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辊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7557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辊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纵向锥辊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卧式辗环机中的锥辊会出现龟裂的现象,影响卧式辗环机的径向乳制,使产品易出现端面缺陷。该情况的发生势必影响生产线的正常使用。
[0003]锥辊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拆卸锥辊,在拆卸过程中,一方面因其尺寸较大,故拆卸困难,另一方面,拆卸过程中其零部件包括轴承和密封件有可能损坏,在此过程中,既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工作效率低,在有些情况下,更换新的零部件需花费近十万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4866845U,专利名称为锥辊在线修复装置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锥辊在线修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前支承座、丝杆、丝母、滑台、车刀、导杆,其中丝杆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前支承座和后支承座上、并一端与安装在前支承座上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丝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其平行的导杆,所述车刀设置于滑台上。该发明创造能够在辗环机上直接对锥辊进行车削,保证了工作面的精度,提高生产率。但是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受锥辊的尺寸或位置的限制,工作范围较窄,更重要的是,因为锥辊为的表面精度要求较高,修复过程中,该发明创造稳定性不高,容易晃动,造成在线修复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纵向锥辊修复装置,其稳定性强,可在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且其刀具可在圆周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且具备车削和磨削功能。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6]一种锥辊修复装置,包括支架、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及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横柱、底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用于支撑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及刀架;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杆、第二滑台、纵向第一侧板、纵向第二侧板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二丝杆架设在所述纵向第一侧板和纵向第二侧板上并与所述第二滑台螺旋配合,该第二滑台可沿着所述第二丝杆移动;所述刀架包括刀座板、连接板、刀座及刀,所述刀座板与连接板呈L形连接,所述刀座设置在所述刀座板上,该刀座上设置有刀;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横柱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台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8](I)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如下三个功能:车修复、磨修复及气保焊后修复;可通过更换刀座以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更换带车刀的刀座进行车修复,可以用手轮驱动进行手动修复,亦可由电机驱动实现自动进给,完善车修复效果;可通过更换带磨头的刀座,可进行磨加工;与此同时,可先对锥辊上具有凹坑或裂纹的局部进行焊修复,之后采取本装置实现车修复或磨修复。
[0009](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纵向移动装置及刀座,实现了刀座上的刀可在竖直方向位置调整,同时通过刀座在圆周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其工作范围宽,可通过调节不同方向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可适应性强,性价比高。
[001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拆卸锥辊,可利用锥辊自身的转速进行修复,效率高,节省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立柱包括竖直柱、横向弯折及支撑柱,所述竖直柱和横向弯折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横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其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柱连接;所述竖直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竖直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具有沿底板宽度方向的距离d;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连接。在修复过程中,刀头与锥辊表面进行接触,因锥辊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使得刀头受到锥辊表面的力及力矩会发生一定范围的变换,支座在多变力或力矩的影响下会发生晃动,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车削或磨削时力对立柱倾覆力矩带来的损伤,同时能够稳定支架,解决因支架晃动而导致车削或磨削过程中错伤锥辊的问题。
[0012]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立柱的截面为正方形,其宽度为do,所述d= 0.5?1.5do。经过多次试验表明,当距离d与do满足以上比例关系时,支架的稳定性更高,加工可靠性强。
[0013]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一筋板、第二筋板及第三筋板,所述第一筋板设置在所述竖直柱靠内侧,所述第二筋板及第三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沿底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本方案中,第一筋板设置的位置能够在立柱机构的基础上,更进步地提高稳定性,通过多次试验和研究表明,在改修复装置工作过程中,第一筋板设置的位置属于第二立柱的主要受力点。
[0014]作为改进,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还包括纵向第一导杆及纵向第二导杆,所述纵向第一导杆及纵向第二导杆分别设置有纵向第一导台和纵向第二导台,所述纵向第一导台和纵向第二导台分别与纵向第一导杆及纵向第二导杆滑动连接,纵向第一导台和纵向第二导台与所述第二滑台平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纵向第一导台和纵向第二导台连接。
[0015]作为改进,所述纵向第一导台和纵向第二导台成对设置在所述纵向第一导杆及纵向第二导杆上。
[0016]作为改进,所述刀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刀座板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刀座板上设置有条形槽,所述刀座通过条形槽与所述刀座板连接;可通过所述条形槽调整所述刀座相对于所述刀座板的位置。在本方案中,加强板,用以增强刀座的强度。在进行轴向进给的同时,会产生轴向车削力,所以需要加强板来承受力的作用。与此同时,所述刀座通过条形槽与所述刀座板连接,可以使刀座在横向有一个调整的空间,调整的范围可根据实际的使用场合进行适当的调整。
[0017]作为改进,所述刀座包括夹板和连接板,所述夹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具有刀片槽,刀固定设置在所述刀片槽内。
[0018]作为改进,所述刀为磨刀或是车刀。在本方案中,刀可分为磨刀或车刀,同时可通过调整带不同刀型的刀座,以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
[0019]作为改进,所述刀包括刀身和刀头,所述刀头设置在所述刀身的刀片槽内。
[0020]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该底板的截面形状连接面相适配。
[0021]作为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机或手动摇轮。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进行模式切换。
[0022]作为改进,所述纵向第一导台和纵向第二导台分别与纵向第一导杆及纵向第二导杆为燕尾槽或T形槽连接。
[0023]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底板开设有开口。
[0024]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牢靠和位置可调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图1为本发明纵向锥辊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中纵向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中刀架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发明刀架中刀座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发明刀架中刀架与纵向移动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发明刀架中刀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0035]实施例
[0036]图1为本发明纵向锥辊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中纵向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中刀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刀架中刀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刀架中刀架与纵向移动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刀架中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锥辊修复装置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锥辊修复装置,包括支架1、驱动装置2、纵向移动装置3及刀架4,所述支架I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横柱12、底板13、第一面板14和第一面板15,所述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设置在所述底板13上,所述第一面板14和第二面板15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上,用于支撑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纵向移动装置3及刀架4;第二丝杆30采用的是外径为Φ 30mm的梯形丝杠,导程为4mm,两端光轴部分设有台阶,对轴承起定位作用。两端是Φ 25mm的光轴,带有键槽,装配内径为Φ 25mm的手轮,当然也可以是电机带动(图中未示出)。
[0038]如图3所示,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包括第二丝杆30、第二滑台31、纵向第一侧板33、纵向第二侧板34及第二底板35,所述第二丝杆30架设在所述纵向第一侧板33和纵向第二侧板34上并与所述第二滑台31螺旋配合,该第二滑台31可沿着所述第二丝杆30移动。
[0039]如图4所示,所述刀架4包括刀座板40、连接板41、刀座42及刀43,所述刀座板40与连接板41呈L形连接,所述刀座42设置在所述刀座板40上,该刀座42上设置有刀43。
[0040]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