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398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工铝杆的针对铝液的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 置,尤其是一种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工铝杆精炼工艺中,原来是将各种成分的块状精炼剂直接投入铝液保温炉 中,然后由人工进行搅拌,结果是搅拌不均勻,导致铝液除渣、除气不彻底,严重影响铝杆质 量,生产出的铝杆中,经常出现夹灰、氢脆等缺陷,而且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进行搅拌 时,还伴有较大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氮气与精炼剂混合均 勻、生产出的铝杆质量较好、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小、安全系数高的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 炼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包括氮 气瓶、混合罐与保温炉,在混合罐的顶端部具有上盖,氮气瓶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输气管, 第一输气管的出口端同时与第二输气管的进口端、第三输气管的进口端连接,第三输气管 的出口端插入混合罐的内腔底部,混合罐的底端部连接有出料混合管,在出料混合管上安 装有控制阀门,第二输气管的出口端与出料混合管的出口端并联后与第四输送管的进口端 相接,第四输送管的出口端与保温炉的进口端相连。所述混合罐的罐底段呈漏斗形,在混合罐的顶端部具有上盖。本实用新型投入生产后,氮气与精炼剂混合均勻,生产出的铝杆质量较好,自动化 程度高,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小,安全系数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包括氮气瓶1、混合罐2与保温炉 3,在混合罐2的顶端部具有上盖10,氮气瓶1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输气管4,第一输气管4 的出口端同时与第二输气管5的进口端、第三输气管6的进口端连接,第三输气管6的出口 端插入混合罐2的内腔底部,混合罐2的底端部连接有出料混合管7,在出料混合管7上安 装有控制阀门8,第二输气管5的出口端与出料混合管7的出口端并联后与第四输送管9的 进口端相接,第四输送管9的出口端与保温炉3的进口端相连。所述混合罐2的罐底段呈漏斗形。[0011] 打开混合罐2的上盖10,将精炼剂装入混合罐2并盖紧上盖10,将具有一定压力 的氮气由氮气瓶1通过第一输气管4、第三输气管6输入混合罐2,使氮气与精炼剂混合均 勻,利用混合熔剂的吸附、熔融作用,将氧化夹杂物吸出并从铝液中排出。打开控制开关8, 混入氮气的精炼剂由出料混合管7、第四输送管9均勻的吹入保温炉(精炼炉)的底部, 通过精炼剂与铝溶液中氧化膜及非金属夹杂物发生吸附及熔融作用,去除杂质、残渣;通过 一定的氮气压力使铝液产生沸腾现象,除去铝液中的氢、氧等有害气体,达到铝液精炼的目 的,实现生产电工用圆铝杆的过程。
权利要求一种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包括氮气瓶(1)、混合罐(2)与保温炉(3),其特征是在混合罐(2)的顶端部具有上盖(10),氮气瓶(1)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输气管(4),第一输气管(4)的出口端同时与第二输气管(5)的进口端、第三输气管(6)的进口端连接,第三输气管(6)的出口端插入混合罐(2)的内腔底部,混合罐(2)的底端部连接有出料混合管(7),在出料混合管(7)上安装有控制阀门(8),第二输气管(5)的出口端与出料混合管(7)的出口端并联后与第四输送管(9)的进口端相接,第四输送管(9)的出口端与保温炉(3)的进口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罐(2) 的罐底段呈漏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液氮气混合熔剂底吹精炼装置。所述精炼装置包括氮气瓶、混合罐与保温炉,在混合罐的顶端部具有上盖,氮气瓶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出口端同时与第二输气管的进口端、第三输气管的进口端连接,第三输气管的出口端插入混合罐的内腔底部,混合罐的底端部连接有出料混合管,在出料混合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第二输气管的出口端与出料混合管的出口端并联后与第四输送管的进口端相接,第四输送管的出口端与保温炉的进口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使氮气与精炼剂混合均匀,生产出的铝杆质量较好,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小,安全系数高。
文档编号C22B21/06GK201722419SQ2010202230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商爱平, 林凤 申请人:无锡电缆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