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07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水平连铸过程中,金属液体转移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尤其是铜及铜合金水平连铸中,铜或铜合金在熔炼炉内熔炼,熔炼好的铜液经流槽转移到保温炉,保温炉前脸装有结晶器,铜液在结晶器内凝固后经牵引机等一系列配套设备,可制成各种板、棒、管铸坯,铜液转移是水平连铸线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在的结构是从熔炼炉正面经流槽将铜液转移至保温炉,这种结构不能保证铜液从熔炼炉出口到保温炉入口全过程密封,铜液在倾倒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氢气,严重影响了铸坯的质量,含氧量高的铜材导电率下降,氢会造成铜材内部裂纹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属液体转移过程全密封、金属液体不被氧化、形成的金属坯质量高、可靠性高的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是由熔炼炉、流槽和保温炉组成,其特点是熔炼炉的炉口处设有密封盖,在熔炼炉的上部设有旋转轴,一个旋转轴为空心,熔炼炉通过空心的旋转轴与流槽连通,流槽为全密封,流槽的另一端与密封的保温炉密封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旋转轴的空心内壁设有耐火层。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旋转轴外固定有旋转套。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在熔炼炉的炉口处设有密封盖,在熔炼炉的上部设有旋转轴,一个旋转轴为空心,空心连通熔炼炉和流槽,流槽为全密封,流槽的另一端与密封的保温炉密封连通,熔化的金属液体通过空心旋转轴、密封的流槽进入密封的保温炉,全过程密封,确保金属液体在转移过程不吸氧不吸氢,很好地保证了金属坯质量,旋转轴的空心内壁设有耐火层,保护了空心砖轴,延长了使用寿命,空心轴外装滑动旋转套,旋转套间隙可人为调整,防止热膨胀使旋转套卡死。
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旋转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旋转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参照
图1,是在熔炼炉1的炉口处设有密封盖6,在熔炼炉1的上部设有旋转轴2,其中一个旋转轴2为空心,空心连通熔炼炉1和流槽3,流槽3为全密封,流槽3的另一端与密封的保温炉4密封连通,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参照
图1、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旋转轴2的空心内壁设有耐火层7,其他与实施例完全相同。
实施例3,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参照
图1、图3,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旋转轴2外固定有旋转套5,其他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熔炼炉将金属熔化,熔炼炉绕旋转轴2线转动,炉内金属液面在旋转轴2线处上升,金属液从旋转轴2空心流入流槽3,将金属转移到保温炉4,从熔炼炉1出口到保温炉4入口全过程密封,确保金属液在转移过程不吸氧不吸氢,很好地保证了金属材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是由熔炼炉(1)、流槽(3)和保温炉(4)组成,其特征是熔炼炉(1)的炉口处设有密封盖(6),在熔炼炉(1)的上部设有旋转轴(2),一个旋转轴(2)为空心,熔炼炉(1)通过空心的旋转轴(2)与流槽(3)连通,流槽(3)为全密封,流槽(3)的另一端与密封的保温炉(4)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轴(2)的空心内壁设有耐火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旋转轴(2)外固定有旋转套(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液体侧向转移装置,是由熔炼炉、流槽和保温炉组成,熔炼炉的炉口处设有密封盖,在熔炼炉的上部设有旋转轴,一个旋转轴为空心,熔炼炉通过空心的旋转轴与流槽连通,流槽为全密封,流槽的另一端与密封的保温炉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金属液体转移过程全密封、金属液体不被氧化、形成的金属坯质量高、可靠性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B22D11/103GK2838810SQ20052008781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8日
发明者刘瑞, 王瑞华, 于伟丽, 钟西存, 郑毅 申请人:刘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