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器铝壳体绝缘膜的涂覆方法

文档序号:325172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解电容器铝壳体绝缘膜的涂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容器铝壳体绝缘膜之涂覆方法。
背景技术
习知电解电容器所使用的铝壳体,其外表层系以一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或PET(Polyethylene Terephtalate)类缩尼(felt,毛毡)塑料膜黏贴,其涂覆过程繁琐,且无法提高涂覆的质量,外观美观性也有所降低。
习知铝壳体外表层所黏附的塑料膜,因为聚氯乙烯(PVC)含氯,无法回收再利用,若回收后PVC内仍含氯,将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无法避免其造成的第二次污染。
以前述PVC或PET塑料膜涂覆已知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时,必须一个一个地将电解电容器分别包覆,因此制造工时增加,造成成本提高。
传统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如下,请参阅图1、2所示,对于电解电容器1,其制造流程请参阅图3所示,以铝壳体11与胶垫12结合,其内再充填电解液13,而后于铝壳体11外围黏覆一层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或PET(Polyethylene Terephtalate)类缩尼(felt)塑料膜14,分别由电解液13与铝壳体11接出导电脚15,以得到电解电容器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器铝壳体绝缘膜的涂覆方法,具体而言,应用高度真空的电场或等离子体,以离子撞击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撞击出氟原子,其同时氧化生成“氧化氟”,氧化氟在高温作用下即会产生强力粘着性,并沉积于铝壳体表面上黏覆而形成氧化氟的绝缘皮膜层,该皮膜层可以对铝壳体外表面提供绝缘与保护,从而获得快速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涂层以及涂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高度真空的电场或等离子体下,以离子撞击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撞击出氟原子,氟原子同时在阳极氧化得到“氧化氟”,其在高温下产生强力黏着性,并沉积于铝壳体表面上黏覆,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皮膜层,例如通过控制电场电压介于1000~20000伏特之间形成10μm~15μm厚度的氧化氟的绝缘皮膜层,作为该铝壳体表面的绝缘与保护层,从而在电解电容器的表面涂覆绝缘层和保护层。由于该绝缘层不含氯,因此符合环保要求,并且该方法快速、节省工时、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方法,可摒弃使用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或PET(PolyethyleneTerephtalate)类缩尼(felt)塑料膜在每个电解电容器铝壳体上的黏覆步骤,而将大量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一次性涂覆以绝缘性而且环保的皮膜层,不但制造速度更快,而且节省成本以及提高产品的其美观性和质量。
上述离子的生成,可应用阳极与阴极间之高电位差,产生气体离子而对特氟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撞击从而撞击出氟原子。
上述离子生成也可以应用微波产生器产生微波,并控制微波大小以控制电场大小,使电子产生回旋共振从而有效吸收微波能量,并产生高能离子束撞击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得到氟原子,例如可以通过ECR微波等离子体设备进行。


图1为已知电解电容器铝壳体制造流程方块图;图2为电解电容器外观图;图3为已知电解电容器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铝壳体制造流程方块图;图5为本发明铝壳体披覆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铝壳体完成披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解电容器;11-铝壳体;12-胶垫;13-电解液;14-PVC或PET塑料膜;15-导电脚;50-特氟龙聚四氟乙烯;4-电解电容器铝壳体;51-气体离子;52-氟原子;5-皮膜层;6-完成组装。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4、5所示,应用高度真空的电场或在等离子体箱内,先将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50)置于阴极,同时将不特定数量电解电容器铝壳体(4)置于阳极,通过控制电极之间电压为1000~20000伏特,使其内带正电的气体离子(51)对位于阴极的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50)进行撞击,撞出氟原子(52),同时该氟原子(52)于阳极氧化形成氧化氟,其在高温下产生强力黏着特性,并沉积在置于阳极的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4)表面上,以形成10μm~15μm厚度的氧化氟皮膜层(5),作为该铝壳体(4)外表面的绝缘层与保护层,可直接快速在不特定数量的铝壳体(4)上一次绝缘涂覆绝缘层(如图6),而不需使用PVC或PET包覆铝壳体,完成披覆后即可直接与胶垫(12)(如习知图2所示)作结合并充填电解液(13),即可完成成品组装(6),达到节省电解电容器的组装流程与工时,且本发明的铝壳体的披覆方法,由于涂覆层不含氯,符合环保要求,不会产生第二次污染。
前述方法也能适用于本实施例,即将铁氟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置于ECR微波电浆机的超高真空箱内,应用微波产生器以2.45GHz以下的微波激发气体分子而形成离子源,运用其控制微波大小与控制电场大小,使其电子运动角频率与微波的波向量变化频率相同,以使电子回旋共振吸收微波能量,从而产生所需高能离子束(51)轰击铁氟龙聚四氟乙烯(50)(polytetrafluoroethylene),使氟原子(52)在阳极氧化产生强力黏着性而黏着于不特定数量的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4)表面上,以形成厚度适当的皮膜层(5),对于较佳的10μ~15μ厚度的皮膜层(5)而言,需控制微波低于2.45GHz,再配合控制电场电压为1000~20000伏特,从而获得所需皮膜层(5)的厚度,从而提供电解电容器铝壳体(4)外表面的绝缘与保护效果,并能达到快速绝缘披覆并具有环保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为材料,通过离子撞击出氟原子,以覆盖于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外表面,直接获得快速绝缘层与保护层的方法,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创造性和使用性,并申请本发明专利前未见公开相关数据,因此符合授权条件,请早日予以授权。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解电容器铝壳体绝缘膜的涂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气体离子撞击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撞击出氟原子,其同时氧化生成“氧化氟”,氧化氟在高温作用下即会产生强力粘着性,并沉积于铝壳体表面上黏覆而形成氧化氟的绝缘皮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气体离子是在高度真空的电场或等离子体箱内由于阳极与阴极间的高电位差产生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电场电压为1000~20000伏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高度真空的电场或等离子体箱内,将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置于阴极,同时将电容器铝壳体置于阳极;b.阳极与阴极间的高电位差产生气体离子,气体离子对位于阴极的铁氟龙聚四氟乙烯撞击,撞出氟原子;c.氟原子在阳极氧化而产生强力黏着特性,并沉积位于阳极的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皮膜层,作为该铝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层与保护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场电压为1000~20000伏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置于超高真空箱内;b.应用微波产生器形成离子源,通过微波大小控制电场大小,使电子回旋共振吸收微波能量,产生高能离子束轰击铁氟龙聚四氟乙烯;c.氟原子在阳极氧化产生强力黏着性而黏着于电解电容器的铝壳体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皮膜层,作为该铝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层与保护层。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电容器为多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电容器铝壳体绝缘膜的涂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气体离子撞击特氟隆聚四氟乙烯(polytetra fluoroethylene),撞击出氟原子,其同时氧化生成“氧化氟”,氧化氟在高温作用下即会产生强力粘着性,并沉积于铝壳体表面上黏覆而形成氧化氟的绝缘皮膜层。由于该绝缘层不含氯,因此符合环保要求,并且该方法快速、节省工时、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C23C14/08GK1944704SQ20061009938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5日
发明者李正煌 申请人:雅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