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341492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
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本发明型所述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属于摩托车车轮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铝合金摩托车车轮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成型方式为金属型重力铸造, 主要问题是产品机械性能不高,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采用低压铸造的铝合金摩托车车轮主要问题是轮辋缩松,气密废品高,原因是摩托车轮辐结构细长,凝固较轮辋快,轮辋凝固时便无法得到来自轮心和轮辐的铝液补缩,不能实现顺序凝固,从而造成轮辋缩松。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加强模具轮辐部位的保温,使轮辋、轮辐、轮心按照低压铸造成型理论-顺序凝固方式进行,以便获得内部无缺陷的产品,但在实际的生产中,模具轮辐处的保温并不能完全满足轮辋凝固的铝液补缩要求,轮辋内部依然存在缺陷,无法满足产品内部质量要求。发明型内容本发明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低压铸造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缩松问题,所述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有效的解决轮辋缩松,减少气密废品,满足产品内部质量要求。本发明型的技术方案1、应用金属凝固理论中的定向凝固原则设计铝合金摩托车轮轮辋毛坯造型。2、为保证轮辋凝固时补缩通道畅通,轮辋补缩梯度由轮辋与轮辐交接处向上轮缘以2度的角度递增。3、在轮辋顶端设置一环形暗冒口,实现轮辋定向凝固的补缩,保证轮辋无缩松缺陷。环形暗冒口设计为冒口内侧拔模角5度;冒口各尺寸比例为H2/H1 = 1. 2 1. 6,H3/ Hl = 2. 5 3,其中Hl为暗冒口下端宽度,H2为暗冒口上端宽度,H3为暗冒口高度。本发明型方法能有效的解决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缩松问题,依据金属凝固理论中的定向凝固原则设计轮辋造型,轮辋设计2度的补缩梯度,将暗冒口设置在上轮缘上方, 实现铝液向轮辋的定向补缩,从而获得内部质量良好的产品。


附图1为现有方法中低压铸造摩托车车轮毛坯轮辋设计结构示意图。按照金属成型理论-顺序凝固原则设计的轮辋结构,由上轮缘到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实现自上而下的凝固顺序,设计的补缩梯度为1度。附图2为本发明型低压铸造摩托车车轮毛坯轮辋设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第一步轮辋设计结构根据金属成型凝固理论-定向凝固原则进行的设计;
第二步轮辋与轮辐的交接处向上轮缘以2度的梯度递增;第三步轮辋顶端设置一环形暗冒口 ;第四步冒口内侧拔模角5度,冒口相应尺寸比例为H2/H1 = 1. 2 1. 6,H3/H1 =2. 5 3,其中Hl为暗冒口下端宽度,H2为暗冒口上端宽度,H3为暗冒口高度。第五步依据以上步骤设计的摩托车轮辋毛坯结构进行低压铸造成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依据金属凝固理论-定向凝固原则进行铝合金摩托车车轮毛坯轮辋的设计,实现轮辋自下而上的凝固顺序;第二步轮辋补缩梯度由轮辋与轮辐交接处向上轮缘以2度的角度递增,实现轮辋补缩通道的畅通;第三步在轮辋顶端设置一环形暗冒口,实现轮辋定向凝固的补缩,保证轮辋无缩松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依据金属凝固理论-定向凝固原则进行铝合金摩托车车轮毛坯轮辋的设计是指将金属凝固理论中的定向凝固原则应用于铝合金摩托车车轮毛坯轮辋的成型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补缩梯度由轮辋与轮辐交接处向上轮缘以2度的角度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暗冒口设计为冒口内侧拔模角5度;冒口各尺寸比例为H2/H1 = 1. 2 1.6,H3/H1 = 2. 5 3,其中Hl为暗冒口下端宽度,H2为暗冒口上端宽度,H3为暗冒口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摩托车车轮轮辋低压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金属凝固理论-定向凝固原则进行铝合金摩托车车轮毛坯轮辋的设计,保证轮辋自下而上的凝固顺序,轮辋补缩梯度由轮辋与轮辐交接处向上轮缘以2度的角度递增,实现轮辋补缩通道的畅通,在轮辋顶端设置一环形暗冒口,实现轮辋定向凝固的补缩,保证轮辋无缩松缺陷。
文档编号B22D18/04GK102211171SQ20111014652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常亚军, 赵丽红, 韩超, 齐文远 申请人: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