道81连通换热通道102,换热通道102通过换气道81连通外界,换气道81位置朝向炉体1方向。换热器8形状为弧形,其所具有的换气道81同样为弧形。

通过换热器8的弧形结构,能够避免水滴进入至加热腔101影响加热腔101内锻造部件的质量。

优选地,第一通道21为方形,第二通道41为圆形,密封柱3分别与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的形状相适应。受力部61为弧形,受力部61环形排布在封堵结构4中。

通过第一通道21方形结构能够使得隔热板适应其自身旋转所空间,而通过第二通道41的圆形结构能够使得受力部61以环形的、两两相贴的方式均匀且排布在封堵结构4的第二通道41中,有利于紧密贴合密封柱3,取得有益的密封效果,避免高温气体从缝隙里流出,烫伤操作人员。

优选地,如图3、4所示,密封柱3的右侧端面具有顶部31和密封部33。顶部31为弧形,密封部33径向设置在顶部31中。通过弧形的顶部31使得其能够被弧形的受力部61包裹,加强密封效果,而密封部33能够建立第二防线,避免极少量高温气体流出,危害操作人员。

更优选地,密封部33与顶部31之间设有隔热层32。通过隔热层32能够降低密封部33所需的耐热性能。

优选地,如图3-6所示,触发器6还具有:包容部65、转轴66、绳。

包容部65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封堵结构4中,包容部65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通道41中,包容部65位于受力部61的右侧,包容部65为弧形。转轴66安装在封堵结构4中。拉拉绳67缠绕在转轴66上,拉绳67左端连接在受力部61的左侧,拉绳67的右端连接在包容部65的左侧。

锻造加热前,沿着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方向推入密封柱3过程中,受力部61受到密封柱3的作用力,逆时针旋转拉动齿轮64逆时针旋转,使得齿轮64推动封堵件7密封通气道42,隔绝加热腔101与外界的连通。同时,受力部61逆时针旋转拉动拉绳67,拉绳67在转轴66的作用下,拉绳67拉动包容部65顺时针转动至受力部61产生的空隙中(需要说明的是,因受力部61是环形排布的,故受力部61在受到密封柱3作用力发生旋转时,受力部61之间会产生间隙,如图7、8),使包容部65包裹住密封柱3的顶部31,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避免极少量高温气体流出,危害操作人员。

更优选地,包容部65的活动连接处设有偏置弹簧。

优选地,如图9-11所示,隔热结构2设有锁道22,隔热件5内具有:一空腔、旋杆51、推动体53、锁块9。

空腔侧壁上具有滑块52。旋杆51设置在空腔中,旋杆51位于隔热结构2的侧端,旋杆51上具有滑槽,滑块52安装在滑槽中。推动体53设置在旋杆51上。锁块9嵌入在隔热件5上,其左端与锁道22相对应,其右端伸入至空腔中,锁块9位于空腔部分为倾斜构造,该倾斜构造贴合推动体53。

操作人员从隔热结构2的侧端逆时针转动旋杆51(应注意,此时的工作人员不会正对着第一通道21),通过旋杆51上滑槽的壁面抵住隔热板上的滑块52,使得隔热板逆时针旋转打开第一通道21进行散热(或者检查加热腔101内温度),之后沿隔热结构2方向按压旋杆51,使得旋杆51上的推动体53推动锁块9向左移动进入至隔热结构2的锁道22限制隔热板的自旋转,最后通过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41进入至加热腔101取出锻造部件。通过此种结构能够使得操作人员站在远离第一通道21(即门口)后,对加热腔101温度进行散热或检测,避免加热腔101的高温气体烫伤操作人员。

更优选地,锁道22的上下端具有弧形凸块23。锁块9的上下端具有弧形凹口91,弧形凹口91与弧形凸块23相配合。通过弧形凸块23锁住锁块9,避免其复位。

更优选地,锁块9上设有复位弹簧92。

更优选地,隔热结构2还具有解除通道和解除模块10。解除通道贯通第一通道21与锁道22,解除通道垂直锁道22。模块设置在解除通道中,解除模块10上下面皆为倾斜面。通过塞入密封柱3能够抵住解除模块10下的倾斜面,使得解除模块10向上顶,将锁块9顶出锁道22,保证第二次及n次的密封柱3脱离第一通道21过程中,隔热块都能够重新密封第一通道21。

一种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降温,往右拉动密封柱3,使得密封柱3脱离第二通道41不再抵住受力部61,受力部61在复位卷簧的作用力下向顺时针旋转移动,带动动杆62顺时针转动,推动与动杆62活动连接的齿条63向上移动,使得齿轮64顺时针旋转拉动封堵件7远离通气道42,使得通气道42与换热通道102连通,此时加热腔101的高温气体从通气道42流入到换热通道102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混合完成降温工作。

阻挡,持续往右拉动密封柱3,在密封柱3脱离第一通道21的过程中,使得密封柱3不再向上顶住隔热件5,因此隔热件5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使得隔热件5的外轮廓贴合第一通道21的壁面,重新密封第一通道21,阻挡加热腔101内的高温气体从第一通道21流出。

优选地,在降温步骤前,还具有步骤:

密封隔热,锻造加热前,沿着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41方向推入密封柱3,使得密封柱3进入第二通道41顶起受力部61,使其逆时针旋转拉动齿轮64逆时针旋转,使得齿轮64推动封堵件7密封通气道42,隔绝加热腔101与外界的连通,同时,受力部61逆时针旋转拉动拉绳67,拉绳67在转轴66的作用下,拉绳67拉动包容部65顺时针转动至受力部61产生的空隙中包裹住密封柱3的顶部31。

优选地,在阻挡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散热取件,从隔热结构2的侧端逆时针转动旋杆51,通过旋杆51上滑槽的壁面抵住隔热板上的滑块52,使得隔热板逆时针旋转打开第一通道21进行散热,之后沿隔热结构2方向按压旋杆51,使得旋杆51上的推动体53推动锁块9向左移动进入至隔热结构2的锁道22限制隔热板的自旋转,最后通过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41进入至加热腔101取出锻造部件。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