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5596发布日期:2021-05-07 20:0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其中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在使用时进行合并,起模时分开。

在起模分开后,一般的模具会利用机械手或者人工进行卸料,进而使得整个工作的工序增加,进而降低了整个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解决了工序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有底模,所述底模的内底板滑动套接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底模滑动套接的功能杆,所述功能杆的下端连接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底模固定连接的限定板,所述限定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基座固定连接的限定杆,所述限定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所述底模的上方设置有与顶模,所述顶模的一侧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的一侧连接有与底模固定连接的缓冲装置,所述顶模内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顶模滑动连接的顶出块。

优选的,所述顶出装置包括与限定板固定连接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壁滑动套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储液箱滑动连接的接触柱,所述接触柱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限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内设置有与导流管相连通的导流腔,所述功能块内滑动套接有位于导流腔内的推动块,且推动块的上端与功能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杆,且稳定杆的另一端与功能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装置包括与顶模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向辊,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与顶模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向辊相连接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缓冲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底模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且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滑动套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转向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模的三侧均设置有功能槽,所述第二弹簧和顶出块位于功能槽内,且顶出块与功能槽的槽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顶模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各个装置与顶出装置之间的配合,可以在冲压完成后,通过惯性和冲击力的作用,使得成品自动脱落,进而减少机械手或者人工的再次取料,进而减少一定得工序,缩减整个装置的生产流程,提高效率。

2:通过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一定的缓冲,进而减少过度的冲击,减少装置的损坏,同时保证装置的安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顶出装置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转向装置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的缓冲装置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座;2、顶出板;3、缓冲装置;4、顶出块;5、第二弹簧;6、转向装置;7、顶模;8、底模;9、限定杆;10、功能杆;11、顶出装置;12、第一弹簧;13、冲击块;14、限定板;112、储液箱;113、挤压板;114、第三弹簧;115、接触柱;117、稳定杆;119、推动块;120、导流腔;121、功能块;122、导流管;61、第四弹簧;62、转向辊;63、固定杆;64、连接绳;31、安装板;32、第五弹簧;33、移动杆;34、连接环;36、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方便卸料的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侧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有底模8,底模8的内底板滑动套接有顶出板2,顶出板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底模8滑动套接的功能杆10,功能杆10的下端连接有顶出装置11,顶出装置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底模8固定连接的限定板14,限定板14的一侧设置有与基座1固定连接的限定杆9,限定杆9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13,底模8的上方设置有与顶模7,顶模7的一侧设置有转向装置6,转向装置6的一侧连接有与底模8固定连接的缓冲装置3,顶模7内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5,且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顶模7滑动连接的顶出块4,在进行工作时,通过外界的操作,使得顶模7相向移动,进入到底模8中,进行冲压成型,冲压完成后,通过外界的带动,使得顶模7向上移动,在此过程的前期,第二弹簧5的弹力迫使顶出块4始终接触原料,使其脱离顶模7,保证顶模7的移出,然后顶模7继续移动,带动转向装置6的移动,进而带动与转向装置6相连接的缓冲装置3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底模8进行转动,在底模8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限定板14的转动,进而使得限定板14与冲击块13接触,相互冲击,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迫使底模8停止转动,同时通过顶出装置11带动顶出板2移动,使得成品在底模8中松动,同时利用惯性的作用,使得成品飞出,然后进行收集,然后顶模7移动,最后经过弹簧铰链的作用,使得底模8回归,进行循环工作。

顶出装置11包括与限定板14固定连接的储液箱112,储液箱112的内壁滑动套接有挤压板113,挤压板11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储液箱112滑动连接的接触柱115,接触柱11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限定板14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114,储液箱1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22,且导流管1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功能块121,功能块121内设置有与导流管122相连通的导流腔120,功能块121内滑动套接有位于导流腔120内的推动块119,且推动块119的上端与功能杆10相接触,在底模8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带动限定板14同步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此时接触柱115和冲击块13瞬间接触,第一弹簧12和第三弹簧114一定的缓冲,减少过渡的冲击,接触柱115通过第三弹簧114与限定板14连接,限制限定板14与底模8的转动,同时接触柱115的移动,推动挤压板113的移动,挤压板113挤压储液箱12中的液体经过导流管122进入到功能块121中的导流腔120中,进而迫使推动块119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使得功能杆10移动,进而带动顶出板2的移动,对成品进行顶出,同时由于底模8瞬间停止运动,但是由于惯性的作用,成品仍然向一侧进行移动,配合顶出板2的冲击,保证出料的顺畅。

限定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杆117,且稳定杆117的另一端与功能块121固定连接,稳定杆117保证功能块121的稳定。

转向装置6包括与顶模7固定连接的固定杆63,两个固定杆6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向辊62,两个固定杆63之间设置有与顶模7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61,且第四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向辊62相连接的连接绳64,连接绳64的一端与缓冲装置3固定连接,在顶模7进行移动时,第四弹簧61、转向辊62、固定杆63等均进行移动,由于连接绳64的长度一定,进而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缓冲装置3的移动。

缓冲装置3包括与底模8固定连接的安装板31,安装板3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36,固定筒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32,且第五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36滑动套接的移动杆33,移动杆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4,连接环34与转向装置6相连接,缓冲装置3在连接绳64的带动下,使得移动杆33进行一定移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五弹簧32进行延伸拉长,进而经过力的传递,带动固定筒36和安装板31的移动,进而带动底模8的转动,实现转动的功能。

顶模7的三侧均设置有功能槽,第二弹簧5和顶出块4位于功能槽内,且顶出块4与功能槽的槽壁滑动连接,底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顶模7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缓冲垫减少底模8在回归时的冲击力,保证底模的安全,同时功能槽保证顶出块4的移动的稳定。

工作原理:在进行工作时,通过外界的操作,使得顶模7相向移动,进入到底模8中,进行冲压成型,冲压完成后,通过外界的带动,使得顶模7向上移动,在此过程的前期,第二弹簧5的弹力迫使顶出块4始终接触原料,使其脱离顶模7,保证顶模7的移出,然后顶模7继续移动,带动第四弹簧61、转向辊62、固定杆63等移动,由于连接绳64的长度一定,进而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拉环34带动移动杆33进行一定的移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五弹簧32进行延伸拉长,进而经过力的传递,带动固定筒36和安装板31的移动,进而带动底模8的转动,实现转动的功能,在底模8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限定板14的转动,进而使得限定板14上的接触柱115与冲击块13接触,相互冲击,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迫使底模8停止转动,第一弹簧12和第三弹簧114一定的缓冲,减少过渡的冲击,接触柱115通过第三弹簧114与限定板14连接,限制限定板14与底模8的转动,同时接触柱115的移动,推动挤压板113的移动,挤压板113挤压储液箱12中的液体经过导流管122进入到功能块121中的导流腔120中,进而迫使推动块119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使得功能杆10移动,进而带动顶出板2的移动,对成品进行顶出,同时由于底模8瞬间停止运动,但是由于惯性的作用,成品仍然向一侧进行移动,配合顶出板2的冲击,保证出料的顺畅,然后顶模7移动,最后经过弹簧铰链的作用,使得底模8回归,进行循环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