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098985阅读:来源:国知局
0与定位柱140滑动连接,可令安装孔与定位柱140之间的配合间隙更小,进而提高子夹具200的安装精度,令加工更加准确。
[0064]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其分别为图7所示夹具30的剖视图及其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65]子夹具200包括本体210及设置于本体210上的导套230,其中,安装位214位于本体210上,并且本体210开设安装孔;导套230穿设安装孔,并且定位孔215位于导套230上,定位孔215与安装孔同轴。导套230的精度大于本体210的精度,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子夹具200的定位精度。
[0066]本实施例中,导套230 —侧的端部向外延伸有卡接件231,卡接件231卡接本体210。具体的安装孔为阶梯孔状,阶梯孔两部分相交的区域具有阶梯面,卡接件231卡接阶梯面,以使导套230稳定地设置于本体210上。
[0067]本实施例中,套体410相对定位柱140及本体210均可移动,也可以理解为,套体410与定位柱140及本体210可分离设置,且穿设定位孔215时,套体410可沿定位柱140移动。若干滚珠420同时凸出套体410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并分别与定位柱140及定位孔215的内壁相抵接。例如,连接部400为保持套结构。
[0068]活动设置的连接部400,令安装子夹具200时,子夹具200不易与底座100上的定位柱140卡死,令其安装更加流畅,且调节性更好。
[0069]具体的,定位柱140包括穿设件141、设置于穿设件141上的盖帽142,以及套设穿设件141的弹性件143。其中,穿设件141位于底座100上,盖帽142位于穿设件141远离底座100的一端,套体410套设穿设件141,位于弹性件143及盖帽142之间,并且套体410的一端与弹性件143抵持,另一端与盖帽142抵持,以通过盖帽142及弹性件143限制套体410的位置,并且套体410沿弹性件143的弹性方向可移动,即弹性件143的弹性方向与穿设件141的延伸方向相同。
[0070]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盖帽142包括抵持件142A及设置于抵持件142A上的连接件142B。其中,连接件142B设置于穿设件141上,抵持件142A与套体410相抵持,以限制套体410的位置,并且连接件142B沿穿设件141可移动,以调节抵持件142A与穿设件141之间的距离。例如,连接件142B具有螺纹结构,其与穿设件141螺接,通过旋转连接件142B,调整抵持件142A与穿设件141之间的距离,进而限制套体410的位置。
[0071]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套体410也可以与定位柱140或者子夹具200固定连接。例如,套体410固定套设于定位柱140上,并且滚珠420凸出套体410的外表面,并与定位孔215的内壁相抵接。再如,套体410固定设置于定位孔215内,且滚珠420凸出套体410的内表面,并与定位柱140相抵接。
[0072]请再次参阅图7。
[0073]子夹具200还包括设置于本体210上的多个导向部240,多个导向部240设置于本体210的侧壁上,并沿本体210的周缘分布,用于引导安装子夹具200。本实施例中,导向部240为条状,分别位于本体210的顶角区域,且与底座100的侧壁相抵接,以使本体210沿底座100侧壁的延伸方向移动。
[0074]导向部240辅助子夹具200安装,令其安装更加快速、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007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7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子夹具,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限位块,所述子夹具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上; 所述子夹具包括本体及压块,所述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装待加工件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的安装位,所述压块具有第一定位面,所述压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抵接,并平齐,所述第一定位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形成容置腔; 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第二定位面, 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底板时,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第二定位面抵接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以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平齐; 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底板时,所述限位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压块的所述第一定位面相抵接,以使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限位块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所述底板,两个所述底板上均设有所述限位块,并且两个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限位块分布相异, 所述子夹具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该所述底板,并与位于该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限位块相抵接; 所述子夹具位于另一个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朝向该所述底板,且位于该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限位块穿设所述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本体两个相对的端部区域,所述安装位位于所述本体的中部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所述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本体两个相对的端部区域,并且每个所述端部区域具有两个所述通孔及一个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两组所述定位孔, 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底板时,所述定位柱对应穿设其中一组所述定位孔; 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底板时,所述定位柱对应穿设令一组所述定位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抵持所述子夹具,以使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面紧密贴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底座周缘分布,并与所述子夹具的周缘相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夹具与所述底板相对间隔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子夹具,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限位块,子夹具设置于限位块上;子夹具包括本体及压块,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开设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装待加工件且贯穿第二表面的安装位,压块具有第一定位面,压块设置于本体上,其中,第一定位面与第一表面相抵接,并平齐,第一定位面至少部分覆盖通孔,并与通孔形成容置腔;限位块远离底板的表面为第二定位面,第一表面朝向底板时,限位块的第二定位面抵接本体的第一表面,以使第一表面与第二定位面平齐,上述夹具加工精度较高。
【IPC分类】B23Q3/06
【公开号】CN205008916
【申请号】CN201520772710
【发明人】李荣辉, 邹晓洪
【申请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